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江南大學 2018-05-16 相關院校: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徐巖介紹如下:
基本信息
|
|
|
|
姓名
|
|
徐巖
|
|
職稱
|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
學歷/學位
|
|
研究生/博士
|
|
聯系電話
|
|
0510-85918201
|
|
電子郵箱
|
|
yxu@jiangnan.edu.cn
|
個人簡介
長期從事釀造微生物學與工業酶學領域的研究,通過在釀造發酵過程中群體微生物結構與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謝機理、微生物新酶及其分子改造等研究工作,從基因組學、蛋白組學和代謝組學的水平上,解析微生物發酵機制、探索微生物酶蛋白的結構與催化功能的相互關系,提升和改造傳統發酵工藝,采用發酵技術和酶技術發掘和延展新的生物制造過程,滿足工業生物制造的需求。主要承擔發酵工程課程的講授工作。近五年共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SCI論文)超過100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300。出版專著(或教材)13部,其中英文著作3部;申請發明專利13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其中授權國際發明專利2項;主持包括國家“973”計劃課題、“863”計劃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包括重點基金)等在內的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3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17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5年,2011年)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2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2008年)等國家及省部級10余項,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百篇優博提名,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等獎勵。為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的發展計劃團隊帶頭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十大優秀發明人,擔任國務院學位評議委員會第五屆、第六屆學科評議輕工組成員,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屆化學科學部評議組成員,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學習工作經歷(自本科填起)
學習經歷:
1980/09-1984/07無錫輕工業學院,發酵工程,工科學士1987/09-1990/07無錫輕工大學,發酵工程,工科碩士1994/09-1997/07無錫輕工大學,發酵工程,工科博士
工作經歷:
2002/09-至今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導
1998/09-2002/08 無錫輕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導
2005/01-2005/10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2001/09-2002/04日本國京都大學,應用生命專攻發酵生理研究室,訪問學者1991/10-1992/10日本國東京大學,農學部應用微生物學,研究員
主要代表性成果:
一、論文(論著)發表情況
1.Jin, G.; Zhu, Y.; Xu, Y. Mystery behind Chinese liquor fermentation.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63, 18-28.
2.Yu, X.-W.; Xu, Y.; Xiao, R. Lipases from the genus Rhizopus: Characteristics, expression, protein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 2016, 64, 57-68.
3.Zhi, Y.; Wu, Q.; Xu, Y. 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surfactin biosynthesis in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T45.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4.Song, Z.; Du, H.; Zhang, Y.; Xu, Y. Unraveling Core Functional Microbiota in Traditional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by High-Throughput Amplicons and Metatranscriptomics Sequencing.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7, 8.
5.Wu, Q., Y. Kong, and Y. Xu, Flavor Profile of Chinese Liquor Is Altered by Interaction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icrobe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6. 82(2): p. 422-430.
6.Zhang, R.Z., Y. Xu, and R. Xiao, Redesigning alcohol dehydrogenases/reductases for more efficient biosynthesis of enantiopure isomers.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5. 33(8): p. 1671-1684.
7.Yang, M., et al., Role of N-linked glycosylation in the secretion and enzymatic properties of Rhizopus chinensis lipase expressed in Pichia pastoris.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15. 14.
8.Lu, X.W., et al.,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of the Chinese Maotai-flavored liquor yeast MT1 revealed its unique multi-carbon co-utilization. BMC Genomics, 2015. 16.
9.Wu, Q., et al., Transcrip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Lichenysin Biosynthesis in Bacillus licheniformis from Chinese Maotai-Flavor Liquor Maki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5. 63(3): p. 888-893.
10.Wu, Q., et al., Effect of yeast species on the terpenoids profile of Chinese light-style liquor. Food Chemistry, 2015. 168(0): p. 390-395.
11.Hu, X.L., H. Du, and Y. Xu,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caproic acid-producing bacterium Clostridium kluyveri in the fermentation of pit mud used for Chinese strong-aroma type liquor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15. 214: p. 116-122.
12.Wu, Q., B. Chen, and Y. Xu, Regulating yeast flavor metabolism by controlling saccharification reaction rate in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of Chinese Maotai-flavor liqu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15. 200: p. 39-46.
二、專利情況
1、Stereosepcificcarbonylreductases美國專利
2、BifunctionalLipaseMutantandMethodsofUsingSame美國專利
3、一種原位判定混合釀造體系中風味功能微生物的方法
4、一種基于釀造功能導向的微生物組合方法及組合菌劑在白酒工業中的應用
5、利用酒糟發酵生產乙偶姻和轉化生產四甲基吡嗪的方法
6、一種生產四甲基吡嗪的方法及其生產菌株
7、用變性梯度電泳鑒定白酒大曲或酒醅酵母群落結構的方法
8、具有降解氨基甲酸乙酯功能的膠紅酵母及其在酒類和食品中的應用
9、一種測定食品釀造谷物類原料結合態香氣物質的方法
10、輔助底物耦聯提高重組菌不對稱轉化(R)-苯基乙二醇轉化效率的方法
11、中國醬香型白酒生產中高產乙醇低產雜醇油的酵母的篩選與應用
12、一種發酵生產脂肪酶的方法
13、一種測定白酒中揮發性苯酚類化合物的方法
14、一種中國白酒中非糠殼帶來的土霉異味化合物土臭素的測定方法
15、一種降低酒精飲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集成控制方法
16、一種基于雙阻遏策略增強大腸桿菌T7表達系統穩定性的方法
三、承擔教學科研項目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基于組學技術的我國優勢釀造食品特征風味組分及其微生物代謝機制(31530055)
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手性生物催化劑的理性設計(2011CB710802)
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立體選擇性氧化還原酶關鍵活性位點結構與功能關系研究(2011CB710801)
4、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釀酒原料高效安全制造技術研究(2013AA102108)
5、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生物催化不對稱氧化還原反應制備芳基手性醇關鍵技術研究(2007AA02Z226)
6、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食品酶及其應用(2012AA022207)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白酒中異味萜類化合物產生微生物的代謝機制及其對釀造微生物群落結構調控的研究(31271921)
8、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優勢傳統白酒、黃酒類制造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7BAK36B00)
9、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酶制劑及生物催化關鍵技術產業化(2008BAI63B07)
四、獲獎情況(含指導學生獲獎)
1、基于風味導向的固態發酵白酒生產新技術及應用,2013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我國典型香型優質白酒釀造機制解析及其關鍵技術產業化示范,2015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3、基于風味導向的固態發酵白酒生產新技術及應用,2015年無錫市騰飛獎
4、傳統發酵飲料酒高效、安全釀造的理論與關鍵技術應用,2012年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5、白酒中特征風味及風味導向功能微生物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11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酶工程方面:
1、基于工業特性的高選擇性生物催化劑高效創制與應用,2017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工業酶開發關鍵技術及其在綠色行業中的應用,2011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3、氧化還原酶生物催化關鍵技術在手性化合物制造中應用,2008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
4、工業生物催化關鍵技術及在食品添加劑制造中的應用,2005年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以上資料更新時間截止:2017年12月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