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22-08-15 相關院校:西北師范大學
從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研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科目大綱
一、考核要求
考生了解外國帝國主義入侵中國及與中國封建勢力相結合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苦難,從而充分地認識到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和進步性,掌握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包括先進分子和普通大眾)為救亡圖存而進行艱苦探索、頑強奮斗的歷程及其經驗教訓,充分認識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國內外的環境;深刻了解中國人民走上以共產黨為領導力量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和正確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有關歷史進程和歷史人物和解決重要理論與歷史問題的能力。
二、考核評價目標
考核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對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1840-1919)、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1919-1949)、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1949-2021)基本歷史線索、基本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等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礎上,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歷史和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考核內容
導言
中國近代史綜述、中國現代史綜述、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第一章 進入近代后中華民族的抗爭與磨難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后的中國與世界
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殖民擴張;鴉片戰爭的爆發
第二節 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軍事侵略;政治控制;經濟掠奪;文化滲透。
第三節 反抗外國武裝侵略的斗爭
三元里抗英斗爭;義和團運動;馬關條約。
第四節 反侵略戰爭的失敗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反侵略斗爭失敗原因;民族意識覺醒的表現。
第二章 不同社會力量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節 太平天國運動的起落
天平天國農民運動;資政新篇;農民斗爭的意義和局限。
第二節 洋務運動的興衰
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第三節 維新運動的興起和夭折
戊戌變法;戊戌變法的主張;戊戌維新運動的教訓。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一節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清末“新政”;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學說;革命與改良之辯;
第二節 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
保路運動;武昌起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 北洋軍閥統治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
第四章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中國革命新局面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與局限性;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開端;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黨的革命綱領;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南昌起義;“八七會議”;土地革命。
第二節 中國革命在曲折中前進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遵義會議”;長征精神;黨的思想理論建設。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一節 日本發動企圖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
第二節 中國人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
“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第三節 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
“八百壯士”;臺兒莊戰役;國民黨正面戰場政策的調整
第四節 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論持久戰》;“三三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提出;整風運動;
第五節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原因和意義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戰爭;國民黨政府正面戰場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中流砥柱。
第七章 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斗
第一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擊退國民黨的軍事進攻
戰后國際國內政治形式;中國共產黨爭取民主和平的方針;重慶談判;全面內戰爆發。
第二節 全國解放戰爭的發展和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五四指示”;《中國土地法大綱》;第二條戰線;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
中國的民主黨派;第三條道路。
第四節 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
《共同綱領》;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
第八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新生人民政權的鞏固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的嚴峻的考驗;向社會主義過渡。
第二節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及其實施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中國經濟在20世紀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
第三節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
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經濟、政治制度的確立。
第四節 良好的開局
《論十大關系》;《關于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第五節 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和曲折發展
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重要原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成就。
第九章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
第一節 歷史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改革;四項基本原則。
第二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黨的基本路線;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鄧小平理論。
第三節 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向21世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節 在新的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接續發展。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第一節 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前景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第二節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十九大主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第三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講話。
四.參考書目
1.本書編寫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中國近代史編寫組》:《中國近代史》(上、下冊),高等教育、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原文鏈接 https://yjsy.nwnu.edu.cn/2022/0629/c2701a192505/page.ht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