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江南大學 2021-07-30 相關院校:江南大學
353·江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業務課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353
科目名稱:衛生綜合
一、主要考核內容
(一)流行病學
1、流行病學的概念,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應用范圍,流行病學的病因概念, 流行病學病因判斷的標準。
2、五個發病指標和四個死亡指標的英文、定義、計算公式、用途和應用注意事項,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標及疾病的三間分布。
3、現況調查的概念和分類,結合實例熟悉現況調查的設計、存在的偏性及其控制方法。隊列研究的概念、種類、資料分析方法、優缺點、可能存在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病例對照研究的定義、特點和用途,研究疾病與暴露因素的關聯性與關聯強度的分析方法。
4、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中偏倚的分類及其概念,如何控制選擇偏倚、信息偏倚和混雜偏倚。
5、傳染流行過程、傳染源、病原攜帶者、傳播途徑、醫源性傳播、垂直傳播、人群易感性、疫源地等概念,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
6、疾病監測、主動監測、被動監測的概念,慢性病的三級預防措施。
7、臨床療效研究的特點,隨機對照試驗選擇研究對象的原則,RCT 中常用的對照,RCT 的偏倚及其控制,影響預后的因素,預后研究中常見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8、篩檢、靈敏度、特異度、假陰性率、假陽性率、正確診斷指數、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篩檢評價指標的計算以及提高篩檢試驗效率的辦法。
9、循證醫學、meta 分析的定義,循證醫學的基礎,循證醫學的特點,meta 分析中常見的偏倚。
(二)衛生統計學
1、統計學基本概念:總體與樣本、同質與變異、變量的類型、參數與統計量、概率、小概率事件及其原理。
2、描述定量資料集中趨勢的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的計算方法和適用條件;描述定量資料離散趨勢的極差、四分位數間距、方差、標準差和變異系數的計算方法和適用條件;掌握常用統計圖表的制作方法。
3、相對數(頻率、強度和比)及常用指標、應用相對數的注意事項;標準化率的概念與計算。
4、三個常用概率分布(正態分布、二項分布和 Poisson 分布)的概念、特征和圖形;醫學參考值的計算。
5、均數及頻率抽樣誤差的概念和標準誤的計算;總體均數 95%和 99%置信區間的計算及適用條件;正態近似法計算總體概率的 95%和 99%置信區間及適用條件;標準差與均數標準誤的區別。
6、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與步驟;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 t 檢驗、成組 t 檢驗、配對
t 檢驗、t 檢驗的應用條件;I、II 類錯誤和檢驗效能。
7、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變異和自由度的分解方法(完全隨機設計、隨機區組設計);方差分析的應用條件。
8、卡方檢驗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條件;四格表、配對四格表和行(列表的卡方檢驗; 不同設計類型的秩和檢驗的實施方法及其應用條件。
9、散點圖與線性關系;Pearson 積差相關、Spearman 等級相關的應用條件,相關系數的計算與假設檢驗;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與方法;與回歸有關的基本概念;回歸系數檢驗的意義與方法;相關與回歸分析的區別與聯系。
10、實驗設計:實驗設計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則;幾種常用設計方法及其應用,調查設計:常用的調查與抽樣方法、調查表的制定與考評。
(三)環境衛生學
1、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2、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水體富營養化、生物濃(富)集作用、LD50、Zac、Zch、劑量-反應關系、生物半減期、協同作用的概念。
3、環境與健康的關系及相應的研究方法。
4、環境及其與人的辯證統一關系;環境污染對健康影響的特點;影響環境污染物健康損害的因素。
5、環境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
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光化學煙霧、多環芳烴、二噁英等對健康的影響; 常用的室內空氣質量評價標準;飲用水的基本衛生要求及細菌學指標,水污染與疾病,飲用水的凈化和消毒方法,飲用水氯化消毒的原理,影響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7、環境污染的來源及評價;環境衛生的標準。
(四)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1、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定義、研究內容與方法。
2、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白質營養學評價的方法,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纖維的種類及生理功能,熱能消耗的內容及熱能供給量及適宜比例;各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過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各類礦物質的吸收、代謝和食物來源。
3、植物化學物的定義和分類。
4、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
5、公共營養的概念。
6、孕婦、乳母、特殊年齡人群的特殊營養需求。
7、食品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分類;水分活度、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最近似數、食品的腐敗變質的基本概念;食品腐敗變質的鑒定指標及防止措施;N-亞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化合物、雜環胺類化合物的食物來源及其預防措施。
8、食品添加劑的定義和使用要求;抗氧化劑、護色劑、防腐劑的定義。
9、超高壓食品和微波食品的衛生學問題。
10、蔬菜、水果、肉類、鮮奶、食用油脂的主要衛生問題。
1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則;沙門菌食物中毒的診斷和治療;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學特點;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及診斷和治療;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中毒機制;河豚中毒的預防措施;毒蕈中毒有毒成分的來源及流行病學特點及中毒癥狀;化學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學特點及臨床特效解毒劑。
12、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定義。
13、食品安全標準的定義;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質限量標準的制定。
(五)毒理學基礎
1、毒理學概述、毒理學簡史、毒理學研究方法、毒理學應用及毒理學展望。
2、毒物和毒效應、劑量和劑量-反應關系、選擇性毒性、靶器官和高危人群、生物標志、毒性參數和安全限值。
3、化學毒物在體內的生物轉運、化學毒物在體內的生物轉化。
4、毒物的 ADME 過程與靶器官、靶分子的反應、細胞調節功能障礙、修復障礙、毒物毒作用的表觀遺傳機制。
5、毒作用影響因素-化學物因素、機體因素、暴露因素、環境因素及化學物的聯合作用。
6、一般毒性作用、急性毒性作用、局部毒性作用、短期、亞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7、外源化學物致突變的類型、外源化學物致突變作用的機制及后果、機體對致突變作用的影響。
8、化學致癌過程、化學致癌機制、化學致癌的分子事件、化學致癌物的分類。
9、發育毒性與致畸性、已知的人類發育毒物或致畸物、致畸(發育毒性)作用機制。
10、呼吸毒理學、心血管毒理學、骨骼毒理學。
二、主要參考范圍
請參考相應的本科專業通用教材。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