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tài) 來源:重慶大學 2019-06-18 相關院校:重慶大學
為搭建起全國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以及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優(yōu)秀大學生之間學術與思想交流的平臺,秉承“走進重慶,體驗重大,感知動力”的宗旨,重慶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將舉辦“2019年‘動力啟航’學術夏令營及研究生招生推介”活動,以開拓學生的學術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院的長遠發(fā)展。
“動力啟航”學術夏令營將于2019年7月4日至6日在重慶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舉行,主要活動包括:參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講座及招生推介、研究生導師面對面交流等。本次活動涵蓋本院研究生招生所有專業(yè),包括: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術碩士研究生、動力工程領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申請資格
1、全國重點高校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以及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大三年級本科生;
2、政治思想品德良好、身體健康;
3、具有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原則上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yōu)?25分以上,有志于從事科研工作。
4、前三年學習成績要求:C9或者985高校成績排名在前50%,211高校成績排名在前30%,其他高校成績排名前10%。
申請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一份(正反兩面在同一張紙上);(必交材料)
2、本科階段成績單(由教務部門蓋章的原件)1份;(必交材料)
4、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或TOEFL成績、GRE/GMAT成績等英語水平的證明1份,復印件有效;(必交材料)
5、申請人還可提交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chuàng)性工作成果。有條件的可提供院系或專家推薦信、獲獎證書復印件。(選交材料)
特別注明: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必須保證真實準確,若弄虛作假,一經發(fā)現,立即取消其營員資格。
報名時間與方式
1、申請報名工作自即日開始。
2、本次夏令營采取網上報名方式,請登錄重慶大學研究生院碩士招生服務系統(tǒng)http://syk.cqu.edu.cn/,進行注冊報名。并將上述材料以PDF電子版的形式上傳至系統(tǒng),所有材料必須真實有效。
注意:在報名的時候備注:本科學校+本人姓名+夏令營
3、材料投遞截至日期為6月13日,過期不再接受申請。
材料審核及錄取
1、學院根據申請者提供的申請材料,組織專家對申請者進行資格審查,包括:教育背景、學業(yè)水平、科研能力、綜合素質等。
2、資格審查后我們將通過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主頁-教學招生-研究生教育欄目公布營員名單(不再以其他任何形式通知),發(fā)放時間為6月18日,請各位同學及時登錄學院主頁研究生教育欄目查看。
3、參加夏令營的同學須攜帶申請材料的復印件、營員名單及身份證原件參加本次活動。
4、獲得我院夏令營“合格營員”且獲得推免生資格并申請我院推免研究生的,列入當年我院推免研究生名單。
日程安排
本屆夏令營活動的日程安排如下:
日期
|
時間
|
主題
|
地點
|
7月4日
(周四)
|
9:00—11:30
14:30—17:30 |
營員報到
|
動力樓308室
|
7月5日
(周五)
|
9:00—9:15
|
開營儀式致辭
|
動力樓303室
|
9:15—9:25
|
營員代表發(fā)言
|
動力樓303室
|
|
9:25—10:00
|
學院科研實力介紹及學科介紹
|
動力樓303室
|
|
10:00—11:30
|
專家互動
|
動力樓303室
|
|
14:30—17:30
|
參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
7月6日
(周六)
|
9:00—11:30
|
綜合面試
頒發(fā)夏令營結業(yè)證書
|
動力樓303室、308室、315室
|
咨詢方式
聯(lián)系人:曾理、郎霜
咨詢電話:023—65102471
電子郵箱:764031544@qq.com
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學院
2019年5月21日
學院簡介
重慶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始于1937年的重慶大學工學院動力科,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成立重慶大學動力系,1981年更名為熱力工程系,1998年更名為熱能工程學院,2001年更名為動力工程學院,2018年更名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全國最早的熱科學與工程教學科研基地之一。學院現有熱能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三個本科專業(yè)。已擁有工程熱物理國家重點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動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全國教育培養(yǎng)協(xié)作組組長單位。2002年入選國家211重點建設學科、2005年入選985重點建設學科,2017年作為重慶大學智慧能源學科群的主干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
學院設有熱物理系、熱能工程系、動力機械工程系、制冷與低溫工程系、核能工程系、可再生能源系、院中心實驗室,并設有工程熱物理、仿真工程、能源與環(huán)境、制冷與低溫技術、熱力學及節(jié)能技術、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技術研究中心等7個研究機構。
學院擁有“低品位能源利用技術及系統(tǒ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能源與動力電氣實驗教學中心”、“多能互聯(lián)互補分布式能源技術及系統(tǒng)”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熱工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工業(yè)過程節(jié)能減排產業(yè)技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參與兩個“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計劃(煤炭分級轉化清潔發(fā)電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重慶自主品牌汽車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學院現有教職工104人(專任教師80人)。其中教授36名、副教授27名,博士生導師40名,碩士生導師70名。在讀博士生110余名、碩士生400余名、本科生90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員14名。教師隊伍中,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次,“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青年長江學者6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6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現任教育部能源動力學科教指委副主任委員1人,核工程類教指委委員1人。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