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8-08-10 相關院校: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我校今年23個學院面向全國擬招收1700名碩士研究生(含推免生約200名),其中學術型450名,專業型1250名,歡迎廣大考生、推免生報讀我校研究生(實際招生名額以教育部下達指標為準)。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遵紀守法,品德良好,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2019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我校根據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具體關注招生專業目錄中學院或專業是否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3.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我校具有開展推薦和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以下簡稱推免生)工作資格,推薦和接收辦法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制定。被接收的推免生須在國家規定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并到報考點辦理現場確認手續,且不得再參加全國統考。截止2018年10月25日仍未落實接收招生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生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統考。
我校接受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的全日制班均可接收推免生。
三、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
(一)網上報名。報考2019年碩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技術服務工作由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
1.網上報名時間
2018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網上預報名時間:
2018年9月下旬。
2.報名流程
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在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
3.注意事項
(1)考生考前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我校的生源缺額信息并根據自己的成績再填報調劑志愿。
(2)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按我校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3)考生(含推免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對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規、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我校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4)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
(5)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
(二)現場確認。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須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并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1.現場確認時間
2018年11月12日前,具體時間以網報系統中各報考點的公告為準。逾期不再補辦。
2.現場確認程序
(1)考生到報考點指定的地方進行現場確認。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校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退出現役證》。報考點工作人員發現偽造證件時可通知公安機關并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在2019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
所有考生均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考生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4)考生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四、報考資格審查
我校將對考生網上填報的報名信息進行全面審查,并重點核查考生填報的學歷(學籍)信息,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
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我校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后,再準予考試。
我校在審查考生資格時,如發現偽造證件應通知公安機關并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五、初試
(一)2018年12月中旬,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
(三)初試日期和時間:2018年12月底。
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四)考生須到報考點指定的考場考試。考生入場時須接受考試安全檢查。考生在每科考試開考15分鐘后不得入場。初試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于每科考試結束前30分鐘,具體出場時間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規定,交卷出場后不得再進場續考,也不得在考場附近逗留或交談。
六、復試
(一)我校要對所有擬錄取考生進行復試,如有必要,可再次復試。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二)我校在復試前對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有疑問的,我校將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
(三)復試時間、地點、內容范圍、方式由我校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
(四)對以同等學力身份(以報名時填報的信息為準)報考的考生,復試時,應加試至少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
(五)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六)少數民族地區僅指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區域。考生網報時應如實填寫民族身份,現場確認后不得更改。
(七)教育部確定《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我校根據“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結合本單位生源和招生計劃等情況,自主確定本單位碩士研究生考生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我校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差額復試。復試比例一般按照招生計劃的150%左右掌握,生源充足的招生專業,可以適度擴大差額復試比例。
七、調劑
報考學術型和報考專業學位研究生之間的調劑政策,待初試結束后,視第一志愿生源上線情況而定。調劑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程序由我校按教育部錄取政策確定并公布。屆時,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填寫報考調劑志愿。
八、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由我校在復試階段組織進行,體檢須在我校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學校將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我校的體檢要求。
九、招收類型:全日制與非全日制
我校絕大部分專業均招收全日制研究生,部分專業學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具體在各學院招生目錄中注明),關于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界定如下: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內,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時,所在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注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十、錄取
我校將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學校將考生考試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將不予錄取。
碩士生錄取類別分為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兩種。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有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并向我校請假。無故逾期兩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應屆本科畢業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取消錄取資格。
新生報到后,我校將對其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專業素質、健康狀況等全面復查,發現有不符合標準者按照本單位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對新生復查期間的舉報情況、調查情況、處理情況須在全校范圍內公開。
被錄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學資格,須在錄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我校同意,可以參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學學習。
十一、公費定向教育碩士計劃
我校是廣東省內公費定向培養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單位之一,擬在我校教育碩士的所有招生領域中開設公費定向培養計劃,考生在報名時需選擇相應的教育碩士的領域,選擇定向就業類型和擬定向就業地區單位,并在備注里填寫“公費定向”字樣。本計劃的復試和錄取操作辦法在后續相應環節中公布。
十二、違規處理
對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行為的考生、考試工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對考試工作人員,由教育考試機構或其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弄虛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相關單位應將考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的違規或作弊事實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并將考生的有關情況通報其所在學校或單位,記入考生人事檔案,作為其今后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依據。
十三、其他
(一)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回定向單位就業。非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時采取畢業研究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
(二)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聯系電話:020-39366238
聯 系 人:鄧老師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廣州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510006
廣州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列表
序號
|
學院
(所、中心)
|
學術型一級學科
代碼名稱
|
學術型二級學科
代碼名稱
|
專業學位代碼
及招生領域
|
1
|
公共管理學院、
廣州發展研究院
|
1204公共管理
|
01行政管理
|
0352 社會工作(“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社會工作碩士
|
02 社會保障
|
||||
03公共政策
|
||||
04城市治理
|
||||
0303社會學
|
01理論社會學
|
|||
02應用社會學
|
||||
03社會工作
|
||||
2
|
法學院、
人權研究院
|
0301法學
|
030101法學理論
|
035101 法律碩士(非法學)
035102 法律碩士(法學)
學位名稱:法律碩士
|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
030104刑法學
|
||||
030105民商法學
|
||||
030106訴訟法學
|
||||
3
|
計算機科學與教育軟件學院、
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
計算科技研究院
|
0401教育學
|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
085211 計算機技術(“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78401教育技術學
|
||||
0839網絡空間安全★
|
01網絡空間安全基礎理論
|
|||
02系統安全
|
||||
03 網絡安全
|
||||
04 密碼學與應用
|
||||
05應用安全
|
||||
06人工智能與安全
|
||||
07先進計算技術
|
||||
4
|
教育學院
|
0401教育學★
|
040101教育學原理
|
045101 教育管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045114 現代教育技術(“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045118 學前教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0454 應用心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應用心理碩士
|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
||||
040105學前教育學
|
||||
040106高等教育學
|
||||
078401教育技術學
|
||||
0401Z2 教育經濟學
|
||||
0402心理學
|
040201基礎心理學
|
|||
04020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
||||
040203應用心理學
|
||||
5
|
體育學院
|
0403體育學
|
040303體育教育訓練學
|
045201 體育教學
045202 運動訓練
045204 社會體育指導
學位名稱:體育碩士
|
040304民族傳統體育學
|
||||
6
|
人文學院
|
0501中國語言文學
|
050101文藝學
|
045103 學科教學(語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0453 漢語國際教育
學位名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0501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
|
||||
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
|
||||
050105中國古代文學
|
||||
050106中國現當代文學
|
||||
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
0602 中國史
|
01 歷史地理學
|
|||
02中國古代史
|
||||
03 中國近代史
|
||||
04專門史
|
||||
1303 戲劇與影視學
|
||||
7
|
外國語學院
|
0401教育學
|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
045108 學科教學(英語)(“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
0502外國語言文學
|
050201英語語言文學
|
|||
8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0503新聞傳播學
|
050301新聞學
|
|
050302傳播學
|
||||
1303戲劇與影視學
|
||||
9
|
音樂舞蹈學院
|
1302音樂與舞蹈學
|
01 民族音樂學
|
|
02 音樂美學
|
||||
03舞蹈教學與教育研究
|
||||
10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1304美術學
|
||
1305設計學
|
||||
11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0401教育學
|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
045104 學科教學(數學)(“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
0701數學★
|
070101基礎數學
|
|||
070102計算數學
|
||||
0701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
070104應用數學
|
||||
070105運籌學與控制論
|
||||
12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0401教育學
|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
045105 學科教學(物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
0702物理學
|
070201理論物理
|
|||
070205凝聚態物理
|
||||
0704天文學★
|
||||
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
|
080901物理電子學
|
|||
13
|
化學化工學院
|
0703化學
|
070301無機化學
|
045106 學科教學(化學)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085216 化學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70302 分析化學
|
||||
070303有機化學
|
||||
070304物理化學
|
||||
070305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
|
081702化學工藝
|
|||
081704應用化學
|
||||
081705工業催化
|
||||
0817Z1 食品貯藏與加工
|
||||
14
|
地理科學學院
|
0401教育學
|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
045110 學科教學(地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區域規劃方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705地理學
|
070501自然地理學
|
|||
070502人文地理學
|
||||
070503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
0833城鄉規劃學
|
||||
1204公共管理
|
120405土地資源管理
|
|||
15
|
生命科學學院
|
0710生物學
|
071001植物學
|
045107 學科教學(生物)(“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085216 化學工程(生物化學工程)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71002動物學
|
||||
071003生理學
|
||||
071007遺傳學
|
||||
071010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
16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大灣區環境研究院
|
0776環境科學與工程
|
077601環境科學
|
085229 環境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77602環境工程
|
||||
17
|
土木工程學院、
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
0801力學
|
080104工程力學
|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814土木工程★
|
081401巖土工程
|
|||
081402結構工程
|
||||
081403市政工程
|
||||
081404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
||||
081405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
081406橋梁與隧道工程
|
||||
18
|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0802機械工程
|
08020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085201 機械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085208電子與通信工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
|
||||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
|
||||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
|||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
|
||||
19
|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
0813建筑學
|
01建筑歷史與理論
|
0953 風景園林碩士
學位名稱:風景園林碩士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方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02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
||||
03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
||||
04建筑技術科學
|
||||
0833城鄉規劃學
|
||||
20
|
旅游學院
|
1202工商管理
|
120203旅游管理
|
1254 旅游管理碩士(“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旅游管理碩士
|
21
|
經濟與統計學院
|
0202應用經濟學
|
01 經濟發展理論與當代中國經濟
|
0251 金融碩士
學位名稱:金融碩士
1253 會計碩士
學位名稱:會計碩士
|
02 金融理論與應用
|
||||
03 產業經濟與政策
|
||||
04 勞動經濟與微觀計量
|
||||
05 數量經濟理論與應用
|
||||
0270統計學★
|
01 經濟統計
|
|||
0714統計學★
|
01 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
|
|||
02 應用統計
|
||||
03 管理統計與決策
|
||||
04 數量金融與保險精算
|
||||
1202工商管理
|
120201會計學
|
|||
2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0101哲學
|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
045102 學科教學(思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教育碩士
|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
|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
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
030506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
||||
23
|
工商管理學院
|
1202工商管理★
|
120202企業管理
|
1251 工商管理碩士MBA (“非全日制”)
學位名稱:工商管理碩士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工程項目管理方向)
學位名稱:工程碩士
|
120204技術經濟與管理
|
||||
1202Z1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
|
||||
1202Z2 建設與房地產管理
|
注:
1、未標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專業及領域,默認為只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2、★為博士點學科。
廣州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獎助學金及學費標準
廣州大學依托國家中心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優勢,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力度,通過提高在校研究生待遇水平,吸引優質生源,鼓勵學生專心學業。
(一)獎助學金
類別
|
研究生助學金
|
學業獎學金
(元/生·學年)
(覆蓋面)
|
國家獎學金
(元/生·學年)
(覆蓋面)
|
||
元/月
|
發放月份
|
合計(元/生·學年)
|
|||
碩士
研究生
|
800
|
12個月
|
9600
|
一等獎學金
12000(10%)
二等獎學金
8000(20%)
三等獎學金
2000(50%)
|
碩士生
20000
(5%)
|
1.研究生助學金享受群體是所有全日制非定向(檔案關系轉入學校)學習的研究生,覆蓋面100%,助學金按12個月發放,達到9600元/生·學年,高于國家6000元/生·學年的標準。
2.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總覆蓋面80%;國家獎學金覆蓋面約5%,名額以國家下達的為準。這兩類獎學金均實行申請制。
3.學校鼓勵研究生兼任教學助理、科研助理、行政助理(簡稱三助)工作,給研究生提供實習和鍛煉的機會。學校現設三助崗位約350個,崗位酬金8000元/崗·年,受聘研究生按勞取酬。經濟困難的研究生也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以順利完成學業。
4.學校設有社會獎學金、助學金。包括 “何耀光助學金” 和“眾人拾柴火焰高”助學金等;部分學院還在本學院內設立院級獎、助學金,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每年可獲得1000-13000元不等的社會獎助學金資助。
5.學校實施優秀生源獎勵計劃。優秀生源是指我校接收的所有碩士推免生;報考或調劑到我校全日制攻讀的碩士研究生中來源于985、211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生源。獎勵標準為:推免生來源于985或211高校獎勵5萬元/人,其他高校(含本校)獎勵3萬元/人;第一志愿考生來源于985或211高校獎勵4萬元/人;調劑生來源于985或211高校獎勵3萬元/人。
6. 學校實施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項目資助計劃。設立“廣州大學研究生基礎創新項目資助計劃”,資助研究生開展基礎科研項目研究,每年資助約50項,每項資助1萬元;設立“廣州大學研究生‘廣州研究’項目資助計劃”,資助研究生開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現實問題研究,每年資助約50項項目,每項資助0.5萬元。
7.學校實施研究生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資助計劃。每年資助20%學術型碩士生參加國內重要學術會議,5%學術型碩士生參加國外重要學術會議。
8.學校實施碩士生赴海外聯合培養計劃。每年派出當年招生數量10~20%的碩士生到國外訪學半年以上,資助標準約6200元人民幣/月/人及一次往返國際機票。
(二)學費標準
研究生類別(學制)
|
學費(元/生·學年)
|
|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
所有專業(3年)
|
8000
|
專業學位
碩士研究生
|
風景園林碩士(3年)
|
8000
|
教育碩士(2年或3年)、體育碩士(2年)、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2年)、工程碩士(3年)
|
10000
|
|
法律碩士(法學2年、非法學3年)、應用心理碩士(2年或3年)、社會工作碩士(2年或3年)
|
12000
|
|
旅游管理碩士(3年)
|
20000
|
|
會計碩士(2年)、金融碩士(2年)
|
25000
|
|
工商管理碩士(MBA)(3年)
|
30000
|
備注:
(1)專業學位研究生中,工程碩士、教育碩士、應用心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的相關領域設有非全日制班,學制為三年,學費按三年收取。風景園林碩士、工程碩士全日制班學制三年,學費按三年收取;金融碩士和其他全日制班學制為兩年,學費按兩年收取。
(2)以上收費方案最終以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教育廳和廣東省財政廳的批復為準。
廣州大學各學院聯系人和電話
序號 | 招生學院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1 | 地理科學學院 | 王老師 | 39366891 |
2 | 法學院 | 余老師 | 39366715 |
3 | 公共管理學院 | 劉老師 | 39366776 |
4 | 化學化工學院 | 文老師 | 39366901 |
5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何老師 | 39366943 |
6 |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陳老師 | 39366923 |
7 | 計算機科學與教育軟件學院 | 申老師 | 39366375 |
8 |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 遠老師 | 39366971 |
9 | 教育學院 | 李老師 | 39366756 |
10 | 旅游學院 | 郭老師 | 39366725 |
11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石老師 | 39366982 |
12 | 人文學院 | 黎老師、杜老師 | 39366742 |
13 | 工商管理學院 | 黃老師 | 39366453 |
14 |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劉老師 | 39366913 |
15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邢老師、周老師 | 39366863 |
16 | 體育學院 | 蘇老師 | 39366837 |
17 | 土木工程學院 | 趙老師 | 39366956 |
18 | 外國語學院 | 鄒老師 | 39366710 |
19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楊老師 | 39366872 |
20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劉老師 | 39366790 |
21 | 音樂舞蹈學院 | 張老師 | 39366685 |
22 | 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 謝老師 | 39366766 |
23 | 經濟與統計學院 | 鄧老師、黃老師 | 39366821/36296654 |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