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公告 來源:廣州大學研究生院 2020-09-03 相關院校:廣州大學
一、報到前14天注意事項
1.暑假期間避免前往境外、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qū),盡量避免跨省出行。
2.報到前14天內盡量居家、減少外出活動,避免跨市出行。
3.報到前至少提前14天開始進行新生健康狀況申報。采用手機端或PC端從2020年8月25日起通過健康信息系統(tǒng)在線申報,并堅持每天連續(xù)打卡(詳見附件1)。
4.居家、外出期間做好疫情個人防護。
5.如學生所在地報到前14天內屬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qū),或有中高風險地區(qū)旅居史(含到校過程中需經過中高風險地區(qū)的)請聯(lián)系相關學院,另行確定報到方式和時間,學校會做好相關學業(yè)安排。
6.報到前14天內如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可疑癥狀,及時到當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熱退、癥狀消失48小時后方可報到,報到時需攜帶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在線申報身體狀況(手機端或PC端)時如實填寫相關信息,同時與相關學院聯(lián)系報告。
二、報到注意事項
1.報到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準備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2.乘坐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時,需全程佩戴口罩,安檢時短暫取下口罩,面部識別結束后立即戴上口罩。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記錄乘車時間和登車地點。
3.做好個人衛(wèi)生,特別是手衛(wèi)生,盡量避免直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接觸后及時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注意咳嗽禮儀。
4.盡量選擇樓梯步行或扶梯,并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與他人正面相對;若乘坐廂式電梯,與同乘者盡量保持距離,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過多。
5.乘坐私家車或有親友陪同報到的學生,車輛和親友不得進入學校。為符合防疫規(guī)定并避免交通擁堵,送行車輛和陪同人員在各校區(qū)指定報到點入口處即停即走,服從交警和安保人員指揮,不得停留。
6.請盡量按照規(guī)定時間報到,如學生因故未能在9月13日當天到校報到,需提前與學院聯(lián)系確認報到時間,以便學院做好報到安排。
7.報到時需提供報到前14天的《廣州大學返穗返校人員14天健康狀況報告卡》(通過健康信息系統(tǒng)在線填報生成,本人簽名),出示穗康碼(申領穗康碼:手機微信搜索“穗康”小程序,注冊登錄,如實申報個人健康和居住信息,居住地址可采用在穗就讀學校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小谷圍街道廣州大學城外環(huán)西路230號廣州大學”)。
三、報到后防疫期校園日常管理須知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省、市及學校關于疫情防控的各項規(guī)定和要求,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不得遲報、漏報、瞞報疫情信息,不得擾亂正常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
1.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無特殊情況不得離開學校,有特殊情況需要離校者,必須向學院請假,經審批同意后方可離校。報到后及時向學院詳細報告外出行程軌跡及接觸人員等情況。
2.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封閉式管理模式下的學生身份識別,學校為每一名同學發(fā)放廣州大學專屬身份標識的掛繩、卡套(可將一卡通裝入該卡套)。學生在校園內,必須佩戴該專屬身份標識的掛繩及卡套(含一卡通),不得轉借他人。
3.學生應自覺上好“疫情防控第一課”,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保持個人衛(wèi)生,做好個人防護,按要求佩戴口罩,加強手衛(wèi)生,保持社交距離;不接觸或逗玩、投喂校園內外貓狗等動物,不得在校園內飼養(yǎng)寵物。
4.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必須積極配合學校基于疫情防控開展的各項工作;主動做好體溫晨檢、午檢,并按時如實報告學院;若體溫≥37.3℃或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包括咳嗽、咽痛以及呼吸困難或腹瀉等),立即向門診部(急診電話:13533441900)和輔導員報告,并及時就醫(yī)。
5.學生應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宿舍管理的各項規(guī)定,做好宿舍通風、衛(wèi)生消毒工作,按時作息。學生不得接受外來人員探訪,不得留宿外來人員。
6.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暫停聚集性學生活動。學生不聚餐、不聚集、不扎堆、不串班、不串門。
7.疫情防控期間,學校禁止校外外賣進入校園,學生應嚴格遵守學校疫情防控期間學生錯峰用餐指引,分批到學校指定餐廳取餐、用餐。
8.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必須自覺遵守課室、實驗室、圖書館、自修室、運動場等學校場所的相關防控管理規(guī)定。
附件: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