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2020-02-05 相關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個人簡介
陸銀龍,男,1985年7月生,江蘇鹽城人,2013年6月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工程力學系,現就職于中國礦業大學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The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地球與礦業科學學院訪問學者(2011-20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1項,作為課題骨干參與國家“973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企業科技攻關項目1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二等獎2項(排名第5和第6)、三等獎3項(排名第3和第7);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6篇,EI收錄10篇),出版著作1部,獲國家專利授權2項;論文單篇最高他引65篇次,1篇論文入選了2014年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主要研究方向為:多場耦合環境下巖石損傷與破裂過程的理論、數值方法與試驗,深部工程圍巖災變機理、控制理論與關鍵技術開發。Email:Yinlong_lu@163.com。
獲獎、榮譽稱號
[1]巷道圍巖穩定性評價及控制技術研究,山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1,排名第5
[2]復雜困難條件巷道錨注支護成套技術研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2,排名第6
[3]千米埋深地質構造發育礦壓顯現劇烈區巷道底臌控制技術,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013,排名第7
[4]千米埋深大斷面軟巖巷道變形破壞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3,排名第7
[5]大采深地質構造發育礦壓顯現劇烈區巷道圍巖破裂特征及控制技術研究,第六屆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三等獎,2014,排名第3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多場耦合環境下巖石損傷與破裂過程的理論、數值方法與試驗;深部工程圍巖災變機理、控制理論與關鍵技術開發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
科研項目
[1]滲流-應力耦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圍巖流變特性與時效破裂演化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51404245),主持
[2]深部水-力耦合環境下巷道流變破裂演化與失穩機理研究,中國博士后基金(編號:2014M551699),主持
[3]深部開采水-力耦合環境下巖石損傷破裂演化模型及應用,中國礦業大學青年科技基金(編號:2014QNB42),主持
[4]深部軟巖巷道破裂演化時效特征及控制機理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編號:20130095110018,研究骨干
[5]深部復合地層TBM施工安全與圍巖穩定控制理論,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子課題(編號:2014CB046905),研究骨干
[6]采動環境下深部軟巖巷道圍巖破裂演化及錨注支護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51274191),研究骨干
[7]深部煤巖動力破壞過程中的聲發射與微震活動特性研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子課題(編號:2010CB226805),研究骨干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