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4-17 相關院校:北京交通大學
基本信息
辦公電話:010-51684016 電子郵件: mgwang@bjtu.edu.cn
通訊地址: 郵編:
教育背景與工作經歷
王目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光電子信息工程系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4年至今在北京交通大學光波技術研究所工作。2008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2年國家公派以訪問學者身份留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一年。
研究方向(順序不分先后)
全光交換、特種光纖、光電器件及基于智能光纖傳感的物聯網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
全光交換、特種光纖及器件
招生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博士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碩士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碩士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
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速光纖通信系統關鍵技術和器件、全光信號處理和光纖通信與無線通信融合技術,歡迎好學、勤奮、踏實、樂觀的學生報考。
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主要有:
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光電振蕩器關鍵技術
北京市教委: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系列超寬帶雙芯光子晶體光纖及相關器件研究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科技部:面向光路交換網絡的光纖器件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基本科研業務費:端到端有連接、有信令系統的光路交換網絡研究
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超高采樣偏振不敏感寬帶全光模數轉換技術的研究
科技部“863”:160Gbit/s-泵多纖光傳輸技術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于時間透鏡的光學傅立葉變換在實時測量中的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速光通信系統中的偏振模色散補償及相關技術與基礎研究
教學工作
已主講本科生課程:《全光通信網》、《光通信技術基礎》、《光纖通信概論》、《光纖通信研究性專題》;研究生課程:《光通信網絡》。
學術成果
期刊論文
[1] M. Wang and J. P. Yao, “Tunable 360° Photonic Radio-frequency Phase Shifter Based on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and All-optical Differentiation,” 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31(15), 2584-2589, 2013.
[2] M. Wang and J. P. Yao , “Multitap Microwave Photonic Filter With Negative Coefficients Based on the Inherent Birefringence in a Phase Modulator,” Photonics Journal, IEEE, 5(3), 1943-0655, 2013.
[3] M. Wang and J. P. Yao, "Optical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based on unbalanced double-sideband modulation with improved measurement accuracy,"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5(8), 753-756, 2013.
[4] J. Nan, T. J. Li, J. Sun, K. P. Zhong, J. Li, and M. G. Wang. "Simultaneous two-distributary-channel demultiplexing of an OTDM signal using a bidirectionally operated highly nonlinear fiber after 100km transmission."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59, 32-35, 2014.
[5] M. Wang, T. J. Li, S. S. Jian, “Tunable PMD compensator based on high-birefringence linearly chirped FBG with cantilever beam”, Opt. Express, 11(9), 2354-2363, 2003.
[6] M. Wang, T. J. Li, S. S. Jian , “Analytical theory for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of the spun and twist fiber”, Opt. Express 11(9), 2403-2410, 2003.
[7] M. Wang, T. J. Li, S. S. Jian , “A novel adjustable PMD compensator based on a tapered high-birefringence linearly 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g”, Optics Communications, 240(4-6), 307-314, 2004.
[8] M. Wang, T. J. Li, S. S. Jian , “Analytical theory of pulse broadening due to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and polarization dependent loss”, Optics Communications, 223(1-3), 75-80, 2003.
獲獎與榮譽
詹天佑科技專項獎 2014
北京交通大學五四獎章 2014
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 2013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2010
首批紅果園雙百人才計劃 2009
北京市科技新星 2008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