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21-07-26 相關院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復試考試《礦物巖石學綜合》考試大綱
試卷結構
論述題 100%
1 礦物學部分
考試內容
礦物的化學成分 礦物的形態 礦物的物理性質 礦物的成因 礦物的鑒定和研究方法簡介 礦物的分類和命名 自然元素大類 硫化物及其類似化合物大類 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大類 含氧鹽大類(硅酸鹽類、碳酸鹽) 鹵化物大類
考試要求
掌握形成礦物的地殼中化學元素的豐度及離子類型;礦物中“水”的類型、礦物的晶體化學式及其計算方法;礦物形態的形態、成分、結構和形成條件之間的關系;礦物的顏色(自色、他色和假色)、條痕、光澤和透明度等的內部機制;礦物的物理性質方面如解理、裂開、斷口、硬度、相對密度的概念,產生原因或影響因素、分級,礦物的彈性、撓性、脆性、延展性、磁性、導電性、壓電性等;礦物的成因類型,礦物組合、共生及伴生、世代和生成順序、標型礦物和礦物標型特征、假像和副像等概念,礦物成分、結構、形貌等研究的一些主要測試方法。掌握各大類(或類)礦物的一般性(共性)和各礦物種的特殊性(個性),各類礦物要系統地、概括地了解每個礦物種的特征;各大類(或類、或族)礦物的化學組成、晶體結構、物理性質與成因產狀等的基本特征,理解各大類(或類、或族)礦物的晶體化學基本原則,理解成分、結構、物性之間的內部聯系,會用晶體化學基本原理解釋有關的礦物現象。
2 巖石學部分
考試內容
內容主要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等三大部分,介紹三大巖類組成、結構、構造、分布等基本特征和分類命名、形成環境、形成過程及主要巖石類型基本特點與成因等知識。通過地球圈層結構與巖石分布、板塊構造與巖石組合及火山碎屑巖、混合巖等過渡類型巖石的介紹,建立三大類巖石區別與聯系、地球物質循環和學科相互滲透的思想。主要包括:
巖石及其地質分布、巖石及其成因分類、巖漿的概念、巖漿的形成與運移、巖漿作用、巖漿的性質、巖漿演化的主要方式、現代火山活動、巖漿巖的產狀和結構、構造、侵入體的產狀;火山噴發作用、火山噴發方式與噴發類型、噴出巖的產狀、相律及其在巖漿體系中的應用、火成巖的機構及成因、過冷度與結晶程度及礦物顆粒大小的關系、火成巖構造、火成巖的成分及分類、火成巖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深成侵入巖的礦物分類原則及方法、火成巖的化學分類;超鎂鐵質巖類、鎂鐵質巖類、花崗質巖及相關巖類、中酸性熔巖及火山碎屑巖類,以及巖漿的形成、起源及演化及火成巖構造環境與地球動力學等。
沉積巖、沉積作用、沉積巖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沉積巖的原始物質及來源、沉積物的搬運和沉積過程、沉積物的成巖及成巖后期改造、沉積巖的特征、沉積巖的物質成分和顏色、沉積巖的構造特征、沉積巖的分類、它生沉積巖中的陸源碎屑巖類、陸源碎屑巖及主要組分、陸源碎屑巖的結構、陸源碎屑巖的各類巖石特征、自生沉積巖中的碳酸鹽巖類、碳酸鹽巖類概述及基本特征、碳酸鹽巖的結構組分及結構類型、碳酸鹽巖的結構-成因分類、白云巖的特征及類型及自生沉積巖中的硅質巖類。
變質作用的基本概念、變質作用的主要類型、變質巖基本特征和分類命名、變質巖的結構構造特征、變質巖的物質組成特征、共生分析、變質相和變質相系、礦物相律、動力變質巖(動力變質巖的一般特征、動力變質巖的類型等)、接觸熱變質巖(接觸變質巖的一般特征、影響接觸變質暈的因素、主要接觸變質巖類型)及區域變質巖(區域變質巖的一般特征、區域變質巖的類型、區域變質巖的成因等)。
考試要求
掌握巖漿巖巖石學、變質巖巖石學以及沉積巖巖石學等部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各類巖石的特征、結構構造、分類、成因以及不同巖石之間的差別與鑒定,了解巖石學學科方向的研究動態。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