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江西農業大學 2021-08-19 相關院校:江西農業大學
338《生物化學》考試大綱
一、《生物化學》課程說明
生物化學亦即生命的化學,是從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現象化學本質的一門科學,是生命科學的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現代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進一步學習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遺傳與育種,微生物學等課程打好基礎,并能運用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指導專業實踐。
二、《生物化學》考試大綱
(一)緒論
1、生物化學的概念,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2、生物化學發展簡史。
3、生物化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4、生物化學的應用與發展前景。
基本論點:
1、生物化學是生命的化學。
2、工農業生產推動了生物化學的發展。
3、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的領頭科學。
(二)蛋白質
1、蛋白質的生物學意義和化學組成。
2、氨基酸。
3、肽。
4、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5、蛋白質分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6、蛋白質的重要性質。
7、蛋白質的分類。
基本論點:
1、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
2、氨基酸具有解離特性、兩性性質和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
3、蛋白質的結構具有層次性。
4、蛋白質的初級結構決定高級結構。
5、蛋白質的結構決定功能。
6、蛋白質具有兩性解離、膠體、變性和沉淀的特性。
(三)酶
1、概述。
2、酶的化學本質。
3、酶的分類及命名。
4、酶的專一性。
5、酶的作用機理。
6、影響酶促反映速度的因素。
7、調節酶
基本論點:
1、酶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
2、酶可以降低反應活化能,增加反應速度。
3、酶催化作用具有條件溫和,催化效率高,專一性強,可調節等特點。
4、酶催化反應要先形成中間產物。
5、酶促催化作用的鎖鑰學說和誘導契合學說。
6、底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度呈線性關系。
7、Km 值可近似地表示底物與酶的親和力。
8、競爭性抑制作用最大反應速度不變,Km 增加,非競爭性抑制作用最大反應速度減少,Km不變,反競爭性抑制作用最大反應速度減少,Km 減少。
9、變構酶的動力學曲線為S 形曲線,解釋其作用機理有齊變模型和序變模型。
10、同工酶是指能依據相同的化學反應,而結構不同的一組酶。
(四)核酸化學
1、核酸的種類和生物學功能。
2、核苷酸。
3、DNA
的分子結構。
4、RNA
的分子結構。
5、核酸的理化性質。
基本論點:
1、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構成單位。
2、DNA 由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構成,RNA 由四種核糖核苷酸構成。
3、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核酸。
4、DNA 由走向相反的兩股鏈條形成雙螺旋結構。
(五)生物膜的組成與結構
1、生物膜的組成。
2、生物膜的流動性。
3、生物膜的分子結構。
基本論點:
1、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質、脂質、多糖類組成。
2、膜脂的流動性、膜蛋白的運動性。
3、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六)生物氧化與氧化磷酸化
1、概述。
2、生物氧化的特點和方式。
3、電子傳遞鏈。
4、氧化磷酸化。
基本論點:
1、生物氧化是在溫和條件下逐步氧化的過程。
2、電子傳遞鏈中電子的流向是從低電位向高電位流動。
3、線粒體內氧化作用的發生偶聯著磷酸化作用。
4、化學偶聯假說設定氧化過程中的自由能暫時貯存在某些化合物的共價鍵中,構象偶聯假說設定自由能貯于某些化合物構象中,而化學滲透學說則設定自由能貯于線粒體膜內外的線粒體中。
(七)糖類代謝
1、單糖的結構與性質
2、寡糖
3、多糖
4、結合糖
5、糖的合成與降解。
6、單糖的分解。
7、單糖的生物合成。
8、糖醛酸途徑
9、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基本論點:
1、糖代謝以葡萄糖為中心。
2、糖參與代謝要以糖核苷酸的活化形式參與。
3、糖酵解是一個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氧化程度低變成氧化程度高,并形成 ATP 的過程。
4、丙酮酸在不同生物不同含氧狀態下代謝路徑不同。
5、三羧酸循環是一條高產能途徑。
6、磷酸戊糖途徑是一條能產生 NADPH 的途徑。
(八)脂類代謝
1、脂酰甘油類2、磷脂類
3、萜類和類固醇類及前列腺素
4、結合脂類
5、蠟
6、脂肪的分解代謝。
7、脂肪的生物合成。
8、磷脂、鞘脂、膽固醇的代謝
基本論點:
1、CoA 是脂肪酸合成的硫供體,而丙二酸單酰 CoA 則是脂肪酸合成中二硫單位的直接供體。
2、脂肪酸合成酶是一個多酶體系。
3、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要經歷酰基移換、縮合、還原、脫水、再還原等歷程。
4、脂酰 CoA 在進行 ß 氧化時,須經過脫氫、水化、在脫氫、硫解四個反應步驟。
5、脂肪酸的
ß 氧化是一個高產能途徑。
(九)蛋白質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謝
1、蛋白質的酶促降解。
2、氨基酸的分解與轉化。
3、氨的同化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基本論點
1、蛋白水解酶內外切酶之分。
2、固氮酶能將空氣中的 N2 還原成氨。
3、植物根系吸收的硝態氮經硝酸還原酶和亞硝酸還原酶還原成氨。
4、谷氨酸脫氫酶是真核生物氨同化的主要途徑。
5、在生物體中很多氨基酸是通過轉氨基作用合成的。
6、氨基酸的脫氨基有氧化脫氨和非氧化脫氨。
7、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是形成吲哚乙酸、多胺等生長調節物質的途徑
(十)核酸的降解與核苷酸代謝
1、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3、輔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基本論點:
1、核酸的解聚作用。
2、核苷酸的降解。
3、嘌呤堿、嘧啶堿的分解。
4、嘌呤、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5、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6、煙酰胺核苷酸的合成。
7、黃素核苷酸的合成。
(十一)核酸生物合成與降解
1、DNA 的復制2、逆轉錄作用
3、DNA 損傷與修復
4、RNA的合成(轉錄)
5、RNA的轉錄后加工
基本論點:
1、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方式復制
2、參與DNA 復制的酶有多種
3、DNA的復制是不連續的
4、逆轉錄酶能以 RNA 為模板合成 DNA
5、轉錄與復制的模板\原料和酶是不同的
6、轉錄過程包括起始,鏈延伸及終止等步驟
7、RNA 轉錄后須經加工才具功能
(十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1、遺傳密碼
2、蛋白質合成體系的組分
3、氨基酸的激活與氨酰-tRNA 的合成
4、原核生物多肽鏈的合成
5、真核生物多肽鏈的合成
6、蛋白質合成后的修飾
基本論點:
1、代表著一個氨基酸或終止信號的核苷酸三聯體稱為密碼子。
2、遺傳密碼具有簡并、兼職、無標點、無重疊、擺動性和通用性等特性。
3、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 mRNA 起模板作用,tRNA 起運輸氨基酸作用,rRNA 則構成核糖體提供合成場所。
4、tRNA 具有“第二遺傳密碼”與氨酰 tRNA 合成酶識別。
5、GTP 在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提供能量。
6、蛋白質分子中多肽鏈的修飾和局部斷裂,是生物活性蛋白質的形成并執行特定生物功能所必需的過程。
7、在蛋白質合成中,氨基酸要活化。
8、多肽鏈合成時,遺傳密碼的閱讀方向是 5ˊ→3ˊ。
(十三)代謝調節
1、代謝途徑的相互聯系。
2、酶量的調節。
3、酶活性的調節。
4、代謝的區域化。
基本論點:
1、生物體內各代謝途徑是相互聯系的。
2、操縱子是轉錄水平上控制基因表達的協調單位,它包括啟動子,操縱基因和結構基因。
3、轉錄水平上有正負兩種調控方式。
4、衰減子是一種位于結構基因上游前導區的終止子。
5、酶活性受酶原激活、級聯系統、前饋和反饋等方式的調節。
6、細胞內由膜系統分隔成不同區域,許多代謝途徑既被分隔又有著一定的聯系。
三、主要參考書:
《基礎生物化學》趙武玲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 年.
《生物化學》上、下冊,王鏡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