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北京化工大學 2020-12-24 相關院校: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制定《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意見(試行)》,不斷完善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同配合的育人機制,著力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堅持以德樹人,構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將德育融入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的各個環節,進一步完善“大德育、大教育”育人格局。組織課程思政示范課、優秀教學案例、“最美課堂”等評選,構建理論課堂、實踐課堂、網絡課堂深度融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立體課堂”,努力提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育人實效。不斷完善主旋律教育體系和發展性指導服務體系,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采取浸潤式、融入式、體驗式教育,大力實施“德耀北化工程”“新生引航工程”“實踐基地育人工程”等,著力培養“三種精神、五種意識、六種能力”。
堅持以智啟人,構建富有特色的學科專業體系。深化學科專業內涵建設,以“綠色化學化工及材料”一流學科群建設為引領,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實施“專業提升”工程建設“化工+”“人工智能+”等新型特色專業。規范核心課程設置,提高課程建設規劃性、系統性,著力提升課程建設質量,打造一批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金課”。綜合運用校內外資源,完善“三中心”“三層次”“三融合”的全周期多環境實踐教學平臺,將真實的工程體驗融入到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堅持以體育人,構建服務師生身心健康的體育工作體系。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實施“體育課程創優計劃”,探索將體育納入本科生全過程培養和研究生培養方案中;完善體育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測評機制。強化課外體育鍛煉,創新運動會舉辦形式,建立班級、院系、學校三級競賽體系,推動全員參與;實施課外體育達標計劃,建立課外體育運動健康記錄卡并納入第二課堂綜合素質考評體系;通過公共體育課、校園定向、社團活動、自由運動等形式,強調學生每天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完善定向幫扶機制,對體測不達標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和強化,跟蹤體測指標變化,提升學生健康水平。
堅持以美化人,構建具有特色的美育工作體系。構建美育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學校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優勢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師資資源,打造公共課程、專業課程、特色課程相結合的美育課程體系。豐富美育實踐活動體系,建設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的文化傳承基地,以學生為主體創排《侯德榜》《歸期》等話劇、舞蹈;在品牌活動“院周”中,融入中華詩詞、經典話劇、經典歌舞、優秀傳統戲曲等美育教育內容。建立學生美育實踐活動檔案,認定美育實踐學分。加強大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等學校美育活動場地建設,在體育館、教學樓、實驗樓等公共空間設立藝術展覽展示空間、布置美育教育教學設備設施,利用宣傳欄、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社交媒體、短視頻等校園全媒體平臺,營造朝氣蓬勃的校園美育環境。
堅持以勞塑人,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加強勞動課程建設,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在第一課堂中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開展浸入式勞動教育。推進勞動教育實踐平臺建設,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形成教學、管理和后勤服務等部門育人合力。以“學年勞動周”為載體,分層分類有序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培養學生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開展勞動模范面對面、大國工匠進校園等以弘揚勞動精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挖掘師生身邊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跡,打造勞動教育文化陣地。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