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22-08-11 相關院校:西北師范大學
從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910國際貿易學考研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
《國際貿易學》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10)
一、考核要求
《國際貿易學》是國際貿易學專業的核心必修課。國際貿易學是研究國際貿易產生、發展和貿易利益,揭示其特點與運動規律的學科,其研究對象包括:各個歷史發展階段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性、國際貿易理論、對外貿易政策。具有較好的國際貿易學理論功底是進入國際貿易學專業研究生階段學習的基本要求。本課程的考核要求是:考生能夠掌握國際貿易學及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能夠運用國際貿易學的基本理論分析國內外的國際貿易新現象、新問題,具有進行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評價目標
1、認識課程的性質、研究對象及任務,掌握課程的基本內容、體系和結構。
2、掌握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具有基本的國際貿易學思維能力。
3、能夠運用國際貿易學和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理論原理分析實際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4、基本掌握國際貿易學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5、對本學科的熱點問題和前沿課題有所了解。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國際貿易學導論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產生與發展
一、國際貿易的產生
二、國際貿易的發展
第二節 國際貿易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一、國際貿易理論的產生
二、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
三、國際貿易理論的體系結構
第三節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一、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
二、國際貿易的分類
第二章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絕對優勢理論
一、絕對優勢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絕對優勢理論的基本假設
三、絕對優勢理論的基本內容
四、絕對成本理論中的基本概念
五、絕對成本理論的基本模型
六、對絕對優勢理論的評價
第二節 比較優勢理論
一、比較優勢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假設
三、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內容
五、比較優勢理論簡評
六、比較優勢理論與絕對優勢理論的關系
第三節 相互需求理論
一、相互需求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相互需求理論的內容
三、對相互需求理論評價
第四節 比較優勢的度量指標
一、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二、區域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三、貿易競爭優勢指數
第三章 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
一、要素稟賦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假設
三、要素稟賦理論中的基本概念
四、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內容
五、對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評價
第二節 對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驗證
一、對H-O模型驗證的背景
二、里昂惕夫對H-O模型的經驗檢驗
三、其他經濟學家對H-O模型的經驗檢驗
第三節 對“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釋
一、針對里昂惕夫檢驗方法的解釋
二、針對H-O模型內容的解釋
第四節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拓展
一、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
二、H-O-S定理
三、雷布欽斯基定理
第四章 當代新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一、產品生命周期的理論基礎
二、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基本內容
三、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擴展
四、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意義及局限性
第二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
一、產業內貿易的概念、類型與特點
二、產業內貿易的測量指標
三、產業內貿易的理論解釋
四、產業內貿易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五、對產業內貿易理論的評價
第三節 規模經濟理論
一、早期關于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的主要論點
二、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第四節 需求偏好重疊理論
一、需求偏好重疊理論的提出
二、重疊需求與國際貿易
三、需求偏好重疊理論的意義
第五節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一、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核心觀點
二、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思想體系
三、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意義與局限性
第五章 保護貿易理論
第一節 重商主義貿易理論
一、重商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條件
二、重商主義的發展階段
三、重商主義經濟學說的基本觀點
四、重商主義貿易理論的意義及局限性
第二節 幼稚產業保護理論
一、幼稚產業保護論提出的歷史背景
二、幼稚產業的判斷標準(M-B-K標準)
三、幼稚產業保護論的理論基礎與依據
四、幼稚產業保護論的基本觀點
五、幼稚工業保護論的意義及局限性
第三節 超保護貿易理論
一、凱恩斯主義超保護貿易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凱恩斯主義超保護貿易論的思想內容
三、凱恩斯主義超保護貿易理論的意義及局限性
第四節 戰略性貿易理論
一、戰略性貿易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戰略性貿易理論的基本思想內容
三、戰略性國際貿易理論的效果分析
四、實施戰略性貿易政策的意義及局限性
第五節 其他貿易保護理論
一、保護關稅理論
二、中心—外圍理論(結構主義貿易保護理論)
三、管理貿易理論
第六章 關稅措施
第一節 關稅概述
一、關稅的概念
二、關稅的性質與特點
三、關稅的作用
第二節 關稅的分類
一、按征收對象或商品流動方向分類
二、按征稅目的分類
三、按特定的實施情況分類
四、按差別待遇分類
五、按征收標準分類
第三節 關稅的征收
一、關稅的征收依據
二、關稅的征收方法
三、關稅的征收程序
第四節 關稅的經濟效應
一、貿易“小國”關稅經濟效應的局部均衡分析
二、貿易“大國”關稅經濟效應的局部均衡分析
第五節 關稅的保護程度
一、關稅水平
二、關稅保護率
三、關稅結構
第七章 非關稅措施
第一節 非關稅措施概述
一、非關稅壁壘的含義
二、非關稅壁壘的特點
三、非關稅壁壘的作用
四、非關稅壁壘的種類
第二節 直接限制進口的非關稅壁壘措施
一、進口配額
二、自動出口配額
三、進口許可證
第三節 間接限制進口的非關稅壁壘措施
一、外匯管制
二、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
三、海關程序
四、技術性貿易壁壘
五、進出口的國家壟斷
六、進口押金制
七、最低限價制和禁止進口
八、國內稅
第四節 新型非關稅壁壘措施
一、綠色貿易壁壘
二、藍色貿易壁壘
三、反傾銷措施
四、反補貼措施
五、保障措施
第八章 出口鼓勵與出口管制措施
第一節 出口鼓勵措施
一、財政政策措施
二、信貸政策措施
三、出口信用保險措施
四、傾銷政策措施
五、資本政策措施
六、特區政策措施
七、產業政策措施
八、行政組織措施
九、其他措施
第二節 主要出口鼓勵措施的經濟效應分析
一、出口補貼的經濟效應分析
二、商品傾銷的經濟效應分析
第三節 出口管制措施
一、出口管制的目的
二、出口管制的對象
三、出口管制的形式
四、出口管制的程序
五、出口管制的措施
第九章 世界貿易組織
第一節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一、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產生
二、關貿總協定的歷次多邊貿易談判
三、關貿總協定的作用
四、關貿總協定的局限性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
一、世界貿易組織的產生
二、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目標和職能
三、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
四、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機構及其職能
五、世界貿易組織與GATT的區別
第三節 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
一、中國與關稅貿易總協定
二、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
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一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概述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類型
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興起
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和作用
第二節 關稅同盟理論
一、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應
二、關稅同盟的動態效應
第三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其他理論
一、大市場理論
二、協議性國際分工理論
三、綜合發展戰略理論
四、相互依賴理論
五、工業偏好理論
第四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
一、發達國家之間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四、經濟一體化的新模式:開放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十一章 國際資本流動、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
第一節 國際資本流動概述
一、國際資本流動的定義、原因和類型
二、國際資本流動的格局
三、國際資本流動的原理及效應分析
第二節 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的關系
一、國際資本流動與貿易的替代關系
二、國際資本流動與貿易的互補關系
三、《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
第三節 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
一、跨國公司定義、類型和特征
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與轉移價格
三、跨國公司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第十二章 國際服務貿易
第一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產生與發展
一、國際服務貿易的產生和發展
二、現代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特點和原因
第二節 國際服務貿易內涵、分類與統計
一、國際服務貿易的內涵
二、國際服務貿易的分類
三、國際服務貿易的統計方法
第三節 國際服務貿易理論
一、國際服務貿易理論研究的興起及研究特點
二、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對傳統貿易理論的修正
三、服務貿易自由化理論
第四節 《服務貿易總協定》
一、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簽署
二、《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框架結構
三、《服務貿易總協定》的作用
四、參考書目
1、《國際貿易學》,王秋紅、陳開軍、耿小娟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第3版
2、《國際貿易學:理論、政策與實證》,余淼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第2版
原文鏈接 https://yjsy.nwnu.edu.cn/2022/0629/c2701a192505/page.ht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