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2019-07-10 相關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個人簡介
查劍鋒,男,1982年3月生,安徽安慶人,南京工業大學學士、中國礦業大學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碩士、博士,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煤礦開采損害技術鑒定委員會專家庫專家。
2008年博士畢業留校于中國礦業大學工作至今,承擔工程測量學教學工作以及變形監測、預測和調控、沉陷災害防災減災方面的科研工作。
2009.3-2009.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2013.1-2014.1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訪問學者。
Email:zha_jf@163.com
獲獎、榮譽稱號
[1] 高等級公路采動變形多源監測和沉陷治理技術,2014,煤炭工業協會二等獎 ;
[2] 全國測繪工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2015,教指委;
[3] 環境與測繪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2012、1014年度;
[3] 中國礦業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6,中國礦業大學;
[4] 中國礦業大學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2012、2015年度,中國礦業大學。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國家煤礦開采損害技術鑒定委員會專家庫專家
研究領域
變形監測、預測及調控技術
主要從事測量機器人、三維激光掃描、近景攝影測量、多傳感器集成自動變形監測及數據處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建(構)筑物、水體、鐵路下壓煤開采研究
主要從事充填采煤、開采沉陷預測、采動災害評估及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老采空區及關閉礦井災害監測與防治
主要從事老采空區地基穩定性評估、關閉礦井環境致災機理及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項目
在研項目
[1]五溝煤礦1016開采對淮六路影響及變形監測,企事業單位委托科技項目,14.5,項目負責人;
[2]山西 -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蘇皖省界-桿欄鎮段)煤礦采動區地基穩定性和鐵塔建設適宜性研究,浙江省電力設計院,60萬元,項目負責人;
[3]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礦區域變形監測及控制方案,南屯煤礦,30萬,項目負責人;
[4]建筑物采動損壞演化規律及實時監測和安全預警技術,兗礦煤業股份有限公司,40萬元,項目負責人;
[5] 9309區段地表巖移預測,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礦,16萬元,項目負責人;
[6]葛亭煤礦工業廣場下3310、3311、3312工作面壓煤開采方案設計,山東東華能源;
完成項目
[1] 固體充填采煤地表沉陷預計模型和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5萬元,項目負責人;
[2] 張山子礦采煤對半樓村部分房屋損害影響鑒定研究,棗莊市臺兒莊區煤炭工業局,12萬元,項目負責人;
[3] 煤礦采選充采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119萬元,子課題負責人;
[4] 長壁綜采矸石充填與巖層運動控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80萬元,子課題負責人;
[5] 矸石充填采煤地表沉陷預計模型和方法,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6萬元,項目負責人;
[6] 固體充填材料多孔底卸式輸送機技術條件,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5萬元,項目負責人;
[7] 長壁傾斜煤層老采空區殘余變形規律研究,國家及部門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6萬元,項目負責人;
[8]多元介質支撐條件下地表移動機理及調控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20萬元,項目負責人。
發表論文
1 Mining subsidence control by solid backfilling under buildings,刊物名: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級別:SCI,(2011)
2 Subsidence control and farmland conservation by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刊物名: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級別:SCI,(2011)
3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equivalent mining height theory for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刊物名: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級別:SCI,(2014)
4 Surface dynamic subsidence prediction model of solid backfill mining,刊物名: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級別:SCI,(2016)
5 The influence of an abandoned goaf on surface subsidence in an adjacent working coal face: a prediction method,刊物名: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the Environment,級別:SCI,(2016)
6 Mining scheme design for super-high water backfill strip mining under buildings: a Chinese case study,刊物名: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級別:SCI,(2016)
7 Surface dynamic subsidence prediction model of solid backfill mining,刊物名: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級別:SCI,(2016)
8 High-grade highways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laws in mining areas:A case study in Nantun Coal Mine ,刊物名:Interm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 , 級別:SCI,(2017)
9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similar material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刊物名:Environ Earth Sci ,級別:SCI , (2017)
10 矸石變形非線性及其對巖層移動的影響,刊物名:煤炭學報,級別:EI,(2009)
11 基于遺傳算法的概率積分法預計參數反演,刊物名: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級別:EI,(2009).
12 點柱式膏體充填采煤新方法探討,刊物名: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級別:EI,(2009)
13 老采空區地表殘余沉降預計與應用,刊物名: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級別:EI,(2011).
14 GNSS模糊度降相關算法及其評價指標研究,刊物名: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級別:EI,(2011)
15 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質量控制的體系框架,刊物名:煤炭學報,級別:EI,(2013)
16固體密實充填開采地表沉陷預計模型研究,刊物名:巖土力學,級別:EI,(2014)
17 Dynamic Surface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s due to Shallow Coal Seam Mining on Small Time Scales,刊物名: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級別:EI,(2014)
18 相似材料模型監測的光學圖像法研究,刊物名: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級別:EI,(2015).
出版專著和教材
專著
固體充填采煤巖層移動機理及其控制,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2.
教材
礦山開采沉陷及其防治,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副主編,2012.
科研創新
1 一種采動區地表抗變形防滲處理方法和工藝,發明專利,專利號:ZL 201210012877.3
2 相似材料模型強度監控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CN201310309587.X
3 高壓輸電線路采動變形預警預報系統(V1.0),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15SR005406
4 開采沉陷控制措施實驗教學系統(V1.0) ,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15SR005406
5 開采沉陷控制措施實驗教學系統(V1.0),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15SR105739
6 地表移動變形規律虛擬仿真實驗系統v1.0,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14SR185197
7 基于差分進化算法的參數反演軟件[簡稱:DE-PBA]V1.0,軟件著作權,登記號v 2014SR068851
8 一種煤矸石生態修復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201010580086.1
9 適用復雜山區采動區的耕地灌溉抗變形蓄水池,實用新型,201220279073.5
10 一種采動區地表抗變形防滲處理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2012100128773
11 一種相似材料模型變形的光學圖像監測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201310109220.3
12 井筒變形快速掃描獲取裝置,發明專利,專利號:201410311489.4
13 一種固體充填開采地表沉陷動態預計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201710060016.5
14 導軌單目立體視覺礦區井架變形監測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201710307840.6
教學活動
本科生:工程測量學課程
研究生:變形與沉陷控制工程進展
指導學生情況
本科生:2010、2015年度國家級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項目負責人分別為朱強,郭江潮
研究生:共指導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7人,工程碩士8人;畢業研究生10人(9名已工作,1名直博),在讀研究生7人。
團隊的碩士研究生能力較為突出,在學業上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畢業生供職于水利、交通規劃設計院以及建筑設計院。
截止到目前,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4人次,一等獎學金8人次,人均發表學術論文3篇。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