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2019-07-31 相關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個人簡介
渠俊峰,男,1974年8月出生,博士、講師,現任徐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礦業大學與徐州市委、市政府聯合成立),1996年9月畢業于揚州大學水利工程專業,同年9月在江蘇省豐縣水利局工作,曾任規劃設計室主任等職;2005年進入中國礦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碩士、博士連讀,2010年6月取得土地資源管理博士學位,從事礦山生態復墾、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水利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等多個學科的專業背景。研究方向為土地復墾、生態重建、碳循環監測等,近三年主持縱向課題6項,主持完成橫向課題7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等10項,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7篇,EI收錄6篇,出版專著4部,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省部級一等獎科研獎勵1項(排名第十五),先后于2011年、2013年獲得中國礦業大學先進個人,2014年度獲得中國礦業大學機關黨委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榮立徐州市委、市政府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三等功。
聯系方式:
信箱:qjf4209779@163.com.
獲獎、榮譽稱號
2013年獲得國家基礎信息測繪局一等獎,(排名第15);
2011年、2013年度先后獲得中國礦業大學先進個人;
2014年度獲得中國礦業大學機關黨委優秀共產黨員;
2016年榮獲徐州市委、市政府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三等功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2014年6月,出任徐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 副院長(中國礦業大學與徐州市委、市政府聯合成立科研機構)
研究領域
礦山復墾與開發;生態修復與生態重建;水體生態凈化,生態監測,設施農業的高效節水及控制
科研項目
1 項目名稱:豐縣經濟作物優化灌溉技術研究,來源:江蘇省水利廳,經費:3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2 項目名稱:中德合作徐州城北塌陷示范區水土資源監測,來源:校內,經費:28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3 項目名稱:高潛水位采煤沉陷地水鹽運移機理及調控方法研究,來源:學校青年基金,經費:4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4 項目名稱:豐縣管道輸水灌溉技術研究與應用,來源:江蘇省水利廳,經費:2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5 項目名稱:煤礦區土壤有機碳庫擾動機理及其修復技術研究,來源:省重點實驗室,經費:2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6 項目名稱:銅山區采煤沉陷洼地水系修復模式研究,來源:江蘇省水利廳,經費:2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7 項目名稱:豐縣基本農田永久性劃定,來源:豐縣國土資源局,經費:7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8 項目名稱:睢寧縣邱集鎮小蘇片基本農田整理,來源:睢寧縣國土資源局,經費:73.06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9 項目名稱:沛縣2010年耕地占補平衡項目規劃,來源:沛縣國土資源局,經費:1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0 項目名稱:沛縣2011年耕地占補平衡項目規劃,來源:沛縣國土資源局,經費:12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1項目名稱:富營養化大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試驗研究及推廣,來源:江蘇省水利廳,經費:1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2項目名稱:富營養化大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試驗研究及推廣,來源:徐州市水利科學研究院,經費: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3項目名稱:鼓樓區下淀社區生態環境建設規劃設計,來源:徐州市鼓樓區下淀社區居民委員會,經費:143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4項目名稱:豐縣村鎮河道十三五規劃,來源:豐縣水利局,經費1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5項目名稱:豐縣河道確權劃界,來源:豐縣水利局,經費2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6項目名稱:徐州市城北張小樓生態濕地規劃方案,來源:徐州泉山經濟開發區,經費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7項目名稱:沛縣飲水安全工程十三五規劃,來源:沛縣水利局,經費6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8項目名稱:黃淮海采煤沉陷區水土資源調控技術研究,來源:國土資源部,經費2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19項目名稱:泉山經濟開發區存量用地盤活利用規劃,來源:泉山經濟開發區,經費3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項目負責人
發表論文
1、Fu Chen, Junfeng Qu*, Jing Ma, Gang L1 and Hui Cao,Diversity of nifH Gene Reveal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Red Paddy Soil,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August 2014. Vol. 8(4), p. 2567-2573,(SCI收錄,本人通訊作者);
2、Fu Chen & Shaojin Hao & Junfeng Qu & Jing Ma Shaoliang Zhang,Enhanced biodegrad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by defined bacteria-yeast consortium,Ann MicrobiolDOI 10.1007/s13213-014-1023-8(SCI收錄,本人通訊作者);
3、Naishun Bu, Junfeng Qu, Gang Li, Bin Zhao, Rongjuan Zhang, Changming Fang. 2015. Reclamation of coastal salt marshes promoted carbon loss from previously-sequestered soil carbon poo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81: 335-339, DOI: 10.1016/j.ecoleng.2015.04.051(SCI收錄,本人并列第一);
4、Naishun Bu, Junfeng Qu, Hua Zhao, Qingwu Yan, Bin Zhao, Jinglan Fan, Changming Fang, Gang Li. 2015. Effects of semi-lunar tidal cycling on soil CO2 and CH4 emissions: a case study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China.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DOI: 10.1007/s11273-015-9415-5(SCI收錄,本人并列第一)
5、Ziwu Liu , JunfengQu , XinFu , QuandeWang,Low Pt content catalyst supported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codoped carbonnano tubes for electro catalytic O2 reaction in acidi cmedium,MaterialsLetters142(2015)115–118,(SCI收錄,本人第二作者);
6、QUJun-feng,ZHANG Shao-liang,LI Gang, Coal Mining Effec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rrestrial Carbon,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for Renewable Energy & Environment)(EI收錄);
7、QUJun-feng,ZHANG Shao-liang,LI Gang ,Theoretial Frame of Land Reclamation Based on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oal Mine Area.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ne Surveying,(14ISM))(EI收錄);
8、QU Jun-feng, ZHANG Shao-liang,Changes of Carbon Source and Sink in Subsided Mining Coal Area with Higher Level of Underground Water,((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for Renewable Energy & Environment),(EI收錄);
9、QU Jun-feng, ZHANG Shao-liang,LI Gang,Analysis 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arbon Pool in Mining Subsidence Wetlands,(EI收錄 )(2012.7月,湖北荊州, 2012濕地農業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會議)收錄號:20131816286171;
10、QU Jun-feng,ZHANG Shao-liang,WANG Kun,Li Gang , BU Nai-shun,The wetland evolution process and ecological effect analysis in Coal-mining Subsided Land with High Groundwater(EI收錄,2014.10,中國北京,2014北京國際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研討會);
11、渠俊峰,張紹良, 鞠 軍,我國能源的安全供給及CO2減排問題,《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科)》;2011.12
12、渠俊峰,張紹良, 李 鋼,基于采煤沉陷區復墾的水資源蓄控規劃研究,《中國農學通報》;2011.12
13、徐嘉興,李 鋼,渠俊峰,洪澤湖地區土地利用與景觀格局演變,《《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10
14、候玉樂,李鋼,渠俊峰,王坤,劉姝,葛夢玉,基于改進灰靶模型的土地生態安全評價——以江蘇省徐州市為例,《水土保持研究》,2016-9-19,(渠俊峰通訊作者)
15、FU CHEN,JUNFENG QU*,SHAOJIN HAO,SHUANG LIANG,AND GANGLI,Identification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hyr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in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Geomicrobiology Journal(2015)32,861-867,ISSN:0147-0451 print/1521-0529onlineDOI:10.1080/01490451.2015.1010752(SCI收錄,渠俊峰,通訊作者)
16、FU CHEN,MIN TAN,JINGMA,SHAOLIANGZHANG,GANGLI,JUNFENG QU,Efficient remediation of PAH-metal co-contaminated soil using microbial-plant combination:Agreenhouse stud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302(2016)250-261(SCI收錄)
17、Jun-Feng Qu,Yu-Le Hou,Meng-Yu Ge,etal,Carbon Dynamics of Reclaimed Coal Mine Soil under Agricultrural Use-A Chronosequence Study in the Dongtan Mining Area,Shandong Province,China.(SUSTAINABILITY,)(SCI收錄,DOI:10.3390/SU9040629,)
出版專著和教材
1、專著,第一作者,基于煤礦區復墾的水土資源優化利用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46-0875-0)2010.11; 2、專著,第二作者,污灌農田監測評價與整理修復技術 集成與示范,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46-2473-6,2014.11 ;3、煤礦區水土資源協調利用技術,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46-2855-6
科研創新
1、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一項,申請號201410172839,專利號:z1.2014 1 01728.39.3專利名稱:高潛水位采煤沉陷區水資源梯級調控及水質生態凈化方法;.
教學活動
2013.9-2013.10,水土保持學,專業課,授課對象47人,總學時32學時,與丁忠義合上;
2013.11-2013.12,區域規劃原理,專業課,授課對象60人,總學時40學時,與閆慶武合上;
2014-2013.5,水土資源優化利用概論,公選課,授課對象37人,總學時16學時;
指導學生情況
指導研究生四名:
1、王坤,學號TS13160122,土地資源管理2013屆碩士研究生;
2、劉姝,學號TS14160122,土地資源管理2014屆碩士研究生;
3、侯玉樂,學號TS14160120,土地資源管理2014屆碩士研究生(與李鋼老師合帶);
4、葛夢玉,學號TS15160126A3,土地資源管理2015屆碩士研究生;
指導大學生創新團隊一組,學生為鄭濤,土地資源管理2012屆土地資源管理大三學生;
我的團隊
1、土壤變化及生態修復團隊:張紹良、渠俊峰、陳浮、侯湖平、丁忠義、馬靜、閆愛華;
2、土地復墾礦區土地協調開發:李鋼、渠俊峰、趙華、丁忠義、范洪冬;
3、水生態凈化及設施農業研究領域:渠俊峰、閆慶武、布乃順、李會軍、王君、孫敦磊。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