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2019-06-24 相關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個人簡介
姓 名 | 汪云甲 | 性 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60年8月 | 籍貫 | |
民 族 | 漢族 | 政治面貌 | 致公 |
最后學歷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學位 | 工學博士 |
技術職稱 | 教授 | 導師類別 | 博、碩導 |
行政職務 | 院長 | wyj4139@163.com | |
工作單位 | 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 | 郵政編碼 | 221008 |
通訊地址 | 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1號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 | ||
單位電話 | 0516-83591301 | ||
個人主頁 |
汪云甲,博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導。1982年大學畢業于中國礦業學院礦山測量本科專業,之后留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并攻讀碩土、博士學位,1988年獲中國礦業學院礦山測量專業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4年中國礦業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后出站。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高訪一年、加拿大瑞爾森大學高訪半年。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孫越崎青年科技獎、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高校學術帶頭人稱號、“十一五”測繪地理信息科技貢獻獎獲得者。
現任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執行院長,國家級礦山測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主任,江蘇省資源環境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資源環境信息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測繪學會理事及礦山測量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礦區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礦山測量協會資源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測繪學報》、《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測繪通報》、《測繪科學技術學報》、《遙感信息》、《導航定位學報》、《礦山測量》等雜志的編委或副主任等。長期從事國土環境及災害監測、資源環境評價與管理、礦山測量等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50 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次,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次,二等獎13次,三等獎5次,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中國煤炭工業十大科技成果1次。發表論文280余篇,SCI、EI收錄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8部。指導的研究生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獎1篇。
獲獎、榮譽稱號
煤礦地質采礦條件研究,煤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
全國煤炭資源利用現狀及保護對策研究,地礦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
平頂山礦區資源條件技術經濟評價研究,煤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青年科技獎,1994
礦山安全、工況監測與生產調度指揮系統,煤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
煤層地質條件的開采工藝性評價,煤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
礦山安全、工況監測與生產調度指揮系統的研制及推廣應用,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
煤礦礦區資源條件技術經濟評價研究的推廣應用,煤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
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及資源資產化管理問題研究,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
礦產資源評價及其應用研究,華東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1999
江蘇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人民政府,1999
煤炭資源價值、級差收益的理論、測算方法及模型研究,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江蘇省教育廳,2000
礦井煤炭資源評價及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3
江蘇省“333”第二層次專家,江蘇省人民政府,2003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003
“三下”開采評價及資源補償費確定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5
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人民政府, 2006
潞安礦區綠色開采關鍵技術開發, 2006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十大科技成果
煤礦矸石山自燃爆炸機理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
與環境相協調的煤炭開采關鍵技術及在潞安礦區的應用研究,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
潞安礦區綠色開采關鍵技術開發,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
煤炭資源專項儲備量的確定,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
煤炭資源開發對礦區資源環境影響的測度研究,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2008
中平能化集團循環經濟技術支撐體系創建與工程示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0
時空數據挖掘關鍵技術與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
經濟全球化下的礦產資源安全問題研究,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
煤炭開發對礦區資源環境的影響評價及與環境相協調的礦區資源開發優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1
面向礦區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空間信息決策支持技術與應用,中國測繪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經濟全球化下的礦產資源安全問題研究,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11
礦區資源與環境協調開發中的空間信息決策技術與應用,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排名第一,2011
“十一五”測繪地理信息科技貢獻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011
全數字化土地資源評價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2
大同礦區復雜開采條件煤炭火災防治關鍵技術,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2
采動災害多源遙感關鍵技術與應用,中國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2
地礦三維集成建模關鍵技術與數字礦山應用,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
礦山地質災害集成探測技術及應用,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
礦區地表災害多源監測分析若干關鍵技術及其應用,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2
InSAR高精度地表形變測量的理論方法研究與應用,中國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3
同煤棚戶區綠色遷移與資源回收一體化若干問題研究,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3
構建多元化教學與實踐體系培養行業特色測繪創新型專業人才,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
大型鐵礦山露天井下協同開采及風險防控關鍵技術與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4
皖北礦區地質環境監測、評價、控制及治理研究與應用,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委員會委員;
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及礦山測量專委會主任委員、名詞專委會委員;
國際礦山測量學會資源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礦區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
全國高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測繪學報》、《測繪科學技術學報》、《測繪通報》、《測繪科學》、《遙感信息》、《導航定位學報》、《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編委;
《礦山測量》編委會副主任;
江蘇省政協委員;
中國致公黨江蘇省委常委、徐州市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研究領域
國土環境及災害監測、室內外無縫定位、碳排放/碳匯多源監測、資源環境評價與管理、地理信息工程、礦山測量等
科研項目
1 項目名稱:面向地理國情服務的資源開發地表沉降監測,來源: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經費:50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牽頭單位
2 項目名稱:特大城市室內外無縫定位信號體制與系統構建,來源: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863計劃,經費:30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子課題
3 項目名稱:碳排放/碳匯多源監測分析技術及應用示范,來源: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社會發展),經費:3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牽頭單位
4 項目名稱:煤炭開發對礦區資源環境的影響模型及其應用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4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承擔單位
5 項目名稱:國產衛星測圖數據在礦山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示范,來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經費:59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子課題
6 項目名稱:基于空間信息技術的煤礦瓦斯智能預警及災害定位搜救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8萬元,主要承擔工作:承擔單位
7 項目名稱:基于多傳感器及多元監測數據的瓦斯預警理論與方法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4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承擔單位
8 項目名稱:城-鄉區域數據整合及空間數據組織關鍵技術研究,來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經費:8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子課題
9 項目名稱:煤炭開發的資源環境累積效應及評價研究,來源:國際自然科學基金,經費:32萬元,主要承擔工作:承擔單位
發表論文
1 論文名稱:基于SD-CA-GIS的環境累積效應時空分析模型及應用,刊物名:環境科學學報,級別:
2 論文名稱:考慮圖形關系的中心服務范圍確定,刊物名: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級別:
3 論文名稱:壓煤村莊搬遷的理論分析與績效評價,刊物名:中國煤炭,級別:
4 論文名稱:煤礦塌陷地水體葉綠素a高光譜監測進展與挑戰,刊物名:金屬礦山,級別:
5 論文名稱:煤炭開發對礦區植被擾動時空效應的圖譜分,刊物名:生態學報,級別:
6 論文名稱:Mapping and Evaluation of NDVI Trends from Synthetic Time Series obtained by Blending Landsat and MODIS Data around a Coalfield on the Loess Plateau,刊物名:Remote Sensing,級別:
7 論文名稱:黃土高原山地采煤沉陷對土壤侵蝕的影響,刊物名:農業工程學報,級別:
8 論文名稱:Classification of Very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ry Based on a New Pixel Shape Feature Se,刊物名: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級別:
9 論文名稱: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M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刊物名:2nd JISDM, Nottingham,級別:
10 論文名稱: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for multi-source monitoring of surface disasters in mining area,刊物名: XVth International ISM Congress,Aachen,級別:
11 論文名稱:Spatial-Attraction-Based Markov Random Field Approach for Classification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ry,刊物名: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級別:
12 論文名稱:綜采充填黃土側限壓縮特性試驗,刊物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級別:
13 論文名稱:融合多尺度分割與CART算法的矸石山提取,刊物名:計算機工程與應用,級別:
14 論文名稱:基于多面體的煤層三維可視化研究,刊物名:中國礦業,級別:
15 論文名稱:淮南礦區土地利用變化遙感監測及驅動力分析,刊物名:礦業研究與開發,級別:
16 論文名稱:改進P-WSVM的礦區積水塌陷地信息提取,刊物名:測繪科學,級別:
17 論文名稱:基于耗散結構的礦區采動生態承載力演變趨勢,刊物名:金屬礦山,級別:
18 論文名稱:影響ETM影像土地利用/覆蓋分類精度因素的研究,刊物名:遙感技術與應用,級別:
19 論文名稱:D-InSAR技術二軌法監測礦區地表沉陷的方法研究,刊物名:煤炭技術,級別:
20 論文名稱:基于時間序列相似性度量的瓦斯報警信號辨識,刊物名: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級別:
21 論文名稱:基于GA和LS-WSVM礦區地表下沉系數預測,刊物名:煤炭工程,級別:
22 論文名稱:基于Knothe時間函數和InSAR的煤礦區動態沉陷預計研究,刊物名:煤炭工程,級別:
23 論文名稱:基于經驗模態分解的井架變形信號自適應降噪研究,刊物名:煤炭工程,級別:
24 論文名稱:基于面插值算法的地質環境評價后處理,刊物名:煤炭工程,級別:
25 論文名稱:灰色模型在礦區沉降預測中的應用,刊物名:工礦自動化,級別:
26 論文名稱:遙感圖像理想均衡化及圖像質量定量評價,刊物名:中國圖形圖形學報,級別:
27 論文名稱:InSAR測量技術在礦區地表沉降監測中的應用,刊物名:煤炭科學技術,級別:
28 論文名稱:三論數字礦山——借力物聯網保障礦山安全與智能采礦,刊物名:煤炭學報,級別:
29 論文名稱:煤礦開采損害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刊物名:煤炭技術,級別:
30 論文名稱:無人機影像提取礦區地裂縫信息技術研究,刊物名:金屬礦山,級別:
31 論文名稱:Study on mining-induced effective of soil erosion in mining areas,刊物名: RSETE 2012-Proceedings,級別:
32 論文名稱: A method of general multi-concept learning based on cognitive model,刊物名: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2012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級別:
33 論文名稱:面向對象的高分辨率影像采煤塌陷地提取,刊物名:計算機工程與應用,級別:
34 論文名稱:基于D-InSAR技術的淮南礦區地面沉陷監測,刊物名:工礦自動化,級別:
35 論文名稱:徐州采煤塌陷區地質環境評價方法研究,刊物名:煤炭工程,級別:
36 論文名稱:基于DEM提取水系的洼地處理新算法,刊物名:測繪信息與工程,級別:
37 論文名稱:基于ArcEngine的煤矸石充填開采適宜性評價,刊物名:現代礦業,級別:
38 論文名稱:空間分析中幾種插值方法的比較研究,刊物名:地理信息世界,級別:
出版專著和教材
1. 礦產資源評價及其應用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1998
2. 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煤炭工業出版社,2000
3. 煤礦高產高效礦井建設,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國家“九五”重點圖書),2002
4. 資源經濟導論,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6
5. 煤炭資源安全定量分析評價與應用,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
6. 數字礦山技術,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
7.礦山開采沉陷監測及預測新技術,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8.基于支持向量機的數據挖掘方法及應用,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4
指導學生情況
1. 工作面開采條件信息管理、評價與生產指標預測的研究(碩士論文),吳良才,1995
2. 生產礦山資源條件信息管理及決策支持系統研究(碩士論文),焦寶文,1996
3. 煤炭資源價值與級差收益的理論、測算方法及模型研究——以平頂山礦區為例(碩士論文),汪應宏,1999
4. "三下"開采評價與資源補償費減征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碩士論文),連達軍,2001
5. 基于3S技術的數字城市空間管治動態信息采集研究(碩士論文),周立,2002
6. 復雜地質構造下煤層底板等高線的自動繪制及儲量計算研究(碩士論文),張華,2003
7. 礦區資源環境累積效應與資源環境安全問題研究(博士論文),張大超,2005
8. 礦山三維虛擬場景建模及其相關問題研究(碩士論文),伏永明,2005
9. 公路邊坡的工程地質三維建模與穩定性分析(碩士論文),張建桃,2005
10. 計劃SAR目標特征提取及其應用研究(碩士論文),余海坤,2006
11. 基于GIS的煤層地質條件評價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劉傳志,2006
12. 礦區開采沉陷時空信息可視化與動態模擬研究(碩士論文),王志杰,2006
13. 恒源公司劉橋二礦煤炭資源評價與開采工藝選擇研究(碩士論文),孫本魁,2006
14. 平頂山礦區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碩士論文),孫金明,2006
15. 礦山數據挖掘的方法與模型研究(博士論文),楊敏,2007
16. 煤炭資源開發對礦區資源環境影響的測度研究(博士論文),李永峰,2007
17. 巷道三維構模及虛擬交互研究與應用(碩士論文),謝義林,2007
18. .基于GIS的煤炭資源開采經濟評價系統與應用研究(碩士論文),武俊紅,2007
19. 礦產資源安全的定量分析與評價研究(博士論文),孫永波,2008
20. 矸石山自燃機理及自燃特性實驗研究(碩士論文),孫躍躍,2008
21. 平頂山礦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碩士論文),吳全雷,2008
22. 礦區生態環境的采動累積效應研究—以潞安礦區為例(博士論文),連達軍,2008
23. 基于GIS的礦區環境信息系統及大氣質量預測評價研究(碩士論文),束立勇,2008
24. 龜山漢墓三維可視化仿真系統的研究與實現(碩士論文),劉云,2009
25. 基于ArcGIS的礦井巷道三維自動建模方法研究與實現(碩士論文),邵亞琴,2009
26. 基于OGC/CSW標準的測繪成果分發服務系統設計與實現(碩士論文),嚴冰,2009
27. 面向對象的高空間分辨率遙感影像分類研究(碩士論文),張俊,2009
28. 基于GIS的煤礦瓦斯信息管理與突出區域預測研究(碩士論文),張濤,2009
29. 基于RFID的室內人員定位相關問題研究(碩士論文),王小輝,2009
30. 煤礦區生態環境累積效應研究(博士論文),王行風,2010
31. 井工開采環境累積效應分析及影響評價——以淮南礦區為例(碩士論文),趙一清,2010
32.基于ALOS PALSAR的SAR圖像斑點噪聲濾波方法及采礦區信息提取研究(碩士論文),喬浩然,2010
33. 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煤礦區LUCC分類體系建立和動態監測研究—以淮南礦區為例(碩士論文),劉樂樂,2010
34. 基于遙感分類的礦區植被覆蓋度估算(碩士論文),朱國龍,2010
35. 礦產資源開發狀況遙感動態監測研究—以馬鞍山市重點露采礦區為例(碩士論文),杜鵬,2010
36. 基于D-InSAR技術的煤礦地面沉陷監測研究(碩士論文),閆建偉,2011
37.基于RS和GIS的礦區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的應用與分析(碩士論文),朱勇, 2011
38.淮南礦區的土壤侵蝕研究(碩士論文),汪煒,2011
39.井工開采環境累積效應分析及影響評價——以淮南礦區為例(碩士論文),趙一清,2011
40.基于時序SAR影像的持續性地下資源開采導致的地表形變監測方法與應用(博士論文),盛耀斌,2011
41.沿海GNSS高精度測量的關鍵誤差影響研究(碩士論文),董春來,2011
42基于地震正演模擬和SVM的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預測研究, 張克,2011
43.基于地空協同監測的煤礦區一張圖綜合監管關鍵技術研究(博士論文),陳國良, 2011
44.基于支持向量機的空間數據挖掘方法及其在旅游地理經濟分析中的應用(博士論文),劉太安, 2012
45.難開采資源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開采適宜性分析與評價研究(博士論文),周躍進, 2012
46.基于GIS的遼源市國家礦山公園功能區布局研究(碩士論文),闞俊峰,2012
47.快速制圖模板動態生成技術研究(碩士論文),劉光孟,2012
48. 基于D-InSAR的煤礦區地表動態沉陷監測與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張書建,2012
49.徐州市采煤塌陷區生態地質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碩士論文),王 允,2012
50.陜西省土壤含水量的遙感反演及干旱監測研究(碩士論文),秦 臻,2012
51.基于三維點云數據的自動配準算法研究(碩士論文),曲冠政,2012
52.基于D-InSAR技術的非法采礦監測研究(碩士論文),李曉霞,2012
53.點云數據處理與建模技術及其應用(碩士論文),蘇世偉,2012
54.土地征收過程中的利益博弈及其對策研究(碩士論文),賀小山,2012
55 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礦區地裂縫分布信息提取研究(碩士論文),魏長婧,2013
56 礦井瓦斯傳感器優化選址研究(博士論文),梁雙華,2013
57煤礦瓦斯監測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與知識發現研究(博士論文),朱世松, 2013
58 資源三號衛星影像幾何校正研究(碩士論文),趙慧,2013
59 基于資源三號衛星數據的礦區積水塌陷地多尺度提取研究—以龐莊礦區為例(碩士論文),范忻,2013
60 基于GIS的煤層地質體三維可視化研究(碩士論文),王猛,2013
61 數字城市可視化系統的構建與實現——以數字合肥為例(碩士論文),汪健平,2013
62 基于時序SAR影像的煤礦地面沉陷監測研究(碩士論文),肖建鈴,2013
63 煤礦工廣建(構)筑物的變形監測研究(碩士論文),鮑金杰,2013
64 煤炭開采對植被-土壤物質量與碳匯的擾動與計量——以大同礦區為例(博士論文), 黃翌,2014
66 錢營孜煤礦工廣建筑物變形預測與評估(碩士論文),霍文奇,2014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