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4-09 相關院校:北京交通大學
基本信息
姓 名 :裴勁松
職稱/職務:教授/處長
辦公電話 :51688669
通訊地址 :圖書館112室
電子郵件 :jspei@bjtu.edu.cn
個人簡歷
裴勁松,男,漢族,1967年9月生,江西豐城人,198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4月參加工作,北京交通大學工學碩士,經濟學博士,研究員。歷任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保衛處(部)處(部)長。現任圖書館直屬黨支部書記(正處級)。主講課程《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
1、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人力資本理論和教育經濟與管理。
2、科研項目
近年來主持和參加省部級以上課題多項。主要有:
2001.06~2002.4 鐵路技術創新人才開發政策與管理方式的研究
2001.12~2002.3 科技工業園管理機制和人才培養開發方案研究
2002.04-2002.06 中國汽車工業面臨的形勢分析及應對戰略
2002.11-2004.12 勝利油田管理局人才資源發展戰略研究
2003.03-2003.12 管道技術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
2003.04-2003.10 我國老齡產業發展研究
2005.04-2006.04 區域經濟產業鏈發展戰略研究
2005.04-2007.02 大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考核系統
2005.08-2006.06 企業員工社會保險研究
2005.08-2006.07 石材進出口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
2006.03-2006.12 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產業經濟發展與人才戰略研究
2006.09-2007.09 日化產業的工作崗位分析
2007.08-2007.10 四川敘永至大村地方鐵路項目投資效益評估報告
2007.08-2007.10 福建龍蒲高速公路投資效益評估報告
2007.08-2008.12 深化鐵路運輸生產力布局調整相關問題的研究
2011.02-2011.06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環保產業發展戰略咨詢
2011.06-2012.9首都高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與預防處置問題研究
2011.07-201205 高校研究生信息素質教育的實施和評估研究
2012.09-2012.12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BTBOT投資項目管理咨詢
2013.09-2014.12 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文化建設研究
3、論文及著作
自2000年以來出版各種專著、教材、工具書等多部。主要有:
1.鐵路崗位測評(條目),中國鐵路百科全書,中國鐵道出版社,2000。
2.哈佛MBA中國經典案例.海爾篇,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1,第一作者。
3.哈佛MBA中國經典案例.聯想篇,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1,第一作者。
4.研究生教育形成人力資本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專著
5.把握前程:大學生就業與發展(教材),第九章“學業更上一層樓-保研與考研”,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參編。
6.旅游管理信息系統,清華大學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201101,第二著者。
7.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及投資問題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201312,第二著者。
8.建筑企業BT、BOT項目投資管理及案例分析,北京交通大學出版,201501,第二著者。
近年來發表論文多篇。主要有:
1.高校科研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與發展管理》2000年4月第12卷第2期。
2.教育、培訓與就業,《中國培訓》2000年第10期。
3.知識經濟與研究生主體意識的開發,《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4.我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戰略管理,《技術經濟》2001年第4期,第一作者
5.人力資本投資方式,《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1年第4期。
6.研究生教育投資的經濟學分析,《中國軟科學》,2002年第2期.。
7.略論研究生教育的模式與發展,《北方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8.論信仰在企業成長中的作用,《技術經濟》2005年第9期。
9.架構“協調互動、動態創新”的“MBA人”教育平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年第6期。
10.我國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問題探析,《經濟師》2006年第6期。
11.利益集團視角審視我國的收入分配問題,《經濟經緯》2006年第4期。
12.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緩解“民工荒”,《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6年第7期。
13.高校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理論探討,《中國高教研究》2006年第9期。
14.研究生教育形成人力資本的特征及其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幾點啟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10期。
15.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構建高等學校和諧學院,《理論探討》2006年第6期。
16.試論研究生教育中研究開發的作用,《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總第167期。
17.高科技園區人才流動實證分析,《經濟師》2007年4期,總第218期。
18.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本若干問題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7年第5期,總第203期。
19.勞動經濟學視角下的“民工荒”現象,《現代經濟探討》2007年第5期,總第305期。
20.中關村昌平科技園創新人才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2期。
21.人力資本視角下的中小企業創新策略分析,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年第6期。
22.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物流技術》2007年第7期(第26卷第7期)。
23.面向實踐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新探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7期,總第174期。
24.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構建和諧社會新農村,《生產力研究》2007年第11期(6月10日出版),總第148期。
25.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才戰略轉型對策,《中國國情國力》2008年第5期。
26.并重五環 精準培訓需求,《培訓》2008年第9期,總第36期。
27.企業勝任力模型開發——以國內某跨國家電制造企業集團為例,《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8年第9期。
28.心理契約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及管理策略,《中國高教研究》2009年第4期。
29.知識型員工心理契約管理,《中國勞動》2009年第5期。
30.我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探析及政策建議,《中國國情國力》2009年第7期。
31.加強農民工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生產力研究》2009年第8期。
32.著力構建大學生安全教育立體新格局,《中國高等教育》2009年第13、14期(總421期)。
33.基于無邊界職業生涯管理的企業培訓體系構建,《管理現代化》2009年第6期。
34.論我國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 中國科技縱橫 》2009年 12期
35.一種基于項目的研究生學習研究模式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3期。
36.PPP項目在中國的發展應用——以北京地鐵4號線運營為例,《經濟師》2010-10-05。
37.農村醫療救助與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的銜接,《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11-28(第二作者)。
38.解讀“新醫改”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10-30(第二作者)。
39.我國鋼鐵工業品種質量發展現狀和對策,《生產力研究》2010-11-15(第二作者)。
40.我國艾滋病人的醫療保障問題研究及對策分析,《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12-15。
41.中國農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12-01-23(第二作者)。
42.靈活就業----無邊界職業生涯時代大學生的新型就業模式,《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43.人力資本視角下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機制的構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2年第11期。
44.淺析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北京教育》德育版2012年12期總第625期。
45.交大校訓“知行”漫談”,《北京交大報》2013年4月28日911期。
46.象牙塔里的文化殿堂----淺談高校圖書館的育人功能,《北京交大報》2013年6月20日916期。
47.實現中國夢,大學要先行,《中國科學報》2013年9月19日理論版。
48.中國農民工隨遷子女醫療保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經濟研究導刊》2013/22。
49.漫談交大夢與中國夢,《北京交大報》2014年3月14日929期。
50.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的閱讀促進,《人民日報》2014年3月26日理論版。
4、指導研究生情況
截止2014年底已指導11名勞動經濟學、20名社會保障、2名工業工程和21名工商管理碩士生(MBA)順利畢業。
目前指導在校5名勞動經濟學、2名社會保障、5名工商管理(MBA)、1名公共管理(MPA)等碩士生。
5、獲得榮譽
曾獲北京交通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育工作者標兵,北京市國家安全局高校國家安全工作先進個人,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先進工作者,首都國家安全工作先進個人,北京市公安局個人三等功。
1.1997年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序第二)
2.1997年獲北京高教學會研究生教育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3.2000年獲中國研究生德育工作優秀論文評選特等獎
4.2001年獲北京高教學會研究生教育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5.2004年獲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序第二)
6.2008年獲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序第二)
7.2009年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高教保衛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1篇,二等獎1篇
8.2010年獲北京高教保衛學會評為優秀學術研究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
9.2011年獲北京市高教學會研究生教育研究會優秀論文三等獎獎
10.2012年獲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征文一等獎(排序第二)
6、團體兼職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教育分會理事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個人會員
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個人會員
中國圖書館學會個人會員
北京市社會學學會理事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