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2020-08-17 相關院校:暨南大學
從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獲悉, 暨南大學353衛生綜合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考試大綱已公布,內容如下:
暨南大學攻讀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碩士學位研究生
“衛生綜合”考試大綱
為選拔優秀本科畢業生攻讀暨南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礎,公平競爭,擇優錄取,優質高效”的原則,特制訂本考試大綱,由暨南大學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2020年7月15日審定通過。
第一部分 考試性質
衛生綜合考試是我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一門入學專業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覆蓋了大學本科階段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與衛生學(含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部分)等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目的在于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申請者對預防醫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其運用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備進一步深造的知識儲備和潛質。
考試要求考生達到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的水平,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好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理論基礎和科研潛質。
第二部分 考查內容
一、流行病學
本部分大綱根據沈洪兵、齊秀英主編《流行病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寫。
(一)緒論
1.流行病學定義、流行病學發展簡史。
2.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性研究、實驗性研究。
3.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觀點。
4.流行病學的應用。
5.流行病學與臨床醫學的關系。
6.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倫理學問題。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頻率的測量指標。
2.疾病流行的強度:散發、流行、暴發。
3.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描述性研究
1.現況研究概念、應用、類型、實施、偏倚。
2.現況研究的優缺點。
3.生態學研究。
(四)隊列研究
1.定義、基本原理、目的、固定隊列、動態人群、類型及適用條件。
2.設計與實施、資料整理與分析。
3.偏倚及其控制。
4.優缺點。
(五)病例對照研究
1.定義與基本原理。
2.類型與實施。
3.數據資料整理與分析。
4.偏倚及其控制。
5.優缺點。
(六)實驗流行病學研究
1.定義、基本原則、類型。
2.研究設計與實施、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3.優缺點。
(七)篩檢與診斷試驗的評價
1.定義、篩檢的分類、篩檢的目的、篩檢實驗和診斷實驗的區別、篩檢實施原則。
2.評價試驗的原理、真實性、可靠性指標的計算與意義。
3.偏倚 領先時間偏倚、病程長短偏倚。
(八)偏倚及其控制
1.常見的三類偏倚及控制。
⑴ 選擇偏倚的定義、類型。
⑵ 信息偏倚的定義、類型。
⑶ 混雜偏倚的定義、判定原則。
(九)病因與因果推斷
1.流行病學的病因概念、病因模型、生態學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網絡模型。
2.因果推斷的邏輯方法:Mill準則及應用。
3.統計關聯到因果關聯:統計關聯、因果關聯。
4.因果關聯的推斷標準。
(十)疾病預防策略與措施
1.疾病預防的策略與措施。
2.全球衛生策略和初級衛生保健。
3.疾病的三級預防定義及實施、雙向策略定義。
4.疾病監測。
(十一)傳染病流行病學
1.傳染病和傳染流行病學的概念、傳染病流行過程。
2.傳染病流行過程的相關概念。
3.傳染病的預防策略與措施。
4.計劃免疫及其評價。
(十二)循證醫學及系統評價
1.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循證醫學實踐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2.循證醫學證據的評價。
3.系統評價和 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衛生統計學
本部分大綱根據李曉松主編《衛生統計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寫。
(一)認識數據
1. 統計學基本概念:總體與樣本、同質與變異、變量的類型、參數與統計量。
2. 描述定量資料集中趨勢的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的計算方法和適用條件、描述定量資料離散趨勢的極差、四分位數間距、方差、標準差和變異系數的計算方法和適用條件、掌握常用統計圖表的制作方法。
3. 相對數(頻率、強度和比)及常用指標、應用相對數的注意事項、動態數列常用指標(絕對增長量、發展速度、增長速度、定基比、環比、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標準化率的概念與計算。
(二)概率與推斷基礎
1. 三個常用概率分布(正態分布、二項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概念、醫學參考值的計算。
2. 均數及頻率抽樣誤差的概念和標準誤的計算、總體均數95%和99%置信區間的計算及適用條件、正態近似法計算總體概率的95%和99%置信區間及適用條件、標準差與均數標準誤的區別。
3. 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與步驟。
(三)常用推斷方法
1.不同設計類型的t 檢驗。
2.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變異和自由度的分解方法 (完全隨機設計、隨機區組設計)。
3. χ2 檢驗及其應用條件。
4. 不同設計類型的秩和檢驗的實施方法及其應用條件。
5. 散點圖與線性關系、Pearson積差相關、Spearman等級相關的應用條件,相關系數的計算與假設檢驗。
6. 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與方法、與回歸有關的基本概念、回歸系數檢驗的意義與方法、相關與回歸分析的區別與聯系。
(四)統計設計與衛生統計常用指標
1.調查設計:常用的調查與抽樣方法、調查表的制定與考評等。
2. 實驗設計:實驗設計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則、幾種常用設計方法及其應用。
三、衛生學
本部分大綱根據朱啟星主編《衛生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寫。
(一)人類和環境
1. 環境及其基本構成、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2. 環境污染物及其來源、環境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轉歸、人類目前存在的主要環
境問題、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 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水體富營養化、生物富集作用、環境污染物常用毒性
參數。
4. 環境污染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特點、環境污染物對健康損害的影響因素。
(二)生活環境與健康
1. 空氣的物理化學形狀及其衛生學意義、大氣污染與疾病。
2. 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對健康的影響、空氣污染的防護措施、常用的室
內空氣質量評價標準、代表性環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光化
學煙霧、多環芳烴、二噁英等對健康的影響。
3. 水源種類及其衛生學特征、水源選擇的基本衛生要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飲用水的基本衛生要求及細菌學指標、水污染與疾病、飲用水的凈化和消毒方法、飲用水氯化消毒的原理、影響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4. 地質環境與疾病、土壤污染與疾病、土壤的衛生防護原則。
(三)食物與健康
1. 營養素和能量、合理營養。
2. 特殊人群的營養、孕婦、乳母的營養需求與合理膳食原則、特殊年齡人群的
營養需求與合理膳食原則。
3.食源性疾病與食物中毒、食品污染及其預防、食品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分類、菌
落總數、大腸菌群最近似數的基本概念、黃曲霉毒素的毒性和預防措施、食品腐
敗變質及防止措施等。
4.農藥和獸藥的殘留及其預防、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5.食品添加劑的相關衛生問題、其他常見的食品衛生問題。
(四)職業環境與健康
1. 職業與健康、職業有害因素和職業性病損的概念及種類、職業病發病條件、
特點及診斷原則、常見工作有關疾病、職業有害因素早期健康損害、職業損害的
三級預防。
2. 生產性毒物與職業中毒、基本概念(毒物、中毒、生產性毒物、職業中毒)、
生產性毒物的來源、存在形式、接觸機會、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毒物在
體內的過程。
3.影響毒物對機體毒作用的因素、聯合作用,個體易感性。
4. 職業中毒的臨床類型、職業中毒的診斷原則、職業中毒的急救和治療原則、
生產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則。
5.金屬與類金屬的中毒、接觸機會和中毒原因、毒理、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
中毒的診斷、刺激性氣體與窒息性氣體對人體的危害。
6. 生產性粉塵及塵肺的概念、矽肺的基本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及其
常見并發癥。
7.物理因素及其危害、高溫作業及其對機體的影響、中暑的臨床表現型、噪聲與
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五)社會心理因素與健康
1. 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心理行為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2. 常見影響健康的心理因素。
(六)預防保健策略與措施
1. 我國衛生工作方針與三級預防策略。
2. 初級衛生保健與全球衛生策略。
第三部分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 分,考試時間為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每年根據實際出題情況可稍作調整)
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和衛生學部分各占1/3。
四、試卷題型結構(每年根據實際出題情況可稍作調整)
名詞解釋 50分
選擇題 150分
問答題或論述題 60分
分析計算題 40分
五、參考書目
1.《衛生學》(第8版,朱啟星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
2.《流行病學》(第8版,沈洪兵、齊秀英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
3.《衛生統計學》(第8版,李曉松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