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22-08-10 相關院校:西北師范大學
從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845自然資源學原理考研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
《自然資源學原理》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45
一、考核要求
本《自然資源學原理》考試大綱適用于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資源與環境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要求考生對自然資源學科體系和理論基礎有較深入的了解,熟悉自然資源學原理的研究內容,對自然資源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自然資源的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核評價目標
理解和掌握自然資源的概念、分類、特點,自然資源學的基本理論與應用,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發生發展與分布規律、合理開發利用途徑與對策,可持續發展、資源開發和區域資源經濟綜合開發,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緒論
自然資源學的形成和發展,自然資源學的學科體系。
第二章 自然資源及其稀缺性
自然資源的性質,自然資源的概念和類型,自然資源可得性量度的涵義,不可更新資源與可更新資源可得性量度的方法,自然資源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
第三章 自然資源的稀缺與沖突
中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點及稀缺面臨的挑戰,全球自然資源的稀缺,資源的沖突與爭奪,資源消耗的環境后果。
第三章 從極限之爭到可持續性
增長的極限,沒有極限的增長,可持續性,從極限之爭到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形態的變化或理念的變化。
第四章 自然資源稀缺的性質
社會發展與資源消耗的指數增長,社會發展與資源開發的演進,絕對稀缺與相對稀缺的概念;全球性資源稀缺的性質與地區性資源稀缺的性質。
第五章 自然資源生態過程
生態系統、人類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與組成,自然資源生態過程中的能力轉換與物質循環,生物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種群增長與資源承載力的概念與學說。
第六章 自然資源與人類生態
人類對自然資源生態過程的干預,人類對自然資源生態過程的調控,人類的適應行為,各社會發展階段對自然資源的適應,各社會發展階段對自然資源的適應,當代適應策略研究及生態系統管理。
第七章 自然資源利用的生態影響
采礦對地形和水文、土壤和生物以及人體和社區的影響,自然資源利用對氣候的影響以及氣候變化對農業自然資源利用的影響,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效應、水利工程的生態影響以及生物資源利用的生態影響。
第八章 自然資源利用生態影響評價方法
生態占用的概念與核算方法,生態占用與生態潛力的度量與比較,生態占用核算的應用以及生態占用核算方法的評價,流行的可持續評價模型方法以及應用。
第九章 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的關聯
自然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資源稀缺性質的深層次涵義,自然資源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人力資源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及其適用性;資源環境問題的經濟社會根源。
第十章 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的關聯
經濟分析的基本假設,自然資源稀缺的經濟學觀理論,自然資源的供需平衡概念原理與理論,自然資源經濟決策方式與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 自然資源配置
自然資源配置的主題、經濟學時角與基本關注點,自然資源配置的效率的概念,不完備市場條件下的技術效率和產品選擇效率,不完備市場條件下的配置效率,可更新資源配置的經濟學范疇,可更新資源配置的交割機制。
第十二章 自然資源價值重建
自然資源無價值理論的批判性與自然資源價值理論構建,自然資源價值重建的傳統市場方法,自然資源價值重建的替代市場法與意愿評估法。
第十三章 自然資源評價
礦產資源評價的方法與理論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土地資源、水能資源、森林資源、草地資源、海洋漁業資源的評價方法。
參考書目
1、蔡運龍,自然資源學原理(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1
2、張麗萍,自然資源學基本原理(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7
原文鏈接 https://yjsy.nwnu.edu.cn/2022/0629/c2701a192505/page.ht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