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 2020-03-17 相關院校: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研究生導師郁曉華介紹如下:
郁曉華
副教授,博士教育學部
辦公地點: 文科大樓823
電子郵箱: xhyu@deit.ecnu.edu.cn
通訊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200062
研究方向
信息化教與學
學習技術系統設計與開發
個人學習環境設計開發
學習分析與可視化
計算思維培養與測評
學術成果
學術論文:
[1]郁曉華,江紹祥. 社交網絡影響在線自主學習課程完成的實證研究:基于學習分析的方法[J]. 電化教育研究,2016,08:31-39.
[2]郁曉華,黃沁,張瑩淵,祝智庭. Cloud Card對個人學習空間建設的新啟示[J]. 中國電化教育,2016,02:41-48.
[3]郁曉華,張瑩淵,黃沁,祝智庭. 基于Cloud Card的個人學習空間云架構[J]. 中國電化教育,2016,07:11-21.
[4]郁曉華,江紹祥. 在線教與學集體智慧的有效利用:學習分析的視角與架構[J]. 開放教育研究,2016,03:98-106.
[5]郁曉華. 關注可視化文本分析中的技術優勢——基于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技術類課題的命題分析[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03:104-112.
[6]郁曉華,顧小清. 開放教育下的學習分析——2015 AECT夏季研討會評述與延伸[J]. 遠程教育雜志,2015,05:14-23.
[7]祝智庭,郁曉華,管玨琪,黃沁. 面向“人人通”的學生個人學習空間及其信息模型[J]. 中國電化教育,2015,08:1-9.
[8]Yu, X., Guan, J., & Leng, J. (2015, November). Using Learning Analytics to Support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China’s “Everyone Connected” Project.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Based Learning (pp. 196-201).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9]雷云鶴,郁曉華,吳永和,祝智庭. 虛擬學具標準研制與設計開發[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2:157-166.
[10]郁曉華. 美國iPad項目及其對中國電子書包的啟示[J]. 開放教育研究,2014,02:46-55.
[11]郁曉華,雷云鶴,祝智庭,吳永和. 變革理念下虛擬學具標準研制現狀梳理與體系框架[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02:68-75.
[12]郁曉華,祝智庭. 基于個人學習環境的自主學習模型——層級式碎片化關聯的設計視角[J]. 開放教育研究,2013,03:103-112.
[13]郁曉華,顧小清. 學習活動流:一個學習分析的行為模型[J]. 遠程教育雜志,2013,04:20-28.
[14]郁曉華,祝智庭. 電子書包作為云端個人學習環境的設計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2012,07:69-75.
[15]郁曉華. 幼兒多觸控虛擬學具的研究與設計[J]. 中國電化教育,2011,01:133-137.
[16]郁曉華,祝智庭. CSCL中交互支持的新助力——多觸點技術[J]. 電化教育研究,2011,01:64-68+73.
[17]祝智庭,郁曉華. 電子書包系統及其功能建模[J]. 電化教育研究,2011,04:24-27+34.
[18]郁曉華,祝智庭. 電子游戲教育評價的新視角:基于多元智能的設計[J]. 中國電化教育,2011,11:10-13+26.
[19]郁曉華,馬立,祝智庭. 信息時代的教師繼續教育:走有中國特色的“混合式”研修之路[J]. 中國電化教育,2011,12:54-59+64.
[20]馬立,郁曉華,祝智庭. 教師繼續教育新模式:網絡研修[J]. 教育研究,2011,11:21-28.
[21]郁曉華,薛耀鋒,祝智庭. 多觸點技術的教育應用前景分析[J]. 中國電化教育,2010,02:107-110.
[22]顏艷艷,郁曉華. 基于項目的體驗式教育研習研究——以《計算機輔助教育導論》課程為例[J]. 現代教育技術,2010,06:121-124.
[23]郁曉華,祝智庭. 微博的社會網絡及其教育應用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2010,12:97-101.
[24]Yu, X., Zhang, M., Ren, J., Zhao, H., & Zhu, Z. (2010, August).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on multi-touch screen for young children.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ies for E-Learning and Digital Entertainment (pp. 367-375).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5]Yu, X., Zhang, M., Xue, Y., & Zhu, Z. (2010, June). An exploration of developing multi-touch virtual learning tools for young children. In 201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Vol. 3, pp. V3-4). IEEE.
[26]Xue, Y. F., Yu, X. H., Zhu, Z. T., & Wu, Y. H. (2010, Ma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Game Software Based on Multi-touch Technology. In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27]郁曉華,祝智庭. CSCL應用的新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09,05:25-31.
[28]郁曉華,張潤芝,祝智庭. 教育信息化競爭力的模型設計與國際指標比較[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17:4-11.
[29]胡海明,郁曉華,楊志和. 學習操作系統設計的概念框架:基于學習生活世界的視角[J]. 中國電化教育,2008,09:6-11.
著作或報告:
[1]郁曉華. 個人學習環境中的自主學習:轉變與實現. 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
[2]張琴珠, 郁曉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郁曉華. 學習網站的設計與開發. 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中國電子課本與電子書包標準體系研究報告. 全國信標委. 2012
[5]教育信息化與教育競爭力國際比較. 中央教科所. 2009.
[6]國外教育信息化調查. 教育部. 2008
主持項目:
[1]學習分析支持下數字化課堂精準互動的實驗研究,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高峰學科建設課題. 2016.
[2]信息化服務的微視頻設計與開發規范研究, 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化軟科學課題.2015
[3]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技術應用微視頻庫建設,華東師范大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 2014
[4]“人人通”下個人學習空間的建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學術團隊建設項目. 2014.
[5]智慧教育視域下學習活動流及其信息模型建構與應用,項目編號DCA130222,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2013.
[6]信息技術環境下創建區域性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國際比較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之信息技術環境下創建區域性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 2012.
[7]電子課本教育創新應用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電子課本出版與生態發展的研究——基于教育創新、產業發展與標準研究的視角. 2011.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