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24-01-16 相關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實現研究生教育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樹起全國農林高校卓越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標桿,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方案(2020-2025)》的重要目標任務。三年來,在校黨委校行政堅強領導下,在全體師生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學校深入推進實施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任務64項、改革措施190條,在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產教協同培養模式創新、高水平研究成果建設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研究生強農興農使命顯著增強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進一步增強。推進黨建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建立縱向貫通、橫向聯動、師生混合等多類型黨支部191個。獲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研究生95名、優秀學生干部11名。獲省級以上研究生樣板黨支部等9個,教育部“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和“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各2個。獲批國家級、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0門。二是研究生“三農”情懷顯著提升。選派萬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參加“農業全產業鏈、鄉村治理、研究生助力團”等專項,深入46個試驗示范站、延安市、韓城市、合陽縣等地,涌現出“鍋巴鎮長”“靈武奶博士”等先進典型。服務涉農行業占80%左右,扎根西部占40%。
二、聚焦學校學科使命,加快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
一是學科專業布局持續優化。成立學科專業建設領導小組,出臺《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實施方案》。成立鄉村振興學院、水土保持科學與工程學院。獲批生物與醫藥、風景園林專業博士學位點,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自主設置鄉村學、生物醫學等交叉學科博士學位點6個。二是學位授權點內涵質量顯著提升。以新一輪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為契機,持續加強學權點建設。邀請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等校外資深專家140余位,對我校35個學位點開展合格評估預評估。發布《研究生教育發展年度質量報告》3個、《學位授權點年度建設報告》35個。
三、深化招生綜合改革,研究生招生質量顯著提升
一是招生規模快速增長。碩士研究生報考我校人數連續三年超過9500人,招生人數2023年首次突破5000名。二是“平安研考”樹標桿。疫情期間,完成“史上最難研考”,確保考試和疫情防控"雙安全" 。相關案例獲2023年全國農林院校研究生系統教育學術年會“優秀管理工作”案例、獲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最佳實踐”案例。招生改革成果獲陜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教學成果二等獎。
四、強化研究生培養改革,研究生分類培養成效初顯
一是研究生培養改革持續強化。強化分類培養,突出本碩博貫通、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全面修訂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從2023級研究生全面實施。近三年,爭取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陜西省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6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二是學術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強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對高質量研究生培養的支撐作用,依托“五群一院”設置“雙一流”專項招生指標。學校在《科學》《細胞》等頂尖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研究生均為第一作者。三是專業學位“項目制”培養持續深化。創新專業學位“項目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4+6+X”人才培養體系,相關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獲教育部學位中心主題案例8項,教學案例17個。獲批國家科技小院人才培養基地15個。四是研究生“雙創”能力顯著提升。構建“國家—省級—校級—院級”四位一體的專業競賽體系。近三年,我校研究生獲國家級獎121項、省部級獎208項。其中,全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賽、牛精英挑戰賽首獲一等獎;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互聯網+)獲金獎;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2項。
五、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導師崗位職責進一步夯實
一是嚴格導師隊伍建設與管理。修訂《導師崗位職責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實行導師招生資格年審分類審核制度,強化新晉導師答辯遴選制度。二是強化導師培訓體系。組織骨干導師赴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進行專題培訓3次,共計130余人。組織新晉導師培訓,導師網絡專題培訓、“邰城精英”導師沙龍15次,累計培訓3600余人次。三是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強化導師團隊建設,學校出臺《研究生優秀導師和團隊評選辦法》,選樹優秀導師62人,優秀導師團隊30個。張涌院士、康振生院士帶領的導師團隊榮獲教育部第一、第二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六、深化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國際視野明顯拓展
一是研究生國際合作與交流明顯拓展。入選教育部“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每年專項培養研究生90余名。設立“絲綢之路國際化農業人才”培養專項,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211名(赴白俄羅斯等國家專業實踐62人)。近三年選拔公派研究生219人次,其中國家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141人。二是留學生“知華友華”教育成效顯著。現有在校留學生318人,來自42個國家。留學生“知華友華”教育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近三年《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報道我校留學生工作42次。
七、健全質量保障體系,人才培養質量有效保障
一是質量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制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工作規程》,組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建立信息化質量管理監督平臺。健全校院兩級督導隊伍,三年來開展校級督導1200余人次,建言獻策300余條,研究生教育督導工作成效進一步提升。二是嚴格學位論文質量審核標準。構建研究生學位論文關鍵點、全過程閉環質量審核制度。前移管理關口,強化學位論文選題審核,嚴格論文開題,嚴把論文答辯、學位審核等關鍵環節,切實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修訂研究生學術成果認定標準,破除研究生發表論文的剛性要求,聚焦學位論文質量。近三年,獲省優博學位論文30篇。
八、建立精準就業指導機制,研究生就業質量切實提升
建立“專項培訓+能力實訓+就業指導”三位一體的支持系統。開設專項培訓,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累計150余次,聯系走訪企業560余家,形成“重點企業單位資源庫”。舉辦碩博士研究生專場招聘會,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市場資源。畢業研究生整體就業率穩定在90%左右,基層就業比例位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