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院 2019-12-05 相關院校:東北林業大學
考試內容范圍:
一、緒論
1. 土壤在人類發展和自然環境中的重要性
2. 從“土壤是植物生產的基礎、土壤的生態環境功能、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土壤資源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等方面認識土壤在人類發展和自然環境中的重要性。
3.土壤與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森林土壤,土壤肥力;肥力的生態相對性(理解并能舉例說明)。
二、 地學基礎
1.礦物、巖石
礦物的概念;巖漿巖的概念;沉積巖的概念;變質巖的概念;
2. 風化作用和土壤母質風化作用的概念;風化作用的類型;風化作用的階段。母質的概念;母質的地球化學類型(碎屑型,鈣積型,飽和硅鋁型,酸性硅鋁型,富鐵鋁型);母質的運積類型(殘積物,坡積物,洪積物,沖積物,風積物,黃土及黃土狀沉積物)。
三、土壤的形成和土壤剖面
1. 土壤形成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生物,母質,地形,時間;通過舉例說明各因素對土壤形成和性質的影響。人為因素-對土壤的雙向影響。
2. 基本成土過程
腐殖質累積過程,淋溶過程,淀積過程,潛育化過程、潴育化過程等。
3.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發生層、剖面構造等概念;顏色、質地、結構、濕度、緊實度、新生體、侵入體等;土壤剖面形態特征;森林土壤模式土壤剖面的構造。
四、土壤的物質組成
1.土壤礦物質
土壤粘土礦物種類組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土壤礦物對肥力有哪些作用。
2.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的概念及其大致含量范圍;土壤有機質有哪些來源,土壤有機質的類型;生物有機質由哪幾類物質組成,這些組分分解的難易性;土壤有機質礦化的概念和意義,土壤有機質礦化的影響因素,為什么北方針葉林土壤表層易積累過厚的凋落物層。土壤有機質腐殖化的概念,腐殖化的基本過程,胡敏酸和富里酸兩大類腐殖質共性和特性,腐殖化作用的影響因素。土壤有機質(包括生物有機質和腐殖質)在土壤肥力和生態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3.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包括哪些類型;植物根系對土壤有哪些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作用,土壤細菌的基本特征和營養類型,土壤細菌的重要生理類群及其主要作用,土壤真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土壤放線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土壤微生物活性與土壤性質的關系。土壤呼吸(作用)的概念,土壤呼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土壤呼吸作用的生態意義。
五、土壤物理性質
1.土壤質地
粒級的概念,不同粒級的性質;機械組成和土壤質地的概念,三大質地類別(粘、壤、砂);粒級劃分的國際制標準,質地劃分的國際制類型及三角坐標用法;質地與肥力的關系;砂、粘質土的改良途徑。
2.土壤結構性
土壤結構的概念和常見類型,什么結構最好;土壤團聚體的概念,團聚體與肥力的關系;團聚體與土壤有機碳的關系;良好團聚體的培育途徑。
3.土壤孔性
土粒密度(土壤比重)和土壤密度(土壤容重)的概念,一般值范圍;土壤孔隙的類型及其不同作用,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的概念,土壤孔隙狀況的概念,理想的土壤孔隙狀況;土壤緊實度(概念與影響因素,土壤緊實度與植物生長的關系,土壤緊實度對肥力的影響)。
六、土壤水氣熱狀況
1.土壤水
土壤水的主要物理形態及其受力狀況和植物有效性;土壤水勢的概念,產生原因(組成部分),正負值,水勢狀況與干濕及水分運動的關系,水勢測定方法;土壤水分狀況指標有哪些,含水量指標與能量指標各有何優缺點,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吸濕系數、凋萎系數、田間持水量、全容水量(飽和持水量)的概念,有效含水范圍的概念與表達式,其影響因素,有效含水范圍用能量表示有何特點;土壤水分平衡因素。
2.土壤空氣
土壤空氣的組成特點,土壤空氣交換與土壤呼吸,土壤通氣性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3.土壤水、氣、熱的關系及其調節
土壤水分、空氣、熱量三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不可替代的關系;不同條件下土壤水、氣、熱的調節措施(包括耕作和施有機肥、灌溉、排水、覆蓋等)。
七、土壤化學性質
1.土壤膠體
土壤膠體的概念,類型(有機膠體,礦質膠體,復合膠體)。
2.土壤離子代換作用
土壤離子代換作用的概念;土壤陽離子(吸附與)代換作用的概念、(過程)、及特點;土壤陽離子代換能力的影響因素;CEC概念及其影響因素,鹽基飽和度概念及其與土壤酸堿性的關系;土壤陰離子代換作用的特點(與陽離子比),不同陰離子的吸附與交換能力,土壤陰離子交換量的影響因素;離子吸附與代換作用與土壤保肥、供肥、及施肥的關系。
3.土壤酸堿性
根據溶液pH值土壤酸堿性的分級,酸性土壤、堿性土壤在中國的大致分布情況;活性、潛性酸概念,活性酸、代換酸、水解酸的表達方法,活性酸與潛性酸的關系;堿度表示方法(pH、Na堿化度),土壤產生堿性的原因;酸堿緩沖性概念,土壤產生緩沖作用的原因,土壤酸堿緩沖容量,我國土壤的酸堿緩沖性規律;土壤酸堿性對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長的影響;酸性土壤和堿性土壤的改良途徑?
八、土壤養分
1.養分概述
植物營養元素概念: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益元素;土壤養分的來源與消耗途徑。
2.土壤氮素養分
土壤氮的含量及影響因素;土壤氮的化學形態及其有效性;常用的土壤氮養分指標(全氮,堿解氮,速效氮);土壤中的氮素循環(直接的大氣輸入,生物固氮,有機質分解,有效氮的粘土礦物固定和生物固定,土壤氮的揮發損失和淋溶損失)。
3.土壤磷素養分
土壤磷的含量及影響因素;土壤磷的化學形態及其有效性;常用的土壤磷養分指標(全磷,速效磷);土壤中的磷素轉化與循環-土壤磷的活化與固定。
4.土壤鉀素養分
土壤鉀的含量及影響因素;土壤鉀的化學形態及其有效性;常用的土壤鉀養分指標(全鉀,速效鉀);土壤中鉀的循環。
|
考試總分:150分 考試時間:3小時 考試方式:筆試
考試題型: 概念題(20分)
選擇題(30分)
簡答題(60分)
論述題(40分)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