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0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學習經歷(從本科填起)
1995-9至1998-7: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博士
2001-1至2002-8:德國弗朗霍夫遠程協助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經歷
2008-11至今,蘭州大學信息學院院長
教學及指導研究生情況
包括主講課程、指導研究生數量等信息
講授科學研究方法、描述邏輯
累計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0余人
發表論文及專著
在Science(suppl.)、PLoSOne、IEEEIntelligentSystems、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Biomedicine、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WorldWideWebJournal、AAAI、UbiComp、ACMMultimedia、BIBM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英文專著3部。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為普適計算、心理生理計算、協同工作技術和語義網
項目成果
在歐盟、英國和中國主持了多個科研項目:英國高等教育研究基金“基于移動平臺的生物傳感關鍵技術”項目;歐盟框架7重大研究計劃“普適精神健康”項目;973”基于生物、心理多模態信息的潛在抑郁風險預警理論與生物傳感關鍵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基于生物信息反饋的普適心理干預關鍵問題的研究”等。
榮譽獲獎
國家‘****’入選者,國家特聘專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IETFellow;中國計算機學會協同計算分會主任;教育部計算機學科教指委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計算機科學專家評審組成員;ACM中國分會執行委員;國際社會神經科學中國分會理事,WebIntelligenceConsortium(WIC)中國分會理事;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客座教授等。
社會工作
擔任了如BrainInformatics,CSCW,UbiComp等60多個國際會議主席或組委會主席,并應40多個國際會議和高水平大學的邀請做主題演講。任IETCommunications,ClusterComputing,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MobileComputing,TheJournalofInternetTechnology,Wiley’sSecurityandCommunicationNetworks、BrainInformatics等多個SCI收錄國際期刊編輯。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