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2020-08-18 相關院校:暨南大學
從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獲悉,暨南大學441出版專業(yè)基礎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考試大綱公布,內容如下:
2021年暨南大學文學院出版碩士專業(yè)學位
出版專業(yè)基礎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考查學生從事出版專業(yè)碩士專業(yè)學位學習所必須具備的出版專業(yè)相關理論知識與能力的運用。
Ⅱ.考查范圍
本科目主要考查出版學基本知識、出版信息檢索、出版理論、出版實務、出版史等相關知識和理論。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總分數(shù)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等設備。
三、試卷內容結構
本考試采取客觀試題與主觀試題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測試方法。具體內容及分值如下:
1、出版信息檢索。(20%左右)
2、出版理論知識。(30%左右)
3、出版實務知識。(30%左右)
4、中國古代出版史知識。(20%左右)
四、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采用選擇、簡答、綜合題等形式。各部分所占分值如下:
1.單項選擇題:15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2.簡答題:4題,每題15分,共計60分;
3.綜合題:2題,每題30分,共計60分。
Ⅳ.試題示例
出版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出版專業(yè)基礎”試卷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1.最早提出“出版學”這一名詞的人是_____。
A、鄭振鐸
B、張元濟
C、王云五
D、楊家駱
2.目前世界上收錄漢語詞匯最多的工具書是_____。
A、《漢語大字典》
B、《辭源》
C、《漢語大詞典》
D、《辭!
3._____能夠查到一些漢字的形體演變資料。
A、《漢語大詞典》
B、《辭源》
C、《辭!
D、《漢語大字典》
4._____屬于類書。
A、《永樂大典》
B、《漢語大詞典》
C、《十三經》
D、《四庫全書》
5.構成出版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除了復制和發(fā)行外,還有一個是_____。
A、作者
B、編輯
C、管理
D、網絡
6.關于編輯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
A、編輯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質量的主要保證
B、編輯工作是制訂和實現(xiàn)出版計劃的核心
C、編輯工作在宣傳發(fā)行工作中處于中心地位
D、編輯工作是貫徹出版方針的關鍵
7.下列關于編輯和讀者之間關系的表述,錯誤的是_____。
A、讀者是編輯的上帝
B、編輯負有引導讀者的責任
C、讀者是編輯工作的檢驗者和促進者
D、編輯要滿足讀者的一切需求
8.下列出版物類型中,屬于電子出版物的是_____。
A、錄音帶
B、激光視盤
C、激光唱盤
D、只讀光盤
9.出版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于它具有_____。
A、精神產品屬性
B、物質產品屬性
C、藝術性
D、商品性
10.書刊版心的主要組成成分不包括_____。
A、文字
B、圖表
C、天頭和地腳
D、間空和線條
11.廣義的封面不包括_____。
A、內封
B、書脊
C、面封
D、底封
12.圖書編校質量"合格"的標準線下限是_____。
A、差錯率未超過0.5/10000
B、差錯率未超過1/10000
C、差錯率未超過5/10000
D、差錯率未超過1/1000
13.不適用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是_____。
A、美術、建筑作品
B、計算機軟件
C、攝影作品
D、時事新聞
14.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公民著作權中的財產權保護期一般為_____。
A、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20年
15.根據(jù)《出版管理條例>>,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_____。
A、有一般商品進口權的外貿企業(yè)均可從事出版物進口
B、出版單位不得向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售本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
C、出版單位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和新聞出版總署免費送交樣本
D、出版單位實行編輯責任制度
二、簡答題:4題,每題15分,共計60分;
1.根據(jù)《出版管理條例》,我國出版物上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一個完整的書刊版面由哪些成分有機結合構成的?
3.出版物的種類有哪些?
4.印刷型工具書的排檢方法有哪些?
三、綜合題:共2題,每題30分,共計60分。
1.2022年,我國的北京將舉辦“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奧會)。請根據(jù)這一情況,擬一份選題報告。(30分)
2.閱讀下列短文,改正短文中的錯誤。(30分)
中國古代的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術發(fā)明于唐代,發(fā)明人是沈擴。他在《夢溪叢談》中作了詳細的紹介。活字印刷術就是預先制成單個活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撿出所須要的字,排成一版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書印完之后,版可折散,單字仍可再用來排其它的書版這個方法直到現(xiàn)在也是世界上生產書籍、報紙、雜志的方法之一。
據(jù)文獻記載,沈擴首先采用錫制成一個個的單字,再用火燒堅硬后成為活字,用這批活字試制印唰書籍獲得了成攻。此后,西夏政權采用該活字印刷佛經,并有實物流傳至今。元代時有人繼續(xù)用此方法印刷,可惜沒有實物留傳。清代時,李瑤和翟金生兩人分別采用沈擴方法自制活字印書獲得成功,而且留傳至今。
元代農學家王珍制作本活字和轉輪排字架獲得成功,并于大德年間用本活字印刷了《旌德縣志》,但是已經失傳。乾隆年間曾用本活字印刷了《武英店聚珍版叢書》一百三十八種。此事的倡導人及承辦者金簡,寫成《武英店聚珍版程式》一書,專門介紹并全面記述武英店制作本活字、排版、印刷的工藝流程。
Ⅴ.參考書目
1.羅紫初等:《出版學基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吳平:《編輯本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方卿等,《圖書營銷學教程》,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版
4.黃先蓉:《出版法律基礎》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5.朱靜雯,《現(xiàn)代書業(yè)企業(yè)管理》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6.謝新洲編著:《電子出版技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