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2022-06-09 相關院校: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在國家重點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且入選北京市重點學科“光學工程”招收學術型博士和碩士、在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醫學工程”招收學術型碩士;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集成電路工程”、“光電信息工程”招收專業型碩士。
電子院面向全國大學生舉辦的“北郵電子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旨在加強優秀學生與該領域專家的聯系、為其提供深入全面了解北郵電子院的平臺、并從中選拔2023年入學的推薦免試碩士生、直博生。
一、活動安排
1.時間范圍:2022年6月11日-7月31日
2.活動形式:以導師團隊為單位通過線上方式進行;各導師團隊介紹請見北郵電子院官網https://see.bupt.edu.cn的導師團隊PPT介紹。
二、申請條件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信念堅定、社會責任感強。
2.本科專業與申請專業相同或相近。
3.全國各高等學校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3年應屆本科畢業生),要求前三學年(或前五學期)成績在學院本專業排名前20%(有學術論文發表、獲得專利、學科競賽、科技活動等獲獎者綜合成績排名可適當放寬),并能取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資格。
4.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強的專業基礎、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5.對申請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有濃厚的興趣、具有一定的學術科研能力或潛力。
6.品德優良、學風端正、身心健康、無任何考試作弊、學術不端以及其他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三、申請辦法
1.報名截止時間:2022年6月30日前。
2.報名方式:通過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統提交申請(鏈接如下):http://yzfs.bupt.edu.cn/Open/MasterX/Signin.aspx
3.營員遴選結果、具體活動安排以及優秀營員認定結果將由各團隊通知。學生須再次登錄系統查看入營通知、并提交是否參營。
4.須提交電子版材料清單如下:
1)本科在讀期間的學習成績單;
2)本科在讀期間年級專業成績排名證明;
3)英語水平成績證明掃描件或網頁截圖;
4)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正反兩面清晰呈現在一頁紙上;
5)其他證明材料掃描件、如已發表論文、各項獲獎證書或資格證書等;
6)每位申請者可選擇提供一份個人介紹視頻,以便學院老師更全面了解申請者情況。視頻內容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本人成績單、科研經歷、競賽情況、專家推薦信等。視頻須為WMV或MP4文件格式,大小不超過8MB,時間長度不超過5分鐘,不能剪輯或增加特效,講演期間本人應出現,錄像設備不能移動或切換角度,呈現視頻效果應如同評委在場的現場講演。
說明:請將上述1-6的各項申請材料(如為非電子件材料、如推薦信等、請拍照或掃描)按前述要求的順序生成一個PDF文件(不接受其他形式)、發送到所報團隊聯系人郵箱。PDF文件命名規則為:申請專業+姓名+手機號;例如:光學工程+張三+13901234567。郵件主題命名規則為:夏令營申請+申請專業+申請導師+姓名+本科學校和專業。
四、優惠政策
申請者通過夏令營考核且成績優秀,若取得所在本科學校推薦免試攻讀2023年研究生資格并滿足我校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含直博生)相關要求,當第一志愿報考我院2023年推免研究生時,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被擬錄取為北郵電子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五、夏令營主要活動
本年度夏令營擬線上舉辦,主要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1.團隊基本情況介紹、學科前沿專題講座、導師介紹、實驗室科研方向入門體驗。
2.導師課題組科研成果展示、營員自主選擇進一步了解各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方式。
3.填報意向方向及導師、師生線上一對一交流。
4.優秀營員選拔訓練營。
5.學院、各導師團隊招生宣講和夏令營時間安排見后附表格。
六、學院聯系方式
1.學院官網:https://see.bupt.edu.cn
2.學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10號北京郵電大學教四樓431室
3.學院郵箱:see_bupt@126.com
七、其他注意事項
1.申請人應保證填報信息、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凡提供虛假信息的、一經查實即取消申請資格。
2.在夏令營活動中獲得2023年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推免生擬接收函的申請人、如下半年獲得推薦免試資格并申請我院推免研究生、屆時還應通過教育部“全國推免服務系統”注冊并填報志愿、按工作程序完成招生流程。
3.“全國推免服務系統”網址為https://yz.chsi.com.cn/tm/、預計9月中下旬開放報名、請申請人關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和我校研招網的通知。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2022年6月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2022年研究生夏令營活動安排
|
||||||||||
場次
|
團隊名稱
|
團隊碩士招生專業
|
團隊博士招生專業
|
團隊主要研究方向
|
宣講日期
|
宣講開始時間
|
騰訊會議號
|
參加人員
|
計劃營員人數
|
團隊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
1
|
學院宣講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光電信息工程(專碩)/集成電路工程(專碩)/生物醫學工程(專碩)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見各團隊填報
|
6月11日
|
10:00
|
594-615-933
|
張民、劉迎華、劉熙婷
|
468
|
劉老師:see_bupt@126.com
|
2
|
崔巖松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元宇宙與XR/MR/CR/VR/AR技術、人工智能與多媒體通信、天線與射頻集成電路與虛擬仿真技術、系統集成芯片設計、并行計算及人工智能
|
6月11日
|
12:00
|
377-744-433
|
崔巖松、黃建明、路衛軍
|
50
|
崔巖松:cuiys@bupt.edu.cn
|
3
|
鄧中亮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通信、導航與物聯網;衛星移動通信、物聯網與多媒體技術;室內外無縫定位技術框架、多源融合定位技術;微納電子器件、通導融合集成電路; 無線定位技術、群智定位技術;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智能金融工程
|
6月11日
|
13:30
|
650-620-566
|
韓可、尹露、劉雯
|
20
|
韓可:hanke@bupt.edu.cn
|
4
|
范春曉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移動安全、智能信息、無線通信、機器感知與視覺、無線通信
|
6月11日
|
13:00
|
720-713-090
|
范春曉、溫志剛、鄒俊偉
|
10
|
鄒俊偉:buptzjw@bupt.edu.cn
|
5
|
郭霞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智能光電子芯片、電路與系統
|
6月12日
|
15:30
|
601-311-996
|
郭霞、胡安琪、劉巧莉
|
20
|
胡安琪:anqihu@bupt.edu. cn
|
6
|
黃善國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專碩)/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適用于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的光互連組網、星載天基組網、超大容量/大規模光交換與光網絡、人工智能光網絡、光子防火墻、網絡規劃與優化、智能資源優化策略、光控波束形成與雷達探測等
|
6月12日
|
9:30
|
841-262-120
|
李新
|
10
|
尹珊:yinshan@bupt.edu.cn
|
7
|
李秀萍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集成電路工程(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天線技術與電磁兼容、微波毫米波芯片電路、人工智能與雷達信號處理、超寬帶無線通信、移動互聯網
|
6月11日
|
14:00
|
481-936-004
|
李秀萍、齊紫航、王闖
|
20
|
齊紫航:qizihang@bupt.edu.cn
|
8
|
任曉敏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高性能半導體激光器、光探測器及集成器件;面向物聯、空天網等應用領域的新一代智能光纖通信、空間光通信芯片、模塊與系統;智能信息處理與機器學習等;
|
6月11日
|
14:00
|
264-755-244
|
張陽安、楊一粟、黃永清、段曉峰
|
8
|
楊一粟:yangyisu@bupt.edu.cn
|
9
|
任招娣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自驅動傳感器/超級電容器
|
6月12日
|
15:00
|
480-920-972
|
任招娣
|
6
|
任招娣:renzd@bupt.edu.cn
|
|
10
|
桑新柱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
|
裸眼三維光顯示、視頻和圖像處理、多源信息融合可視化系統、智能交互與態勢感知、新型光電子器件、光纖與波導非線性
|
6月15日
|
14:00
|
373-799-046
|
于迅博、高鑫、邢樹軍、顏玢玢
|
15
|
于迅博:yuxunbo@126.com;
高鑫:buptgx@bupt.edu.cn
|
11
|
佘春東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人工智能、6G通信、元宇宙、信息物理融合
|
6月16日
|
14:00
|
112-588-139
|
劉紹華、佘春東、張君毅
|
9
|
劉紹華:liushaohua@bupt.edu.cn
|
12
|
宋梅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未來網絡與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智能服務;物聯網與區塊鏈;移動通信與IC
|
6月11日
|
15:00
|
677-658-903
|
張勇、滿毅、魏翼飛、滕穎蕾、王小娟、郭達
|
10
|
張勇:yongzhang@bupt.edu.cn
|
13
|
王衛東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空間信息網絡、衛星通信、物聯網及其應用、深度強化學習與智能信息處理
|
6月13日
|
14:00
|
101-584-409
|
王衛東、王朝煒、崔高峰、胡欣、王程
|
20
|
胡欣:huxin206@bupt.edu.cn
|
14
|
黎淑蘭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新一代通信射頻電路與算法、射頻芯片與系統、電磁環境與測試、天線技術
|
6月11日
|
14:00
|
297-500-799
|
王衛民、黎淑蘭、高錦春
|
10
|
冉靜:ranjing@bupt.edu.cn
|
15
|
吳帆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5G/6G移動通信技術、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網絡融合與安全、區塊鏈、人工智能與智能網絡
|
6月11日
|
14:00
|
297-500-799
|
唐碧華、吳帆、冉靜、劉凱明、劉芳
|
10
|
冉靜:ranjing@bupt.edu.cn
|
16
|
伍劍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專碩)/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軟件定義光交換與光互聯、光子/量子神經網絡、多維超高速光通信、空天地一體化網絡、人工智能與微納光子學、分布式傳感及傳感器網絡
|
6月12日
|
10:00
|
175-138-019
|
伍劍、洪小斌、郭宏翔、李巖、左勇、邱吉芳、楊智生
|
20
|
楊智生:ipocwj@bupt.edu.cn
|
17
|
徐坤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
|
光纖無線融合通信網絡、微波光子系統、泛在無線感知與互聯、計算成像與深度學習、智能內容創造與傳播、人工智能與光子神經網絡、數字化采集與智能圖像處理
|
6月12日
|
14:30
|
118-443-801
|
徐 坤、戴一堂、桂麗麗、歐燕妮、徐興元、尹飛飛、周 月、戴 鍵、張 天、
|
20
|
于振明:yuzhenming@bupt.edu.cn
|
于振明
|
||||||||||
18
|
余建國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毫米波/太赫茲天線、基于機器學習的信號處理技術、通信網絡大數據分析
|
6月12日
|
10:30
|
519-784-117
|
余建國、陳遠祥、林尚靜
|
20
|
陳遠祥:chenyxmail@bupt.edu.cn;linshangjing@163.com
|
19
|
俞俊生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無線通信及天線技術、毫米波與太赫茲波技術、射頻系統與射頻識別技術、大數據及物聯網技術
|
6月11日
|
14:00
|
541-211-592
|
俞俊生、姚遠、亓麗梅、陳智嬌、程瀟鶴
|
20
|
王向青: wangxiangqing@bupt.edu.cn
|
20
|
郁文生團隊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人工智能、機器證明、量子信息、信息安全/信息材料器件與智能信息處理、高性能納光子器件與光電檢測傳感、智能光電子器件與人工智能
|
6月11日
|
14:00
|
731-523-437
|
胡宗海、趙同剛、何曉穎,曹聰、樊玲
|
20
|
何曉穎:xiaoyinghe@bupt.edu.cn;
胡宗海: zhhu@bupt.edu.cn;
趙同剛 :zhaotg@bupt.edu.cn;
樊玲:fanling@bupt.edu.cn
|
21
|
喻松團隊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光纖時頻傳遞、量子密鑰分發、原子濾光器、量子成像
|
6月11日
|
15:00
|
280-162-125
|
喻松、吳國華、羅斌、蔣天煒、陳星、尹龍飛、張一辰、楊展予
|
20
|
陳星:chenxing@bupt.edu.cn
|
22
|
張洪欣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磁兼容、電磁信息安全、腦機接口、人工智能與信息處理;微波毫米波器件與無線傳能系統、智能交通、大數據生物病理認知與解析、無線通信與網絡、計算材料與傳感技術、智能醫療、納米傳感器
|
6月12日
|
10:00
|
700-101-621
|
張洪欣、王小卉
|
20
|
張老師:hongxinzhang@bupt.edu.cn;zhangjl@bupt.edu.cn;
王老師:
wanglin98@tsinghua.org.cn;
wangxiaohui@ bupt.edu.cn
|
23
|
張杰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全光互聯與智能安全組網
|
6月11日
|
16:00
|
391-618-702
|
趙永利、李亞杰、王偉
|
40
|
王偉:weiw@bupt.edu.cn
|
24
|
張琦團隊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光電信息工程(專碩)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高速光纖通信、寬帶通信與網絡、人工智能與光通信、智能信息處理、光電器件與集成、空天地一體化網絡
|
6月11日
|
13:00
|
130-972-306
|
張琦、田清華、田鳳
|
20
|
田清華:tianqh@bupt.edu.cn
|
25
|
張曉光團隊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高速光纖通信與光電子學技術、通信技術與網絡安全、光纖技術與器件、低維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
6月11日
|
15:00
|
421-342-009
|
肖曉晟、崔楠
|
20
|
肖老師:allunity337@163.com;
韓老師:hanlhstar@bupt.edu.cn
|
26
|
張治國團隊
|
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人工智能與智慧光網絡、5G移動通信的光前傳網絡、無線光通信、超高速光傳輸系統、融合傳感網與物聯網等
|
6月12日
|
16:00
|
609-615-301
|
王丹石、蔡善勇、楊桃
|
20
|
王丹石:danshi_wang@bupt.edu.cn;蔡善勇:caishanyong@bupt.edu.cn;楊桃:yangtao@bupt.edu.cn
|
27
|
俎云霄團隊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碩)
|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子信息智能處理、移動通信和大數據應用研究;半導體光學材料的研究與器件設計
|
6月12日
|
10:30
|
646-445-345
|
劉剛、俎云霄、張健明
|
10
|
俎云霄:zuyx@bupt.edu.cn;
張健明:jmzhang@bupt.edu.cn;
劉剛:liu_g@126.com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