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江南大學 2021-07-30 相關院校:江南大學
713·江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業務課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 713
科目名稱: 藥學綜合
藥學綜合考試內容為【生物化學(必 考),微生物學或藥物化學或藥理學(三選一)】
一、課程名稱:藥學綜合(生物化學部分 )
(一)、主要考核內容
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各類生化物質的結構、性質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的基本途徑及調控方法,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蛋白質化學:掌握蛋白質的元素、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結構規律、溶液性質;理解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蛋白質分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掌握蛋白質的分類,氨基酸序列分析,主要的蛋白質研究技術及其應用。
2、 核酸化學:掌握核酸(DNA、RNA)的組成與結構規律、特點,核酸的溶液性質, 核酸的生物學功能;了解原核及真核生物基因組的特點,核酸的序列測定原理與基本程序。
3、 酶學:掌握酶的分類、命名和化學本質,掌握酶催化作用的特點和酶反應的動力學規律,輔酶的組成、性質與功能;理解酶催化作用機理及相關學說,掌握米氏方程的意義及應用;了解多種特殊酶的性質與功能,酶活力測定、生產制備,酶制劑工業及酶工程的基本情況。
4、維生素與激素:掌握維生素、抗生素與激素的定義、分類及基本特點;理解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激素的作用機理;了解激素分泌的三級調節體系。
5、新陳代謝總論與生物氧化:掌握新陳代謝相關的基本概念,生物氧化的定義、特點;理解和掌握生物氧化體系及相關機理;了解氧化磷酸化作用相關的主要學說。
6、糖代謝:理解和掌握糖分解代謝的主要途徑、化學歷程,各自的生物學意義,相互間聯系及代謝調節規律;掌握代謝能量的計算方法;了解糖合成的基本規律。
7、脂類代謝:掌握甘油三酯分解與合成的主要途徑、代謝歷程、能量計算及代謝調節;了解主要類脂分子代謝的基本框架。
8、蛋白質代謝:掌握蛋白質水解及氨基酸代謝的基本規律和主要內容;以中心法則為核心,理解和掌握蛋白質合成的分子機制及重要規律;理解和掌握蛋白質生物合成全過程及合成后處理的相關理論與規律。
9、 核酸代謝:掌握核酸水解及核苷酸代謝的基本規律和主要內容;了解 DNA 損傷與修復,操縱子學說的主要內容與基本原理。
10、 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和調節:掌握生物大分子代謝間的相互聯系;理解和掌握生物體內物質代謝調節控制的基本思路、基本原理和系統框架。
(二)、主要參考范圍
1、《生物化學》,周愛儒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厲朝龍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3、《生物化學》,王鏡巖、沈同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課程名稱: 藥學綜合(微生物學部分)
(一)、主要考核內容
通過本課程的考核,檢查考生對微生物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微生物在制藥工程中的應用等知識的系統理解和掌握情況,要求考生掌握各類微生物的形態構造、營養與代謝、生長及控制、遺傳與變異、生態分布與相互關系等微生物學基礎知識,并能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藥學研究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1、微生物的形態構造、繁殖、分類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等。
2、微生物生理:包括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以及環境對微生物生長與代謝的影響等。
3、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的類型與特點,在制藥工業中進行菌種選育的遺傳學原理和方法、菌種保藏原理和技術等。
4、 微生物生態原理:包括主要生境的微生物分布及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用于微生態的微生物學原理及方法。
5、微生物在藥學中的應用:包括微生物制藥、抗生素藥效學、藥物的微生物檢查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綜合運用微生物學知識對生產及研究中的實際問題的分析。
6、微生物學實驗:主要包括微生物的染色與形態觀察技術;微生物培養基的制備與滅菌技術;樣品中特定微生物的分離純化與培養技術;常規育種技術及篩選方法等。要求掌握實驗的設計原理、主要步驟、注意事項,以及該實驗技術的適用對象等。
(二)、主要參考范圍
(以下書籍僅供參考)
1. 《微生物學》,周長林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 《微生物學》,諸葛健、李華鐘主編,科學出版社
三、 課程名稱: 藥學綜合(藥物化學)
(一)、主要考核內容
1、了解藥物化學的研究內容; 了解藥物化學國際及國內發展史; 了解藥物的命名規則;
2、掌握鎮靜催眠藥、抗癲癇藥、抗精神失常藥的結構分類及主要藥物;掌握鎮痛藥的結構分類及主要藥物;熟悉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吩噻嗪類藥物的理化性質、代謝、構效關系;掌握鹽酸嗎啡的結構和理化性質;了解嗎啡受體學說和內源性鎮痛物質;掌握重點藥物丙戊酸鈉、氯丙嗪、哌替啶的合成;
3、了解擬膽堿藥、抗膽堿藥的結構類型和構效關系;了解常用的擬腎上腺素藥的結構類型,掌握其不穩定性、代謝及構效關系;熟悉局部麻醉藥的開發過程,了解藥物化學從天然活性產物經結構改造開發新藥的一般研究方法;.掌握沙丁胺醇、鹽酸普魯卡因的理化性質、代謝和合成;
4、掌握鈣通道阻滯劑、鈉通道阻滯劑、和鉀通道阻滯劑的分類、構效關系、代表藥物及主要臨床用途; 掌握作用于α、β、AII 受體的藥物和有關遞質的藥物結構類型,作用特點;掌握ACE 抑制劑、磷酸二酯酶抑制劑、鈣敏化藥的藥物結構類型,臨床作用; 熟悉利尿藥的種類及典型藥物;掌握調血脂藥的種類及典型藥物;掌握氯貝丁酯、卡托普利、普萘洛爾的合成、理化性質及代謝;
5、熟悉抗潰瘍藥的分類,結構類型;掌握 H2 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的發展、構效關系、及主要藥物代謝;掌握組胺H1 受體拮抗劑的結構分類及典型藥物;了解止吐藥的結構類型,作用機理;了解促動力藥,掌握馬來酸氯苯那敏、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的理化性質及合成;
6、從分子水平上掌握解熱鎮痛藥及非甾體抗炎藥的作用機制;掌握主要結構類型和常用的藥物;掌握撲熱息痛、布洛芬、雙氯滅痛的合成方法、藥效特點及代謝;
7、了解各類抗腫瘤藥物的發展過程及抗腫瘤藥物的新靶點發展方向;熟悉各類抗種瘤藥物的作用機理;熟悉抗腫瘤藥物的構效關系;掌握抗腫瘤藥物的類型,掌握重要抗腫瘤藥物的結構和作用特點及代謝;了解代謝拮抗原理在抗腫瘤藥物中的運用;熟悉提高抗腫瘤藥物的選擇性和降低其毒性的一般方法; 掌握氮甲、氟尿嘧啶、環磷酰胺的合成;
8、掌握各類抗生素的結構特點、理化性質和臨床用途; 熟悉尋找耐酸、耐酶、廣譜新抗生素的研究途徑; 了解細菌耐藥性的原因及(-內酰胺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 熟悉半合成抗生素的一般合成方法,掌握氯霉素的合成原理;
9、了解喹諾酮類藥物的發展及作用機制;熟悉抗結核病藥物的發展及分類;掌握磺胺類藥物及抗菌增效劑基本結構特點,作用機理,構效關系;了解抗真菌藥、抗病毒藥的結構特點、應用情況及其發展;掌握常用抗寄生蟲藥物的結構類型及作用機制;了解抗瘧藥的研究進展;掌握環丙沙星、甲氧芐氨嘧啶、益康唑、吡喹酮合成;
10、了解前列腺素的類型及命名及結構母環的合成;了解肽類激素的種類、藥理作用、結構;掌握甾體激素的結構命名及藥理作用;掌握甾類藥物的結構類型、作用機制; 掌握己烯雌酚等合成;
11、掌握維生素的分類及藥理作用;掌握常用維生素的結構性質;
12、了解類型衍化及系列設計概念及方法;掌握先導化合物的來源及尋找方法;掌握生物電子等排原理;了解集合論及三維空間設計; 了解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掌握前藥原理。
(二)、主要參考范圍
藥物化學,鄭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四、課程名稱: 藥學綜合(藥理學)
(一)、主要考核內容
通過本課程的考核,考查學生對藥理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如何正確應用藥物防治疾病等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掌握各重點藥物的藥物作用、作用機制、應用不良反應以及如何預防的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闡述熱點藥物藥理方面的研究進展。
1、藥理學總論,重點在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及其應用;藥物效應動力學。
2、傳出神經系統的藥理學總論及各重點藥物。
3、鎮靜催眠藥、麻醉性鎮痛藥、解熱鎮痛藥的重點藥物。
4、心血管系統藥理:重點掌握離子通道、抗心肌缺血、抗慢性心功能不全、抗高血壓的藥物。
5、血液系統藥理:重點抗凝和抗血小板藥。
6、呼吸系統藥理:重點在平喘藥。
7、消化系統藥理:重點在抗消化性潰瘍藥。
8、內分泌系統藥理:重點在糖皮質激素和糖尿病藥。
9、抗菌藥:重點在總論、分類及各類藥物的代表藥。
10、抗惡性腫瘤藥:主要是總論以及分類。
(二)、主要參考范圍
1. 藥理學,劉國卿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 藥理學,楊寶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