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湖北美術學院 2010-09-28 相關院校:湖北美術學院
研究方向
|
研究課題
|
指 導
教 師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01楚美術研究
|
楚美術暨先秦南方美術形態研究
|
邵學海
徐勇民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10寫作
④510美術學基礎
|
專業論文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
楚美術形態及理論研究
|
羅世平
|
||||
02文化遺產研究
|
長江流域壁畫歷史與理論研究
|
陳綠壽
周益民
|
|||
文化遺產學研究
|
張 昕
|
||||
03當代藝術研究
|
藝術批評與展覽策劃研究
|
魯虹
銀小賓
|
|||
當代藝術研究
|
沈偉
|
||||
藝術批評與傳媒研究
|
銀小賓
|
||||
04藝術策劃與管理研究
|
藝術策劃與管理研究
|
盧 斌
趙復雄
|
|||
05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研究
|
民族服飾設計研究
|
張秋山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50設計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專業設計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
民俗服飾文化研究
|
柯錫安
|
研究方向
|
研究課題
|
指 導
教 師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06中國畫(人物)藝術研究
|
中國畫人物畫創作研究
|
徐勇民、
肖 蘭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0美術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
寫)
|
專業創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中國人物畫理論與創作研究
|
陳孟昕
|
|||
中國畫工筆人物畫研究
|
李 峰
|
|||
中國畫水墨人物畫研究①
|
葉 軍
|
|||
寫意重彩人物畫傳統技法材料與創新
|
戴少龍
|
|||
中國畫水墨人物畫研究②
|
銀小賓
鐘 鳴
|
|||
07中國畫(山水)藝術研究
|
中國山水畫創作研究
|
秦 嶺
|
||
08中國畫(花鳥)藝術研究
|
中國花鳥畫研究
|
陳運權
|
||
09中國畫(綜合)藝術研究
|
重彩畫創作與材料研究
|
張導曦
|
||
10書法與篆刻研究
|
書法與篆刻研究
|
葉軍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5美術理論及篆刻
④540書法(含白描)
|
|
11動畫藝術研究
|
動畫造型研究
|
陳孟昕
袁曉舫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0美術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電腦設計操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實驗動畫研究
|
魏光慶、
仇 修
|
|||
12新媒體藝術研究
|
新媒體藝術研究
|
袁曉舫
|
||
13油畫藝術研究
|
油畫傳統材料技法與當代語境研究
|
周向林
|
專業創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
當代藝術研究
|
魏光慶
|
|||
油畫畫面形態研究
|
郭正善
|
|||
新寫實主義油畫研究
|
劉 劍
|
|||
當代具象繪畫語言研究
|
宋克靜
|
|||
油畫表現性語言研究
|
胡朝陽
|
|||
油畫技法與創作研究
|
桑建新
|
|||
14壁畫與綜合材料研究
|
壁畫創作研究
|
唐小禾
|
||
材料工藝與裝飾藝術研究
|
馮建平
|
|||
壁畫藝術研究
|
陳綠壽
|
|||
當代壁畫創作實踐研究
|
陳綠壽、
葉 慶
|
|||
15版畫藝術研究
|
版畫技法與創作研究
|
張廣慧
王 涌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0美術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專業創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16水彩畫藝術研究
|
水彩技法理論與創作研究
|
劉壽祥
|
||
水彩技法與創作研究
|
王 涌
陳國慶
|
|||
水彩技法研究
|
劉智平
|
|||
水彩材料與表現方法研究
|
許海剛
韓鄂生
|
|||
17雕塑藝術研究
|
新具象雕塑研究
|
孫紹群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30美術理論及泥塑
④520素描(含速寫)
|
專業創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雕塑材料語言與創作研究
|
傅中望
|
|||
雕塑技法與材料研究
|
黃邦雄
|
|||
中國傳統雕塑技法與創作研究
|
張 衛
|
|||
18陶瓷藝術研究
|
當代陶瓷圖式語言研究
|
徐勇民
余 芳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0美術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專業創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現代陶藝研究
|
陳 君
|
|||
19科技圖像研究
|
科技圖像研究
|
郭召明
許 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9美術理論及色彩(植物線描寫生)
④529素描(生物解剖結構、外觀形態)
|
插圖創意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20攝影藝術研究
|
攝影表現技法研究
|
郭召明
方 肅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0美術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電腦圖像創意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21美術教育研究
|
美術課程與教學方法研究
|
何沙敏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20美術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專業創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22造型基礎研究
|
雙向素描教學研究
|
周向林
桑建新
|
||
視覺藝術基礎研究
|
張 杰
|
|||
繪畫基礎研究
|
潘德彬
黃 勇
|
|||
當代視覺造型圖式研究
|
曹 丹
|
|||
23美術史論研究
|
中國畫學研究
|
羅世平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10寫作
④510美術學基礎
|
專業論文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中國現當代美術研究
|
尚 輝
|
|||
世界美術史研究
|
周益民
|
|||
中國美術史研究
|
沈 偉
|
|||
藝用人體結構研究
|
潘德彬
郭子瑤
|
|||
24藝術教育管理研究
|
藝術教育管理研究
|
官漢蒙、
劉茂平
|
研究方向
|
研究課題
|
指 導
教 師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25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
視覺形態造型研究
|
范漢成
馮學偉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50設計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專業設計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視覺傳達設計與圖形語言研究
|
李先學
燕 林
|
|||
書籍設計與插圖研究
|
郭召明
|
|||
廣告營銷設計研究
|
曹丹
|
|||
視覺形態與廣告傳媒研究
|
陳保紅
|
|||
26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
工業景觀設計研究
|
陳順安
|
||
室內陳設研究
|
陳順安
|
|||
生態環境的視覺藝術研究
|
周 彤
|
|||
建筑與環境研究
|
許 奮
|
|||
建筑環境設計表現
|
何 明
|
|||
城市景觀設計
|
尹傳垠
|
|||
27工業產品設計研究
|
展示設計
|
謝 躍
|
||
空間形態設計及其理論研究
|
劉向東
馬慧中
|
|||
當代產品設計研究
|
李梁軍
|
|||
28服裝服飾設計研究
|
服裝流行研究
|
張秋山
|
||
服裝藝術設計研究
|
毛春義
|
|||
服裝設計與展示
|
李 明
|
|||
服裝色彩藝術設計研究
|
柯錫安
|
|||
纖維藝術設計
|
李 微
|
|||
服裝結構設計研究
|
李健麗
|
|||
29設計藝術理論
|
景觀設計原理
|
周益民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③610寫作
④530設計學基礎
|
專業論文
面試
外語聽力、口
語測試
|
設計藝術學研究
|
張 昕
|
|||
設計透視與建筑理論
|
趙復雄
|
透視圖
面試
外語聽力、口
語測試
|
專業領域方向及代碼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31書法與篆刻
|
①101政治
②204英語二
203日語
③625美術理論及篆刻
④540書法(含白描)
|
專業創作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32中國畫
|
①101政治
②204英語二
203日語
③620美術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
33油畫
|
||
34版畫
|
||
35雕塑
|
||
36壁畫
|
||
37陶藝
|
||
38水彩
|
||
39動畫
|
||
專業領域名稱及代碼:藝術設計 055108
|
||
專業領域方向及代碼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40視覺傳達設計
|
①101政治
②204英語二
203日語
③650設計理論及色彩
④520素描(含速寫)
|
專業設計
面試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
|
41環境藝術設計
|
||
42工業設計
|
||
43服裝設計
|
部分專業、方向介紹及參考書目
一、專業及方向介紹
1、楚美術暨先秦南方美術形態研究
20世紀初中國考古學的發軔及所獲初步成就,把中國美術史的源頭上溯至三代,破除了中國文化"西來說"及中國美術源頭"起于漢代"的謬誤。但隨之產生以黃河文化為本位,以中原文化為中心的認識的片面性。20世紀70年代后,田野考古獲得空前收獲,它揭示了夏商周乃至新石器時代中國南方文化藝術的面貌,為全面反映中國美術的本原作出了根本性的補充。
先秦南方美術的發現對重新建構中國美術的行程意義重大。首先,它擁有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流或第一位的創造;其次,補充了中國美術史的缺環,豐富了中國美術的殿堂;第三,南方某些先秦美術遺物,為揭示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提供了出乎意料的文化人類學方面的依據,同時成為認識先秦美術南北連鎖的佐證。
大量考古新發現以及迫切需要從視覺的角度加以解讀的學術要求,成為本方向確立的前提和基礎。由于三代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成長期,東周是中國文明形成基本模式的重要階段,作為中國先秦美術重要構成部分,楚美術及先秦南方美術的重要性,以及加強對其研究的必要性日漸顯露。楚美術及先秦南方美術研究,是我們重新發覆、認識中國文化軸心時代美術事象的出發點。
2、楚美術形態及理論研究
楚美術形態及理論研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突出了地域文化在造型藝術形態上的表達語言特征。其特色有三點,一是立足華中地區的楚文化遺存,以楚造型藝術作為研究對象,歸納總結楚美術形態中涵蓋的地域性特色,為今天的創作所用。二是抽取楚造型藝術中的有機成分,提煉其中核心元素,找出楚造型藝術中的語言特色。三是填補人類視覺文化遺產序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豐富和完善了中國古代南方美術史上形態發展及規律研究中的重要單元。楚美術形態學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它為藝術、設計實踐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資料以及藝術創造思想,而湖北所具有的獨特的地域優勢、人文資源以及豐富的考古資料,也為楚美術形態學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物質與精神支持。。
3、科技圖像研究
本專業是將相關科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美術的表現手段結合在一起,探索科技圖像傳達理論,研究科技圖像的傳達、表現方法。研究范圍定位生命科學圖像,結合為國內重大科研項目承擔圖像制作展開課題研究性的教學,培養我國緊缺的從事科技圖像教學、研究工作、科技圖像專業工作的科技和美術跨學科專門人才。
二、參考書目
(1)“美術理論”“美術學基礎”考試科目參考書目:
《中國美術簡史》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編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外國美術簡史》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編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藝術概論》王宏建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設計理論”“設計學基礎”考試科目參考書目: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著、知識出版社;
《外國美術簡史》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設計學概論》尹定邦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