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研招新聞 來源:解放網 2011-11-30 相關院校:同濟大學
晚報訊昨天,由市科協和市教委聯合主辦的上海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滬舉行。會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鄭時齡院士指出,目前研究生的學風弊病與不合理的研究生發表論文“硬指標“有關。他呼吁對指標進行改革,以更好地推動高校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
近年來,一些社會不良行為和丑陋風氣侵蝕科技界的健康發展,學術造假、學風浮躁、抄襲剽竊等行為時有發生。為了改善這種現狀,市科協和市教委舉辦了此次宣講教育報告會,希望正確引導在校研究生遵守學術規范,堅守學術誠信,維護學術尊嚴,揭露和抵制這些學術不端行為。報告會上,中國科協領導和上海市領導為楊福家、葉叔華、鄭時齡三位院士頒發了“上海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宣講團”專家聘書。
在報告中,鄭時齡院士表示,造成當下學術不端現狀的,主要有道德和制度兩大因素。一方面,社會道德觀念的淡漠,導致在利益的驅動下,學界產生了一種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圍。而在制度上,學位制度的相對不完善,學位類型比較單一,評價體系不健全等因素,也對學風建設產生了不利影響。
鄭時齡特別指出,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對研究生發表論文制定了不合理的硬指標。“以建筑學為例,全國的專業期刊并不多,而列為一級刊物的更是只有兩本,但是一些高校卻規定博士生在讀期間必須發表至少三篇論文。就算把這些雜志全部用來刊登博士生論文,也登不下。 ”這種不合理的硬指標,使得不少人為了完成指標不擇手段,無形中助長了學術造假的風氣,妨礙了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為此,鄭時齡呼吁在自覺樹立正確的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同時,高等院校必須適時改革不合理的論文指標,營造出一個更利于自主創新和人才成長的科研環境。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