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安徽大學 2015-07-07 相關院校:安徽大學
宛小平,男,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1982年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后在安徽省直黨校長期從事教學科研活動。1995年晉升講師,1997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3年晉升教授。1993-2001年曾調安徽省委宣傳部從事社科規劃管理工作。2004年調入安徽大學哲學系,主持美學碩士點。為安徽省學術技術學科帶頭人。
招生專業名稱:美學
主要研究方向:1.朱光潛與現代中國美學2.中西美學比較 3.近現代中國哲學
學術成果:
(一)專著
1、《邊緣整合——朱光潛和中西美學家的思想關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24萬字
2、《方東美與中西哲學》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27萬字
3、《朱光潛論》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20萬字
4、《文化與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6萬字
(二)論文
國內期刊:
1、論賀麟新心學的美學維度《哲學研究》2011年第9期
2、論朱光潛美學的方法與問題(《學術月刊》2004年第四期,P78-84)
3、朱光潛批評王國維詩境說的省思《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第4期。
4、黑格爾與朱光潛美學(《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6期,P55-61;人大復印資料《美學》2001年2期全文轉載)
5、論方東美生命、美和宇宙三位一體的建構(《美學》2008年第2卷,P213-221)
6、金岳霖《知識論》中的“美”論初探(《哲學動態》2009年第十二期)
7、馬一浮與朱光潛詩學觀的比較《浙江社會科學》2011年弟6期
8、從新發現朱光潛畫論“殘稿”看他繪畫美學觀《安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該全文被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美學》2011年第12期轉載)
9、中國哲學與生命藝術觀——以李石岑對梁漱溟的批評為個案分析(《東南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10、中西文化思想碰撞中的朱光潛美論(《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11、桑塔耶那與康德美學之比較(《東南學術》2010年第6期。)
12、梁啟超與朱光潛美學比較(《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美學》2010年11期全文轉載)
13、從朱光潛重估尼采和皈依馬克思主義看他美學體系的內在矛盾(《學術季刊》2001年第2期,P165-172)
14、從比較朱光潛與方東美悲劇觀之異同看藝術和道德的關系(《學術界》1998年第4期,P55-61;人大復印資料《美學》1998年11期全文轉載)
15、朱光潛美學思想的當代意義(《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P39-43;人大復印資料《美學》2005年第3期全文轉載)
16、朱光潛的美學思想及其價值(《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P33-37)
17、從無神論到共產主義(《北京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P28-32;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索引)
18、道德批判與重構是貫串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一條紅線(《安徽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P113-118;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1998年1期全文轉載)
19、胡適與杜威比較研究(《安徽史學》2000年第2期,P54-57;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0年第9期全文轉載)
20、朱光潛自然觀的二次飛躍《江淮論壇》2012年第1期
21、方東美和謝林藝術哲學之比較(《寧夏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P14-17)
22、朱光潛心理學思想簡評(《安徽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P100-106;人大復印資料《心理學》全文轉載)
23、“朱光潛與〈道德經〉”收入葉朗主編《美學雙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版,P337-349)
24、論反腐敗與權力制衡——學習《鄧小平文選》有關論述的體會(《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P11-14)
25、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價值的思考(《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P13-18)
26、對朱光潛、宗白華關于康德《美的分析》詮釋的比較分析(《朔方》2000年第4期,P67-74)
27、叔本華和朱光潛美學(《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P29-33)
28、是文化決定論還是文化創造論——評朱來常先生《“皖文化”概念質疑》(《安徽史學》1996年第3期,P1-3)
29、略論陳獨秀早期民主思想的局限性(《安徽史學》1997年第4期,P70-72)
30、對“叔本華的悲觀主義美學”之說的質疑(《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P18-23)
31、方東美與黑格爾哲學(《安徽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P1-7;《新華文摘》索引)
32、以中國傳統智慧會通和消化康德的第三批判——牟宗三美學思想初探(《安徽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P24-30;《新華文摘》2009年第1期《論點摘要》)
33、從朱光潛和弘一法師的交往談起(《美與時代》2005年11期下,P12-13)
34、《談美書簡》——朱光潛建構馬克思主義新美學的嘗試(《美與時代》2009年9期下,P30-31)
35、論方東美美學的方法和問題(《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第2007年第2期,P94-101)
36、美學和中國美學——兼與章啟群先生商榷(《中國美學研究》第1輯,P90-95)
37、歌德與方東美(《審美文化叢刊》2006年第5期,P151-161)
38、唯識宗的我法二空說和休謨否認實體說的比較(《皖西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P1-4)
39、朱光潛中西美學比較視野中的孟子《美與時代(下)》2011年第6期
40、朱光潛:建立從認識到實踐的開放美學體系《中國社會科學報》總第211期2011年8月4日
41、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光明日報》2011/11/09
港臺、海外期刊:
1、方東美形上思想的特色與省思(臺灣《哲學與文化》2009年第8期,P5-21)
2、美學史的寫作——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是非談(臺灣《鵝湖》2006年第4期,P33-40)
3、論方東美生命、美和宇宙三位一體的建構(臺灣《鵝湖》2007年第4期,P54-62)
4、朱光潛與《道德經》(大陸和港臺發行《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版,P556-566)
5、朱光潛早期美學論著中道家妙語拾掇(香港《弘道》2003年第16期,P62-64)
6、重估尼采和皈依馬克思(加拿大《文化中國》2001年3月號,P38-46)
7、黑格爾與朱光潛美學(加拿大《文化中國》2002年第1期,P70-81)
8、傳統美學的邊緣整合——從朱光潛對陶淵明的評價說開去(加拿大《文化中國》2002年第4期,P94-99)
9、整體思維和全體思維的沖突——牟宗三與謝林的哲學比較((加拿大《文化中國》2003年第3期,P96-102)
10、書法美學思想初探——中國美學三杰的不同觀點(加拿大《文化中國》2005第4期,P115-119)
11、世界主義的價值取向——關于方東美學術研究的爭論(加拿大《文化中國》2007第1期,P19-26)
12、方東美與懷特海哲學(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第14期,P271-286)
13、以中國智慧傳統會通和消化康德的第三批判——牟宗三美學思想述評(臺灣《中國文化與世界——中國文化宣言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李瑞全、楊祖江編,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印行,P343-355)
(三)論文集和編著
1、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現代學術名著”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撰寫導讀和學術年表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出版
2、美學家朱光潛的哲學思想簡評收入《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安徽人》(《史學理論研究》編輯部編,黃山書社1994年版,P478-490)
3、對朱光潛、宗白華關于康德《美的分析》詮釋的比較分析收入汪景主編《皖文化與近代中國》(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P395-401)
4、《朱光潛卷》(中國現代美學名家文叢)(原著:朱光潛本卷選編:宛小平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大學生美育》(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讀本)宛小平等編著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6、《民國人物回眸----梁漱溟》安徽文藝出版社2010年出版)
7、《欣慨交心-----朱光潛》安徽文藝出版社2009年出版)
四、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學情況
給研究生開《美學》(馬哲、西哲、宗教、美學、倫理各專業)基礎課,《西方美學史專題》、《德國古典美學》、《文藝心理學》、《康德美學》專業課。從2004——至今為安徽大學美學碩士點負責人,已帶過并畢業的研究生有16人,考上博士3人,現在研10余人。
給本科生開《美學》、《西方美學史》、《現代西方美學史》,學生測評一直在90分以上,為學生歡迎的授課老師。
獲獎情況:
1、獲2001——2004年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著作三等獎(《邊緣整合——朱光潛和中西美學家的思想關系》)
2、獲2001——2004年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論文獎三等獎(《論朱光潛美學的方法與問題》)
3、2001年12月獲安徽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黑格爾與朱光潛美學》)
4、1998年8月獲安徽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道德批判與重構是貫串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一條紅線》)
在研項目:
1、正承擔中華書局即將出版《朱光潛全集》(共30卷)的執行編委工作(該書顧問為汝信、葉朗、李澤厚、劉綱紀)。
2、主持承擔200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方美學的中國化——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批準號:06BZX069,資助總額8萬元)。已經結項,并且獲得優秀等級的鑒定。
3、獨立承擔200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論朱光潛邊緣美學體系”(批準號:01BZX045,資助5.2萬元),2003年10月已結項(證書號:20030670)
4、獨立承擔1996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朱光潛《道德經》集注與中國傳統美學”(批準號:96CZX011,資助1.5萬元),2000年2月正式通過驗收結項(證書號:20002674)
聯系方式:wxp801@hotmail.co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