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22-08-09 相關院校:西北師范大學
從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833語文教學論考研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
《語文教學論》科目大綱
(代碼833)
一、考查目標
全日制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科目“語文教學論”考試內容包括關于語文課程、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師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要求考生系統掌握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語文教育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分析論述題
三、考查范圍
語文課程與教科書
考察目標
1.認識中國語文課程的發展歷程與階段特點;
2.整體把握語文課程性質與目標體系,理解語文課程基本理念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3.掌握語文課程編制的幾種經典理論和基本要求;
4.了解語文課程資源、校本課程等概念的涵義和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式;
5.了解中國語文教材發展的歷程及特點,正確評價我國歷史上經典語文教材的價值;
6.把握語文教科書的基本涵義,掌握教科書編制的基本框架及組織策略,認識我國語文教科書設計的幾種策略;
7.理解文學作品審美體驗的內涵,領會語文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價值和意義,正確認識和使用語文教科書的助學系統;
8.把握語文教科書多元化的發展方向,認識國外語文教科書的體例及特點。
考察內容
一、中國語文課程的發展歷程
(一)20世紀前的古代“詩教”與“文教”
1.“詩教”課程的性質、特征、實踐過程與教育功能
2.“文教”課程的性質、特征、教師角色與教育功能
(二)20世紀的語文學科教育
1.新中國成立前的國語、國文課程的性質、特征、教育功能
2.新中國成立后語文學科教育的特點
(三)21世紀的語文課程
對話性語文課程的內涵、特征、教育功能
二、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論體系
(一)語文課程性質
(二)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語文課程基本理念
2.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三)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系
三、語文課程設計理論與編制要求
(一)外國幾種經典的課程設計理論
1.泰勒課程目標模式設計理論
2.布魯姆目標課程理論
3.斯騰豪斯過程模式課程理論
4.施瓦布課程實踐模式理論
5.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二)語文課程編制的涵義與基本要求
四、語文課程資源與校本課程
(一)語文課程資源涵義及類型
(二)語文校本課程的概念與特點
(三)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五、中國語文教科書發展歷程
(一)古代經典語文教學用書概覽與評價
1.識字啟蒙教材
2.古文詩賦教材
3.儒學經典教材
(二)20世紀語文教科書概覽與評價
1.20世紀語文教科書的發展概況
2.代表性教科書舉隅及評價
六、語文教科書的設計理論與組織策略
(一)語文教科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1.語文教科書與語文教材、語文課程資源的聯系與區別
2.語文教科書與語文課程目標、語文教學內容的關聯與差異
3.語文教科書的主要功能
(二)語文教科書編制的基本框架
1.語文課程框架的建構
2.語文教科書內容構成要素
(三)國外幾種著名的教材組織策略
1.奧蘇貝爾的“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策略
2.克拉夫基的基本性、基礎性和范例性策略
3.布魯納的結構再現形式、經濟原則、有效力量策略
4.布盧姆的“提示、參與、反饋”教學質量策略
5.吉爾福特“內容、操作、成果”三維智力結構策略
6.加涅的學習與記憶的信息加工策略
7.維納的同構關系展開式策略
(四)國外語文教科書變化特點
(五)我國語文教科書的設計策略
(六)21世紀語文教科書設計的變化
語文教科書的拓展性實踐專題研究
經典誦讀的文化積淀與語感養成研究
1.經典誦讀的內涵與價值
2.經典誦讀的實踐過程
(二)文學作品的審美體驗與言語實驗過程研究
1.文學作品審美體驗的內涵與特點
2.文學作品審美體驗的言語實踐過程
(三)語文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
1.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內涵與特點
2.語文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實踐范式
(四)教科書助學系統促進學生發展的設計研究
1.語文教科書助學系統的構成、地位、功能
2.促進學生發展的語文教科書助學系統設計
八、語文教科書的發展展望
(一)堅持語文教科書的多元化發展方向
(二)強化語文教科書言語實踐過程的設計
(三)建構語文教科書有效性與創造性實踐機制
(四)創設國際比較視野的語文教科書研究平臺
語文教學理論
考察目標
1.全面掌握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體包括語文課程與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理論;
2.了解和掌握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的內涵和設計要求;
3.掌握語文課程與教學評價的設計理論與策略;
4.了解和掌握語文參與式學習的涵義、主要指標、設計步驟等。
考查內容
一、語文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一)語文課程內容目標結構圖
(二)語文教學設計的性質、基本要求、基本步驟
(三)語文教學范式的概念、特點
二、中國古代語文學程對我們的啟示
(一)興觀群怨學程
(二)知言養氣學程
(三)吟誦-博覽-提要-鉤玄學程
(四)章句-訓詁-諷詠-涵濡學程
(五)知行合一學程
三、外國教學模式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一)赫爾巴特教學模式
(二)杜威的問題探究模式
(三)蘇聯文學教學模式
四、新時期語文教改經驗模式的傳播
(一)目標模式
(二)活動模式
(三)興趣模式
(四)主導模式
(五)自學模式
五、21世紀語文教學范式的轉型
(一)支架范式
(二)情境范式
(三)先行組織者范式
(四)豐富教學范式
(五)聽說讀寫范式
(六)參與式學習
六、語文知識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一)語文知識與語文知識教學
(二)初中語文知識教學的主要內容、基本要求、基本策略
(三)高中語文知識教學的要求、內容
(四)高中語文知識教學設計的基本策略
七、閱讀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一)閱讀與閱讀教學的涵義
(二)初中閱讀教學設計的目標和要求、基本策略
(三)高中閱讀與鑒賞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八、寫作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一)寫作與寫作教學的涵義
(二)初中寫作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基本策略等
(三)高中表達與交流的教學設計要求
九、口語交際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一)口語交際教學的涵義
(二)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步驟、策略
十、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涵
(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要求與內容
(三)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的基本要求
十一、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設計
(一)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涵義
(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目標、設計要求、實踐過程
語文課程與教學評價的設計策略
(一)語文課程與教學評價的設計策略
1.語文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性質與功能
2.語文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實施要求
3.語文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常用方法與類型
(二)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評價設計
1.多元智力活動評價策略
2.檔案袋評價策略
3.真實情景中的表現性評價策略
4.語文考試與試卷設計
(三)語文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和創造性
1.語文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2.語文教學評價的創造性
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考察目標
了解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內涵;
理解當前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
掌握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解釋并掌握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
能正確使用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方法與評價工具;
掌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
考查內容
課程改革與教師發展的辯證關系
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內涵
三、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一)以終身學習為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以自我反思為發展的重要方式
(三)以校本教研為發展的主要依托
四、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
(一)語文教師自身發展的評價指標
1.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
2.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
3.語文教師的專業態度
4.語文教師的現代角色
(二)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環境評價指標
1.國家要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法律保障體系
2.實行師范大學監控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
3.地方政府要建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激勵機制
五、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方法與評價工具
(一)教育管理者評價教師的方法與工具
(二)語文教師進行自我評價的方法與工具
六、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系統設計
(一)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
(二)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
參考書目:
靳健,馬勝科.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靳健,李金云.中學語文教科書設計與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倪文錦,謝錫金.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原文鏈接 https://yjsy.nwnu.edu.cn/2022/0629/c2701a192505/page.ht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