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4-09 相關院校:北京交通大學
基本信息
姓 名 :程小可
職稱/職務:教授
辦公電話 :010-51684310
通訊地址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
電子郵件 :chxiaoke@126.com
個人簡歷
程小可,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第7屆中國會計學會理事、中國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2006年7月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后被北京化工大學破格引進為教授(當時為該校最年輕教授);2009年7月被北京交通大學引進,任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有:資本市場與會計信息、企業會計準則、公司財務管理等。近年來在《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審計研究》、《中國軟科學》、《經濟學動態》、《中國會計評論》、《經濟科學》、《系統工程》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出版專著、教材、譯著十余部。曾榮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3年度中國發展研究獎學金、2003年度寶鋼優秀學生獎、2003年中國會計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和2004年中國會計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其博士論文榮獲2005年楊紀琬優秀學位論文獎以及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以及榮獲2006年海峽兩岸會計與管理研討會優秀論文。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等。近5年來,作為國家電網公司財務部的重要外部咨詢專家,主持以及參與了國家電網公司若干重要科技課題以及規劃項目。此外,也為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及其他中央企業提供過咨詢或培訓服務。
1、研究領域
[1] 資本市場中的財務與會計問題
[2] 權益定價
[3] 企業會計準則
2、科研項目
主持部分: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5年立項,項目編號71572009):“市場化環境對企業創新投資效率的影響機理研究:宏微觀視角” ,項目起止時間為2016年1月-2019年12月。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2年立項,項目編號71272055):“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經濟后果: 盈余質量、權益價值與資本成本”,項目起止時間為2013年1月-2016年12月。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8年立項,項目編號70802006):“線性信息動態視野下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實證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09年1月-2011年12月。
[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2008年立項,項目編號08JA630009):“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盈余結構的價值相關性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09年1月-2011年12月。
[5] 國家電網公司研究開發項目:“公司國際化業務財務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國內外會計準則變化與公司經濟效益相關性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6] 國家電網公司研究開發項目:“基于戰略財務視角的公司綜合價值動態評價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起止時間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7] 國家電網公司軟課題:“國家電網公司財務集約化優化提升及信息技術支持方案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
[8] 國家電網公司軟課題:“國家電網公司預算管控理論體系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11年4月至9月(已結項,考核評價為非常滿意)。
[9] 國家電網公司軟課題:“國家電網公司財務信息化規劃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
[10] 國家電網公司軟課題:“國家電網公司會計選擇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09年3月至8月,該項目被考核為優秀,相關成果已經在國家電網公司全國范圍內實施。
[11] 國家電網公司軟課題:“新企業會計準則對公司財務決策的影響”,項目起止時間為2008年3月至7月,該項目考核為優秀。
[12] 北京交通大學基本科研業務項目(2012JBM048):“企業合并、盈余管理與市場反應”。
[13] 北京交通大學人才基金項目(編號為B09RC00040):“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綜合收益的價值相關性研究”。
[14]2007年承擔了數家大型中央企業及若干上市公司等委托的基于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核算辦法建設以及新制度轉軌顧問及輔導等工作。
[15]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05037373),項目名稱為“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實證研究”,該項目于2006年結題。
參與部分:
[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年立項,項目編號項目71372011):“新興市場國家IFRS制定過程中的博弈及經濟后果研究”,項目起止時間為2014年1月-2017年12月。
[1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企業業績評價與激勵機制”(項目編號70072035,于2004年結題)。
[1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研究”(項目編號70372065,于2006年結題,考核為優秀)。
3、論文及著作
論文部分
[1]“貨幣政策適度水平與企業短貸長投之謎”,《管理世界》,2016年第3期(和鐘凱、張偉華合作)。
[2]“貨幣政策、信息透明度與企業信貸期限結構”,《財貿經濟》,2016年第3期(和鐘凱、張偉華合作)。
[3]“事務所規模、審計任期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響”,《系統工程》,2016年第3期(和李昊洋、鄭立東合作)。
[4]“公司的資本結構決策具有學習效應嗎?”,《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年第10期(和姜永盛、李浩舉合作)。
[5]“民營上市公司CEO持股緩解了代理沖突嗎”,《審計與經濟研究》,2015年第4期(和鐘凱、楊鳴京合作)。
[6]“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流動性管理與創新可持續性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15年第6期(和鄭立東、姚立杰合作)。
[7]“影子銀行、企業風險承擔與融資約束”,《經濟管理》,2015第4期(和姜永盛、鄭立東合作)。
[8]“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控股股東掏空——中國版薩班斯法案的實施效果”,《中國軟科學》,2014第9期(和鐘凱、姚立杰合作)。
[9]“內部控制、企業生命周期與現金股利”,《證券市場導報》,2014年第10期(和姜永盛、姚立杰合作)。
[10]“宏觀經濟增長、企業競爭地位與商業信用政策”,《財貿研究》,2014年第6期(和鄭立東合作)。
[11]“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行業周期性與現金持有動態調整”,《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年第12期(和鄭立東、姚立杰合作)。
[12]“內部控制、融資約束與銀企關聯”,《審計研究》,2013年第5期(和楊程程、姚立杰合作)。
[13]“內部控制能否抑制真實活動盈余管理”,《中國軟科學》,2013年第3期(和鄭立東、姚立杰合作)。
[14]“獨立董事背景特征與企業投資效率”,《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年第8期(和鄭立東、姚立杰合作)。
[15]“遞延所得稅與股票定價——基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經驗證據”,《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和鄭立東、夏焱焱合作)。
[16]“基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市場錯誤定價研究”,《科學決策》,2011年第10期(和卿小權合作)。
[17]“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研究的回顧和展望”,《會計研究》,2011年第6期(和姚立杰合作)。
[18]“信息、會計與權益估值:回顧與拓展”,《科學決策》,2011年第6期(和姚立杰合作)。
[19]“上市公司開發支出對市場績效的影響”,《系統工程》,2010年第9期(和蔣順才、孫健合作)。
[20]“基于向量AR(p)過程下的廣義剩余收益估值研究”,《科學決策》,2010年第10期。
[21]“控制權轉移中的信息泄露:市場微觀結構的分析視角”,《科學決策》,2010年第9期(和孫健合作)。
[22]“科技開發支出的價值相關性研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中國軟科學》,2010年第6期(和孫健、姚立杰合作)。
[23]“剩余收益估值理論評述”,《經濟學動態》,2008年第2期(和卿小權合作);
[24]“基于會計信息的權益估值研究:線性信息動態過程視野”,《會計研究》,2008年第2期(和卿小權等合作);
[25]“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盈余結構的價值相關性”,《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和龔秀麗合作)。
[26]“關聯交易利益流向與中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和佟巖合作);
[27]“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研究:理論回顧與未來分析框架”,《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報告:精品與評價(2005)》,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和王化成合作)。
[28]“上市公司盈余結構的業績預測價值”,《經濟科學》,2005年第4期;
[29]“虧損與非線性對股票回報與會計盈余關系的影響——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分析與證據”,《中國會計評論》,2004年第1期(和王化成等合作);
[30]“經濟增加值的價值相關性——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證據”,《會計研究》,2004年第5期(和王化成等合作);
[31]“盈余與股票回報的非線性關系研究——與線性關系的對比及來自滬市的證據”,《中國軟科學》,2004年第2期(和李玲玲合作);
[32]“年度盈余披露的及時性與市場反應——來自滬市的證據”,《審計研究》,2004年第2期(和王化成等合作);
[33]“分拆上市與母公司股權價值研究——同仁堂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和王化成合作);
[34]“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綜合業績評價體系”,《理財者》,2003年第4期(和王化成等合作);
[35]“中國資本市場披露現金流信息的有用性”,《經理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年第10期(和王化成等合作);
[36]“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博弈分析”,《中國注冊會計師》,2000年第8期;
[37]“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主成份評價方法”,《會計研究》,2000年第1期(和潘琰合作);
著作和教材部分:
[1]獨立著作:《基于會計信息的權益定價研究——線性信息動態過程下的分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編號:70802006),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2]獨立著作:《上市公司盈余質量分析與評價研究——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環境的研究架構與經驗證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階段性成果,編號:70372065),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3]獨立著作:《公司盈余質量評價與實證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4]合作著作:《中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編號:70372065),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
[5]譯著(主譯和審校):《會計理論》(分析式會計創立者之一J.Demski的經典之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6]譯著(主譯):《管理會計:決策信息》,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
[7]譯著(審校):《資本市場導論:產品、策略、參與者》,中信出版社,2008年1月。
[8]教材(副主編):《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財務調考培訓教材》,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年5月。
[9]教材(副主編):《國家電網公司2008年財務調考培訓教材》,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年7月。
[10]教材(副主編):《高級財務管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3版。
[11][教材(副主編):《財務管理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指導研究生情況
指導博士、學術型碩士、EMBA、MBA、MPACC、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審計專業碩士等研究生40名以上。
5、獲得榮譽
[1]2015年北京交通大學教學名師
[2]2015年北京交通大學課堂教學教風標兵
[3]2015年北京交通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4]2011年,指導學生完成的論文—— “利潤表五分類的價值相關性——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研究”榮獲第六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并榮膺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三等獎(為會計專業唯一一個進入全國決賽現場的作品)。
[5] 2006年論文“線性信息動態過程下的權益定價與ERC的決定因素:一項基于信息非對稱的分析式研究”榮獲海峽兩岸會計與管理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6] 2005年博士論文“上市公司盈余質量分析與評價研究”獲第二屆楊紀琬優秀博士論文獎學金。
[7] 2005年博士論文“上市公司盈余質量分析與評價研究”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8] 2004年論文“經濟增加值的價值相關性——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證據”獲中國會計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9] 2003年論文 “中國資本市場披露現金流信息的有用性”獲中國會計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10] 2003年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基金會頒發的“2003年中國發展研究獎學金”。
[11] 2003年榮獲“2003年度寶鋼優秀學生獎”。
6、團體兼職
[1] 第7屆中國會計學會理事。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學部同行評議專家
[3]《中國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國軟科學》、《南開管理評論》等刊物審稿人。
[4] 國家電網公司財務部重要外部咨詢專家。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