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8-11-27 相關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經濟學原理》考試大綱
專業代碼:020205、020209、120100、120120、120121、120202、120204
專業名稱: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
考試科目代碼:836
考試科目名稱:經濟學原理
一、考試要求
本課程要求考生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掌握經濟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基本觀點、原理和方法進行經濟分析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一) 微觀部分
1.經濟學導論
(1) 考試范圍
經濟學的概念及兩大組成部分,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
(2) 考試要求
理解人類需要的無限性和資源的稀缺性之間的矛盾,理解經濟學定義,理解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掌握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均衡分析,邊際分析。
2.需求與供給的彈性理論及均衡價格的形成
(1) 考試范圍
需求與需求函數,需求曲線與需求規律,需求量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
需求彈性的概念,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供給與供給函數,供給曲線與供給規律,供給量的變化與供給的變化。
市場均衡與市場機制,市場機制的作用,價格政策分析
(2) 考試要求
理解需求的概念,掌握影響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曲線的特點,掌握需求規律,掌握需求量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的特點。
理解需求彈性的概念,掌握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的定義及其計算,理解邊際收益的概念,掌握并會運用需求的價格彈性與收益之間的關系,理解影響需求的價格彈性的主要因素。
理解供給的概念,掌握影響商品供給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給函數、供給曲線與供給規律,掌握供給量的變化和供給的變化
理解市場均衡的概念,理解市場機制的作用,掌握價格政策分析:對商品征收從量稅的影響,最高限價的規定,最低限價的規定。
3.消費者行為理論
(1) 考試范圍
效用與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效用最大化。無差異曲線,預算線,消費者均衡,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替代效應、收入效應與價格效應。
(2) 考試要求
理解效用與邊際效用的概念,掌握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掌握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并能夠應用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對消費者行為做出選擇與評價。
理解無差異曲線、邊際替代率、預算線的概念,掌握無差異曲線的特征,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掌握替代效應、收入效應與價格效應。
4.生產理論
(1) 考試范圍
生產函數,短期生產過程,短期生產函數,短期產量曲線,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短期生產過程的三個階段的劃分,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等產量曲線,等成本曲線,投入要素的最優組合。
(2) 考試要求
理解生產函數的概念、性質和類型,掌握短期生產函數,短期產量曲線,掌握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掌握短期生產過程的階段的劃分及其特點。
掌握并會運用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掌握等產量曲線及其特征,等成本曲線及其特征,掌握并會應用投入要素的最優組合的條件。
5.成本理論
(1) 考試范圍
會計成本、機會成本與經濟成本,會計利潤、經濟利潤與正常利潤,成本函數,短期成本函數,短期成本曲線,長期成本函數,規模報酬。
(2) 考試要求
掌握會計成本、機會成本與經濟成本的概念,掌握會計利潤、經濟利潤與正常利潤的概念,掌握短期成本函數的類型,掌握短期成本曲線的形狀及相互關系,掌握長期成本及其變化的趨勢,掌握規模報酬判別方法,理解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產生的原因。
6.市場結構理論
(1) 考試范圍
市場結構的類型和特征,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完全競爭市場長期供給曲線。
壟斷及其產生的原因,壟斷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和產量的確定,差別定價,壟斷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政府對壟斷市場的規制。
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壟斷競爭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壟斷競爭市場的非價格競爭。
折拐的需求曲線模型,價格領導模型,卡特爾模型,寡頭壟斷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2) 考試要求
掌握各類市場結構的基本特征及經濟效益的不同。
掌握并會運用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掌握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完全競爭市場長期供給曲線。
理解壟斷及其產生的原因,掌握壟斷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和產量的確定,掌握實現價格歧視的基本條件和三種級別價格歧視的含義,政府對壟斷市場的規制。
掌握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理解并會運用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
掌握并會運用折彎的需求曲線模型,價格領導模型,卡特爾模型。
7.生產要素定價理論
(1) 考試范圍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需求方面,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
(2) 考試要求
理解完全競爭要素市場的基本性質,掌握完全競爭廠商要素使用原則,理解完全競爭廠商要素需求曲線,理解邊際產品價值的概念。
理解勞動供給曲線,均衡工資的決定。理解土地供給曲線,掌握地租、租金、準租金、經濟租金概念。理解資本供給曲線和利息的決定。
理解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8. 一般均衡理論
(1) 考試范圍
一般均衡,經濟效率,帕累托最優條件,生產可能性曲線
(2) 考試要求
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解帕累托標準、帕累托改進、帕累托最優狀態,理解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二) 宏觀部分
1. 國民收入核算
(1) 考試范圍
國民收入核算方法與衡量指標。
(2) 考試要求
掌握國內生產總值概念及核算方法,掌握名義GDP、實際GDP含義,理解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概念。
2.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 考試范圍
均衡產出、凱恩斯消費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乘數理論。
(2) 考試要求
掌握均衡產出概念和條件。
理解消費函數,掌握邊際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概念和特征。理解儲蓄函數,掌握邊際儲蓄傾向、平均儲蓄傾向概念。
理解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均衡收入。理解乘數理論,掌握投資乘數。
3.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1) 考試范圍
投資函數,IS曲線,貨幣需求,LM曲線,IS-LM分析。
(2) 考試要求
理解投資函數,理解IS曲線,掌握貨幣需求動機,理解LM曲線,理解并會運用IS-LM分析。
4. 宏觀經濟政策
(1) 考試范圍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貨幣創造原理,自動穩定器。
(2) 考試要求
理解宏觀經濟政策目標,掌握財政政策含義及政策工具,理解自動穩定器內容。
理解貨幣創造機制,掌握貨幣創造乘數概念,掌握貨幣政策含義及三大工具。
理解并會運用IS-LM模型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果。
5.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 考試范圍
總需求,總供給,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2) 考試要求
掌握總需求概念,理解總需求函數和總需求曲線,理解價格水平變動對總需求的影響,理解總供給曲線,理解并會運用總需求總供給分析。
6. 失業與通貨膨脹
(1) 考試范圍
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關系。
(2) 考試要求
掌握失業、失業率概念,理解不同類型失業。
掌握通貨膨脹概念和衡量通貨膨脹工具,理解不同類型通貨膨脹,理解通貨膨脹成因,理解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理解菲利普斯曲線。
7. 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理論
(1) 考試范圍
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
(2) 考試要求
理解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含義,理解索洛余量,理解經濟周期含義與成因,理解乘數-加速數模型基本思想。
三、考試基本題型
基本題型可能有: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計算題和分析論述題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