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0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職稱:教授
主要學習、工作簡歷:
1995年10月-1996年8月:副研究員,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從事核結構研究工作。1996年8月-1999年1月: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和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1999年1月-至今:1999年年初,受聘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回國工作。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主要從事原子核高自旋態結構和新核素合成等研究工作。于1999年年底被近代物理研究所聘為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1、任近代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2、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3、甘肅省物理學會理士
4、《中國物理快報》和《中國科學》特約評審等。
主要貢獻及業績:
1)研究了169Re轉動帶結構的組態相關性,揭示了非常缺中子Re核的三軸形變;2)研究了157Yb暈態結構隨角動量的演化;3)建立了球形核145Tb,146Tb,141Nd,143Nd,142Pm,143Pm和140Pr等的能級綱圖,并用弱耦合模型和經驗殼模型解釋了這些核的結構;4)建立了非常缺中子核179Au的1/2[660]轉動帶,研究了奇AAu核中1/2[660]轉動帶的形變和帶頭激發能隨中子數的演化;5)研究了188Tl和190Tl的轉暈帶結構,首次在雙奇Tl核的扁橢球轉動帶內觀測到低自旋旋稱反轉;6)研究了187Pt核的形狀共存;7)負責超重核素合成的研究工作,確定了今后的研究目標,參與研制了相關實驗設備。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