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專業目錄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8-08-21 相關院校:上海大學
027000統計學
030301社會學
030302人口學
030303人類學
030304民俗學
030301 社會學
上海大學社會學專業是全國四個社會學國家重點學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優勢重點學科、085一流學科、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上海市高峰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第四位(A-)。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和中國城市新移民問題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庫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等市級重點研究平臺,辦有大陸高校知名學術刊物《社會》,專業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SSCI專業英文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合辦)。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完整,特別是在組織社會學、社會網絡與社會分層、社區研究等方向擁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學者,現有專職導師50 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從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25 人,占50%。擁有省部級以上人才29 人次,其中國家萬人計劃和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青年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各1 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獲得者、新世紀優秀人才等4 人,上海市領軍人才2人、****5 人、東方學者和青年東方7 人;兼職導師15人,其中院士2人、上海市****和東方學者4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學者為主體、學歷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國際學術視野寬、人才梯隊合理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近五年以來,本學科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重大項目2項,一般項目10余項,其他課題100余項,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00多篇,專著40多種,參與中央和省市級政府部門的決策咨詢課題30余項。
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同國外知名社會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而深遠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學生培養交換關系,為本專業學生的海外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還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建立了20多個調查研究和實習基地,為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和實習提供方便;并建有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擁有10余項大型專題調查數據供學生使用。除上海大學和國家層面的各種獎學金以外,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還專門設立了“費孝通田野調查基金”,實施“學術精英培養計劃”,通過獎學金、專項資助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一心向學、具有培養前途的優秀研究生專心讀書、深入田野開展研究,并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學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組織社會學
02.(全日制)社會分層研究
03.(全日制)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研究
04.(全日制)都市社會學
05.(全日制)消費社會學
06.(全日制)體育社會學
07.(全日制)理論社會學
08.(全日制)政治社會學
09.(全日制)經濟社會學
10.(全日制)社會質量研究
11.(全日制)社會人口學
12.(全日制)數據科學與社會分析
指導教師:
李友梅、張文宏、張敦福、張海東、顧駿、陸小聰、肖瑛、劉玉照、翁定軍、徐冰、楊松、沈瑞英、吳曉剛、計迎春、王建平、孫秀林等16名專職教授、8名副教授、4名青年講師及周雪光、高柏、吳曉剛等多名兼職教授。
招生人數:55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7社會學理論
4.888社會調查與統計方法
5.復試科目:綜合考試
備 注:
本專業在社會學院培養,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
030302 人口學
上海大學人口學專業以新成立的“亞洲人口研究中心暨人口研究所”為依托,招收對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尤其是亞洲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感興趣的中國和國際學生,屬于社會學二級學科,同時又是上海大學多學科全球學研究生培養項目的組成部分。本專業教師都在歐、美、澳洲等國家獲得博士學位,約半數為外籍教授,在人口與環境和氣候變化、人力資本預測與分析、國際人口遷移、人口流動與城市化等研究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教學課程采用世界著名大學教材,主要用英語講授。同時,亞洲人口研究中心作為“亞洲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元中心”的總部,與元中心分布在亞洲各國的48個研究教學機構、以及奧地利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等國際機構和組織合作,是亞洲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培訓、和學術交流的平臺。本專業的研究生將有機會參與元中心的培訓和交流項目、接觸世界著名人口學家和其他學者。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院士2名,國家青年****1人,國家級高端外專2人,上海市外專****2人,東方學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東方學者1人,1人連續三年入選愛思唯爾高倍引論文作者榜單。
本專業學生將受到系統和扎實的人口學理論和方法論的培訓,掌握研究人口變動決定因素及其后果的數據收集和處理的前沿技術,以及分析和模擬人口與社會、經濟、環境互動關系的統計和數學模型。本專業畢業生將不但打下與國際接軌的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的堅實基礎、建立與國際著名學者聯系的廣泛學術網絡,同時將在計算機和定量分析技術、政策模擬分析、以及英語水平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為從事科學研究、政府、國際機構、和國內外企業應用等工作發揮實際效用。
學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社會人口學
02.(全日制)人口與環境和氣候變化
03.(全日制)人力資本與發展
04.(全日制)國際人口遷移
05.(全日制)人口流動與城市化
06.(全日制)老齡與健康
07.(全日制)家庭與性別
指導教師:
蔣耒文、Samir KC、Guy Abel、朱宇、計迎春、王建平等6名專職教授,EMERSON、李貞等助理教授,以及Wolfgang Lutz、Martin Bell、Brian O’Neill、顧寶昌、吳曉剛、趙家瑩等多名兼職教授。
招生人數:5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8人口學概論
4.887社會統計學
5.復試科目:綜合考試
備 注:
本專業在社會學院培養,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
030303 人類學
上海大學人類學專業擁有華東地區第一個人類學博士點。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完整。歷年來承擔全國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多項,科研成果顯著。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漢人與少數民族社區文化及其變遷、親屬制度與經濟、都市人類學、族群人類學、語言人類學、全球化問題研究等。培養熱愛祖國,具有較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能夠系統熟練掌握人類學理論知識與研究方法,具有較好的外語水平,較強的社會調研、決策咨詢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上海大學人類學專業是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的二級碩士點。上海大學社會學專業是全國四個社會學國家重點學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優勢重點學科、085一流學科、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上海市高峰學科,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和中國城市新移民問題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庫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等市級重點研究平臺,辦有大陸高校知名學術刊物《社會》,專業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SSCI專業英文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合辦)。
本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完整,特別是在組織社會學、社會網絡與社會分層、社區研究等方向擁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學者,現有專職導師50 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從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25 人,占50%。擁有省部級以上人才29 人次,其中國家萬人計劃和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青年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各1 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獲得者、新世紀優秀人才等4 人,上海市領軍人才2人、****5 人、東方學者和青年東方7 人;兼職導師15人,其中院士2人、上海市****和東方學者4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學者為主體、學歷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國際學術視野寬、人才梯隊合理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近五年以來,本學科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重大項目2項,一般項目10余項,其他課題100余項,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00多篇,專著40多種,參與中央和省市級政府部門的決策咨詢課題30余項。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同國外知名社會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而深遠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學生培養交換關系,為本專業學生的海外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上海大學社會學學院還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建立了20多個調查研究和實習基地,為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和實習提供方便;并建有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擁有10余項大型專題調查數據供學生使用。除上海大學和國家層面的各種獎學金以外,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還專門設立了“費孝通田野的調查基金”,實施“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培育計劃”,通過獎學金、專項資助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一心向學、具有培養前途的優秀研究生專心讀書、深入田野開展研究,并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學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社區文化及其變遷
02.(全日制)經濟人類學
03.(全日制)歷史人類學
04.(全日制)族群人類學
05.(全日制)語言人類學
06.(全日制)都市人類學
07.(全日制)全球化與區域發展(西亞北非研究、南亞研究、拉美研究)
08.(全日制)全球問題研究(宗教、身份認同與全球政治)
指導教師:
張江華、張佩國、張亦農等3名教授,馬丹丹副教授和1名青年講師。
招生人數:5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9人類學概論
4.889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5.復試科目:綜合考試
備 注:
1. 本專業在社會學院培養, 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
2. 07—08研究方向由人類學與全球學研究中心的教師合作指導學位論文,同時參見全球學專業招生簡章。
030304 民俗學
上海大學民俗學專業屬于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的二級碩士點。
上海大學社會學專業是全國四個社會學國家重點學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優勢重點學科、085一流學科、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上海市高峰學科,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和中國城市新移民問題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庫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等市級重點研究平臺,辦有大陸高校知名學術刊物《社會》,專業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SSCI專業英文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合辦)。
本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完整,特別是在組織社會學、社會網絡與社會分層、社區研究等方向擁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學者,現有專職導師50 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從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25 人,占50%。擁有省部級以上人才29 人次,其中國家萬人計劃和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青年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各1 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獲得者、新世紀優秀人才等4 人,上海市領軍人才2人、****5 人、東方學者和青年東方7 人;兼職導師15人,其中院士2人、上海市****和東方學者4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學者為主體、學歷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國際學術視野寬、人才梯隊合理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近五年以來,本學科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重大項目2項,一般項目10余項,其他課題100余項,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00多篇,專著40多種,參與中央和省市級政府部門的決策咨詢課題30余項。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同國外知名社會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而深遠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學生培養交換關系,為本學院學生的海外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還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建立了20多個調查研究和實習基地,為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和實習提供方便;并建有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擁有10余項大型專題調查數據供學生使用。除上海大學和國家層面的各種獎學金以外,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還專門設立了“費孝通田野調查基金”,實施“學術精英培養計劃”,通過獎學金、專項資助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一心向學、具有培養前途的優秀研究生專心讀書、深入田野開展研究,并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民俗學是研究群體的生活文化的一門學問,在“民俗”這個術語中被假設了存在于普通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過去的民俗學以闡明民俗的由來、變遷和民族性為目的,現在的民俗學的學術方向已呈現多樣化,無論農村和城市,無論傳統和現代的文化都成為其研究的領域。本專業通過“民俗學研究方法”、“民間文學和文藝民俗學”、“文化保護和民俗學”、“社會與環境民俗學”等民俗學課程以及社會學專業、人類學專業等相關課程的學習,并依靠“人類學民俗學研究所”的教師及其研究資源,培養和訓練研究生掌握學術研究和田野調查的能力,深化對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對中國社會的民間文化的觀察和理解,為走向社會打下探求和實踐的基礎。
學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社會民俗
02.(全日制)文藝民俗
03.(全日制)環境民俗學
指導教師:
耿敬教授、陳志勤、常峻、彭偉文等副教授。
招生人數:5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或 203日語
3.650民俗學
4.890民間文學
5.復試科目:綜合考試
備 注:
本專業在社會學院培養,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