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6-28 相關院校:天津大學
姓名(中文/漢語拼音)馬一太
職稱教授、博導
職務熱能研究所所長
專業工程熱物理
所在系、所熱能與制冷工程系、熱能研究所
通訊地址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力學系,300072
電子信箱ytma@tju.edu.cn
辦公室電話+86(0)22 87894855
傳真+86(0)22 27404741
主要學歷:
1963.07-1968.12 天津大學動力系內燃機專業,本科生
1979.07-1982.02 天津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研究生,獲工學碩士
1984.05-1989.10 天津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在職研究生,獲工學博士
主要學術經歷:
1982.02-至今 天津大學熱能與制冷工程系工程系、熱能研究所,助教(1982.2)、講師(1985.12)、
教授(1990.12)、博士生導師(1991.12)
1987.10-1988.12 德國Essen大學應用熱力學與空氣調節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
1997.01-1997.07 美國UIUC大學空調與制冷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
1.制冷和熱泵節能技術的研究
2.混合工質及自然工質
3.能源、環境及可持續發展
主要講授課程:
1.熱力學循環分析及前沿進展 (研究生 30學時)
2.Moder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研究生雙語 40學時)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熱力學分會委員(2000);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新能源發電設備專委會委員(1998);
天津制冷學會副理事(2000);
工程熱物理學報編委(2001);
太陽能學報編委(2000);
熱科學與技術編委(2002)
主要學術成就、獎勵及榮譽:
主持國際合作、國家、部委及橫向課題10余項,獲國家及部委獎勵2項,發表論文50余篇,SCI/EI/ISTP收錄1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9項,授權4項。
1991年被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2001年獲面向21世紀熱工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排名全國第三,本校第一)
主要科研項目及角色:
1. 制冷熱泵系統混合工質變濃度容量調節的動態特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59576045) 1995-1998, 第一完成人。
2. 自然工質超臨界循環熱泵系統動態特性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9876028) 1999-2001, 第一完成人。
3. 二氧化碳超臨界逆循環的應用基礎研究, 博士點基金(98005632) 1998-2000, 第一完成人。
4. 二氧化碳熱泵系統超臨界循環的研究, 天津科學基金(983605811)1998-2000, 第一完成人。
5. 新型綠色環保制冷劑及相關設備技術研制,企業合作,2001-2002, 第一完成人。
6. 超臨界二氧化碳放熱及膨脹作功特性研究, 博士點基金(D0200105), 2002-2004, 項目負責人。
7. CO2膨脹機技術CO2 Expander Technology, UTRC國際合作項目,2002-2003, 第一完成人。
8. 城市地熱利用系統的節能與資源保護, TD211-95-0106天津大學"211"工程標志性成果管理項目, 100萬元,1998.10-1999.12,第一完成人。
9. 新型高效熱泵的開發研制,企業合作,2003-2004,項目負責人。
代表性論著:
1. Lu Wei, Ma Yitai, Ima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well off society in China, 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 45: 1357-1367, 2004
2. 蒯大秋,馬一太,混合工質匹配性能的熱力學分析,工程熱物理學報, 25(1): 34-36, 2004 馬一太、盧葦等,蒸氣壓縮式集中空調機組能效的探討,暖通空調, 34(2): 18-21, 2004
3. Zha Shi tong, Ma Yitai, The development of CO2 expander technology in CO2 transcritical cycles, Int. J. Global Energy Issues, 20(3): 233-244, 2003
4. Ma Yitai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CO2 expander technology in CO2 transcritical cycles, In: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yogenics and Refrigeration (ICCR2003): 351-354
5. 馬一太,王景剛等,地熱源熱泵運行特性模擬研究,工程熱物理學報, 24(3): 361-366, 2003
6. 馬一太、王志國,燃氣輪機性能評價的模糊綜合評判方法,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3(9): 218-220, 2003
7. 查世彤,馬一太,李麗新等,CO2跨臨界循環中膨脹過程的對比與分析,工程熱物理學報, 24(4): 546-549, 2003
8. 馬一太,王景剛,李敏霞等,CO2跨臨界循環地源熱泵的研究,太陽能學報, 24(1): 41-45, 2003
9. 國內外自然工質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暖通空調, 33(1): 41-46, 2003
10. 盧葦,馬一太等,垃圾焚燒的發展趨勢分析,《太陽能學報》, 23(6): 799-803, 2002
11. 馬一太,王景剛,魏東等,CO2跨臨界循環水源熱泵變工況特性,太陽能學報, 24(2): 157-161, 2003
12. 馬一太,劉燕,蘆葦,基于可能性與可用性的CCHP系統熱力學分析,暖通空調, 33(6): 1-4,2003
13. 馬一太,李麗新等,CO2跨臨界低溫地熱源水-水熱泵的實驗研究,太陽能學報, 23(4): 414, 2002
14. 王景剛,馬一太等,CO2跨臨界雙級壓縮帶膨脹機制冷循環研究,制冷學報, 2, 2001
15. 馬一太,魏東等,CO2跨臨界制冷循環應用兩相螺桿膨脹機的理論分析,工程熱物理學報, 22(2): 137-140, 2001
16. 王侃宏,馬一太等,CO2跨臨界循環高壓側壓力控制的熱力學分析,工程熱物理學報, 21(5): 537-540, 2000
17. 馬一太,王侃宏等,帶膨脹機的CO2跨(超)臨界循環的熱力學分析,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6): 661-665, 1999
18. 馬一太,楊昭,呂燦仁,CO2跨臨界(逆)循環的熱力學分析,工程熱物理學報, 19(6): 665-668, 1998
19. 馬一太,郜志等,空調制冷工質R143a/R227ea、R125/R227ea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4): 397-400, 1999
20. 馬一太,高志明等,多元混合物篩選及配比原則的研究,工程熱物理學報, 18(1): 17-20, 1997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