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6-08 相關院校:四川農業大學
姓名:張志清
性別:男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碩導批準時間:2007.1
指導碩士生總數:6
已獲碩士總數:2
聯系電話:08352882281
電子信箱:zqzhang721@163.com
畢業學校:四川農業大學
職稱:副教授
最高學位:農學博士
所屬學院:食品學院
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碩士專業:食品科學
教學課程:
《食品生物技術》碩士研究生課程
《儀器分析》(食品方向)碩士研究生課程
《儀器分析》本科生課程
《食品實驗室管理》本科生課程
個人簡介:張志清(1976年7月-),男,漢族,四川宜賓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現任四川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主任。中國農學會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分會理事會員,四川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雅安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雅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安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食品工業科技》審稿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食品學科項目評議人。
1999年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專業,并繼續攻讀作物遺傳育種碩士學位。在讀期間由于工作成績優異,提前1年答辯,于2001年獲得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學位。同年留本校小麥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并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002年3月-9月期間在國家轉基因作物產業化中試基地(吉林農業大學衛星實驗室)學習農作物轉基因理論與技術。2002年12月破格晉升助理研究員。2004年7月獲得作物遺傳育種專業農學博士學位,并調入信息與工程技術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任實驗室主任,同年10月,被學院任命為食品科學系副主任。2009年2月被食品學院任命為食品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主任。2006年2月-7月在四川大學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參加國家留學基金委第52期出國留學人員英語高級班培訓。2007年1月晉升為副教授,同年7月被遴選為碩士生導師。2007年3月-2008年3月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赴瑞士蘇黎世大學植物生物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系)Prof.Beat Keller Group進行有關小麥Pm3基因分子生物學研究。
現主要從事生物技術、生物樣品檢測分析等研究和教學工作。承擔本科生《儀器分析》、《食品實驗室管理》、《安全食品原料生產技術》、《食品安全專業進展》和碩士研究生《食品生物技術》、《儀器分析》、《食品科學進展》和博士研究生《現代儀器分析進展》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先后主持國家人事部項目1項,四川省教育廳項目3項,四川省科技廳項目1項,校青年創新基金1項,作為指導教師指導教育部、四川農大大學生創新性試驗項目各1項,主研參加教育部、科技部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教育廳項目1項,科技廳項目5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9篇(重要核心9篇),與他人合作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得成果1項,參與選育小麥新品種1個,申請專利1項。
學術、技術組織任職:中國農學會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分會理事;雅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安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主要論著:
近5年發表論文:
1.張志清,蒙昭,姚艷艷,周利茗.小麥苗中阿魏酸含量變化分析. 食品科學,2010,31(18):271-274
2.張志清,白冰,姚艷艷,楊雪,顧容,楊雪飛.響應面法優化大孔樹脂純化阿魏酸粗提液工藝研究.糧食與油脂,2011,(2):24-28
3.張志清,呂曉飛,姚艷艷,周利茗,帥瑾. 響應面法優化超聲波輔助提取麥麩中阿魏酸. 中國糧油學報,2010,25(9):76-81
4.張志清,白琦,劉傳波,熊善波,姚艷艷. HPLC法測定飼料原料中脂溶性維生素含量. 糧油加工,2010,7:86-89
5.張志清,白琦,湛珺雯,姚艷艷. RP-HPLC法測定功能性飲料水溶性維生素含量. 食品科學,2010,31(14):212-215
6.張志清,帥瑾,周利茗,呂曉飛,姚艷艷. 超聲波輔助堿醇提取麥麩中阿魏酸工藝優化研究. 2010,食品科學,31(12):83-88
7.張志清,王瀟,姚艷艷,蒙昭. 超聲波輔助堿醇提取HPLC法測定麥麩中阿魏酸含量.中國糧油學報,2010,25(4):89-92
8.張志清,白琦.. RP -HPLC測定果汁類飲料中抗壞血酸(VC)含量.食品科學,2009,30(22):268-271
9.張志清,陳黎,白琦。RP-HPLC快速測定馬鈴薯片中微量丙烯酰胺含量.藥物分析雜志,2008,28(5):766-768
10.Zhi-Qing Zhang, You-Liang Zheng, Yu-Ming Wei, Ze-Hong Yan, Hong Liu.. Optimization of tissue culture procedur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lite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varieties via particle bombardment. Wheat Information Service, 2005,99:51-57
11.姚艷艷,向建軍,周利茗,湯務霞,張志清*.酶法去除麥麩中淀粉和蛋白質影響因素分析.食品科學,2010,31(增刊):121-124 (通訊作者)
12.楊雪,姚艷艷,張志清.衍生分光光度法測定麥麩粗提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食品科學,2011,32(6):155-158(通訊作者)
13.楊雪,姚艷艷,張志清.麥麩中阿魏酸提取純化工藝的研究進展.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0,7:21-27(通訊作者)
14.*Navreet K. Bhullar, Zhiqing Zhang, Thomas Wicker and Beat Keller. (2010) Wheat gene bank accessions as a source of new alleles of the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Pm3: a large scale allele mining project. BMC Plant Biology, 2010, 10:88
15.宋 燕,羅松明,向建軍,杜妍,張志清*.響應面法優化花椒籽膳食纖維提取工藝研究,中國油脂,2011,36(7):62-67(通訊作者)
16. 張志清, 趙霽月, 夏爽, 李誠. 不同滅菌包裝方式對特色烤肉制品保質期的影響.食品研究與開發,2011,32(8):147-151
17.熊善波,張志清,李遠志, 姚艷艷。應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價工程重組米感官品質改良研究. 食品科學,2011年12期,(in press)(通訊作者)
18.張志清,楊雪飛,姚艷艷,楊雪,白冰,顧蓉. 應用粉末活性炭純化阿魏酸粗提液研究.食品工業科技,2011年12期,in press
19.ZHANG Zhi-Qing, YAO Yan-Yan, ZHOU Li-Ming, XIONG Shan-Bo, XIANG Jian-Jun. Release of ferulic acid from wheat bran by ultrasonic assisted alkaline hydrolysis 2011年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會議(EESD 2011)(EI收錄)(已錄用)
20.張志清,熊善波*,李遠志,姚艷艷,楊堯.工程重組米質構測定與感官評定相關性研究.中國糧油學報,(已錄用)
21.向建軍,姚艷艷,蒲至恩,楊帆,傅三春,張志清*.麥苗中幾種抗氧化組分的含量變化研究. 中國糧油學報(已錄用)(通訊作者)
2006年以前發表論文:
22.張志清,鄭有良,王丕武,魏育明,顏澤洪,劉虹. (2006).小麥組培后代在醇溶蛋白和SSR位點的遺傳變異。植物生理學通訊,24,(3):489-492
23.張志清,鄭有良,魏育明,顏澤洪,劉虹,王際睿,彭學蓮.(2006).農桿菌介導轉化小麥幾個影響因素的再研究。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4 (1):1-6
24.張志清,鄭有良,魏育明,顏澤洪,劉虹。(2005).微量法提取小麥DNA供大規模PCR反應使用.西北農業學報,6:83-86
25.張志清,鄭有良,魏育明,周永紅,劉登才,蘭秀錦,劉虹. (2003).SSR標記遺傳距離與小麥雜種優勢相關分析,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23,(1):10-16
26.張志清,鄭有良,魏育明,吳衛,周永紅,劉登才,蘭秀錦.(2002). 四川主栽小麥品種遺傳多樣性的SSR標記研究. 麥類作物學報, 22(2):5-9
27.張志清,鄭有良,魏育明,吳衛,周永紅,劉登才,蘭秀錦.(2002). 四川主栽小麥品種高分子谷蛋白亞基遺傳變異分析. 麥類作物學報, 22(1):14-18
28.張志清,鄭有良,魏育明,吳衛,周永紅,劉登才,蘭秀錦,顏澤洪. (2002).應用PCR技術研究四川小麥品種特異性位點遺傳多樣性,四川農業大學學報,(4):317-322
29.*張志清, 鄭有良, 魏育明, 吳衛, 周永紅, 劉登才, 蘭秀錦, 顏澤洪,(2001). 應用STS-PCR標記研究四川小麥品種遺傳多樣性. 21世紀小麥遺傳育種展望——小麥遺傳育種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pp359-363
30.Zheng YL, Zhang ZQ, Wei YM, Wu W & Yan ZH, (2003). Genetic diversity of Sichuan elite wheat cultivars based on microsatellites and STS-PCR markers. J Genet & Breed 57: 47-58.
科研項目及獲獎(近五年):(專業、新品種)
1、應用基因工程培育轉基因抗除草劑小麥新材料(03JY029-028-2863)(2002-2004)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已結題)
2、四川小麥轉基因體系的建立及其應用(2002A008)(2003-2005) 四川省科技廳應用基礎項目(已結題)
3、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快速檢測方法研究(2005A018)(2005-2007)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已結題)
4、偃麥草屬物種HMW新基因表達載體構建及轉化研究(5304)(2005-2008)四川農業大學校青年科技基金(已結題)
5、四川小麥品種阿魏酸含量測定及其提取工藝優化研究(081062639)(2008-2009) 四川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已結題)(指導教師)
6、金陽青花椒(Z.schinifolium)分子特異性及籽粒成分分析(川人函【2008】488號)(2008-2010) 國家人事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項目(在研)
7、麥麩提取阿魏酸純化工藝研究(091062627)(2009-2010) 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在研)(指導教師)
8、麥麩提取純化阿魏酸綜合利用研究(09ZA081)(2009-2011)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在研)
9.大骨節病地理環境可控關鍵技術研究(2007-2010)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主研
10.柑桔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2005-2008)四川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主研
11產、學、研聯動,構建服務西部特色農業的食品科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2009-2011) 四川省教育廳教育科學改革項目(在研,排名第5)
12西部地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07-2009)四川省教育廳教育科學改革項目(已結題,排名第6)
2006年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13
小麥新品種“良麥2號”選育 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排名第9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