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暨南大學 2019-07-19 相關院校: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
攻讀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研究生(學術型)
“中醫學概論”考試大綱
為選拔優秀本科畢業生攻讀暨南大學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研究生(學術型),按照“考查基礎,公平競爭,擇優錄取,優質高效”的原則,特制訂本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考試內容覆蓋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與中醫內科學的主要部分。
考試目的在于測試申請攻讀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的本科生對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與中醫內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備應用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與中醫內科學基本原理和方法來分析疾病與健康的能力,是否具備進一步深造的知識儲備和潛質。
考試要求達到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的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好的中西醫結合理論基礎和科研潛質。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一、中醫基礎理論
1.緒論
了解:中醫學的發展簡史。
掌握: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2. 陰陽五行
了解:陰陽五行的沿革。
掌握: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和中醫學中的應用。
3. 藏象
了解:藏象的形成因素。
掌握:藏象的概念,五臟的生理功能、生理特點及與其他聯系,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點,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臟腑之間的關系。
4. 氣血津液
掌握:氣血津液的來源、功能與聯系。
5. 病因與發病
了解:發病的幾種類型。
掌握:常見病因的性質與致病特點,發病原理,體質與發病的關系。
6. 病機
了解:病機的層次。
掌握:常見基本病機的內容。
7. 養生與防治
了解:養生的基本原則。
掌握:預防的內容,基本治則,治療大法。
二、中醫診斷學
要求掌握:
1. 中醫診斷學的基本原理。
2. 望診部分:望神的內容與意義,望舌的內容與意義,望排出物的內容與意義,望小兒的要點。
3. 聞診部分:聽聲音的內容與意義;聞氣味的內容與意義。
4. 問診部分:十問歌的具體內容與意義;常見現在癥的問診要點與意義。
5. 切診部分:脈診的部位與診脈方法,正常脈象,常見病理脈象。
6. 八綱部分:八綱的概念與診斷要點。
7. 病性辨證部分:病因、氣血津液辨證的要點。
8. 臟腑辨證部分:五臟、六腑的常見證候辨證與鑒別要點,臟腑兼證的辨證與鑒別要點
9. 病案部分:中醫病案的內容與書寫注意事項,主訴、現病史、既往史的基本內容。
三、中醫內科學
要求掌握
1.總論
中醫內科學術發展源流。
中醫內科疾病的分類、命名及其特點。
中醫內科疾病辨證論治思路與原則:以病機為核心的辨治思路;病證結合的辨治思路;中醫內科疾病的辨治原則。
中醫內科疾病辨證論治概要:外感六淫病證辨治概要;內生五氣病證辨治概要;臟腑病證辨治概要;氣血津液病證辨治概要。
2.各論
第一章 肺系病證
感冒、咳嗽、哮病、喘證、肺脹、肺癰、肺痿各病的辨證分型要點、各型治法方藥及相關疾病鑒別診斷要點。
第二章 心系病證
心悸、胸痹、厥證、不寐、癡呆、癲狂各病的辨證分型要點、各型治法方藥及相關疾病鑒別診斷要點。
第三章 脾胃病證
胃痛、痞滿、嘔吐、呃逆、反胃、腹痛 、痢疾、泄瀉、便秘各病的辨證分型要點、各型治法方藥及相關疾病鑒別診斷要點。
第四章 肝膽病證
脅痛、黃疸、積聚、鼓脹、眩暈、頭痛、中風、癭病各病的辨證分型要點、各型治法方藥及相關疾病鑒別診斷要點。
第五章 腎系病證
水腫、淋證、癃閉、關格、陽痿、遺精各病的辨證分型要點、各型治法方藥及相關疾病鑒別診斷要點。
第六章 氣血津液病證
郁證、血證、痰飲、消渴、內傷發熱、汗證、肥胖、虛勞各病的辨證分型要點、各型治法方藥及相關疾病鑒別診斷要點。
第七章 肢體經絡病證
痹證、瘺證、顫證、痙證、腰痛各病的辨證分型要點、各型治法方藥及相關疾病鑒別診斷要點。
第三部分 考試形式
一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 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 滿分300分,分值比例
中醫基礎理論 約35%
中醫診斷學 約30%
中醫內科學 約35%
四 題型比例
名詞解釋 約20%
選擇題 約30%
填空題 約10%
論述題 約40%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