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3-25 相關院校:北京交通大學
個人簡歷
北京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 教授 經濟學博士 博士生導師
學習背景:
北方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經濟學博士學位;
北方交通大學技術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
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專業經濟學學士學位。
工作和科研背景:
2014年12月,晉級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產業經濟學方向三級教授
2014年10月,任北京交通發展研究基地主任;
2013年5月,任經濟分院院長,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責任教授;
2006年7月遴選通過北京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2005年12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教授;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北京交通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科研崗特聘教授;
2000年10月-2005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副教授;
1999年5月-2000年10月,北京交通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講師;
1988年7月-1999年5月,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企業管理系,助教,講師。歷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校團支部書記,團委書記;
國內國際培訓交流:
2010年10月-12月,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教師培訓,北京市委黨校
2008年9月—12月,美國Duquesne University,進修;
2006年11月,韓國濟洲島,第一屆中韓技術創新國際研討會,專題發言;
2001年7月,日本東京,中日高速鐵路項目評價與管理經驗交流會,專題發言;
1996年9月,泰國普吉島,國際勞工組織亞太地區工會教育國際交流會,國家報告。
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學科建設、北京交通發展研究基地平臺建設、社會學術組織活動:
2013、2014、2015年分別主辦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運輸與時空經濟論壇;
組建北京交通發展研究基地第三屆學術委員會,2015.1.17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2015年3月北京市哲社辦組織的第三次驗收中評為優秀;4月召開第二次專家會議暨基地項目中期檢查會;
2015.4.30召開鐵路土地綜合開發研討會;
中國鐵道學會經濟委員會主辦鐵路專項學術講座:鐵路統計分析、鐵路運輸市場分析與預測技術演進等
承辦中國數量經濟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投資融資分會場活動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技術經濟學、工程經濟學、運輸經濟學、公共經濟學
研究生課程:技術經濟理論與方法;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 投資管理學
博士研究生課程:高級技術經濟學
1、研究領域
運輸經濟學、技術經濟學、公共經濟學
側重于交通運輸領域的投融資分析、項目評價;
公共物品供給制度、民營化理論與實踐;
大宗能源運輸的經濟分析;
民營經濟問題研究。
2、科研項目
部分主持和參加的課題:
[1]1999-5-1——2000-12-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應用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研究,項目編碼JG1999D0002,原項目編碼99F05,負責人肖翔。
[2]1999-9-1——2000-6-1,參加北京市科委項目,北京地區技術創新研究,項目編碼B99H0010,原項目編碼954901056,負責人肖翔。
[3]2000-1-12——2001-2-12,參加鐵道部科技基金項目,鐵路工業產品價格中高新技術含量的研究,項目編碼JG2000E0080,原項目編碼J99Z239,負責人肖翔。
[4]2000-7-1——2001-12-3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組建客運公司研究,項目編碼JG2000D0020,原項目編碼2000F002-C,負責人歐國立。
[5]2000-9-1——2001-12-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經營實施方案深化研究,項目編碼JG2000D0090,原項目編碼200HST002,負責人榮朝和。
[6]2000-11-14——2001-12-31,主持鐵道部科技基金項目,鐵路吸納民間資本的研究,項目編碼JG2000E0060,原項目編碼J2000Z015。
[7]2001-2-12——2001-12-3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京滬高速鐵路項目融資方案研究,項目編碼JG2001D0011,原項目編碼2000HSF003,負責人榮朝和。
[8]2001-7-31——2001-12-31,主持北京交通大學項目,事業單位企業化改制研究,項目編碼JG2001L0130,原項目編碼01-54。
[9]2001-8-17——2001-10-11,參加北京交通大學項目,中國發展高速磁懸浮鐵路前期研究,項目編碼JG2001L0150,原項目編碼01-145,負責人張秋生。
[10]2001-10-15——2002-3-30,參加北京交通大學項目,南寧城市建設投資發展總公司發展戰略,項目編碼JG2001L0140,原項目編碼01-150,負責人劉延平。
[11]2001-11-26——2002-6-30,主持北京交通大學項目,電力機車、地鐵車輛壽命周期費用研究,項目編碼JG2001L0210,原項目編碼01-180。
[12]2002-2-20——2003-2-20,參加科技部項目,(863)高速磁浮交通方式長大干線運輸經濟問題研究,項目編碼JG2002B0010,負責人榮朝和。
[13]2002-4-1——2002-12-3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地方政府在鐵路建設中作用的研究,項目編碼JG2002D0021,原項目編碼2001F013,負責人劉延平。
[14]2002-5-31——2003-5-31,主持校科技基金項目,磁浮交通系統全壽命周期費用研究,項目編碼JG2002J0030,原項目編碼2002XM014。
[15]2002-7-12——2002-12-12,參加北京交通大學項目,京滬高速鐵路經營實施方案的研究,項目編碼JG2002L0290,原項目編碼02-127,負責人榮朝和。
[16]2003-1-1——2005-12-31,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網絡型基礎產業規模經濟與市場結構研究,項目編碼JG2003A0010,原項目編碼70273001,負責人榮朝和。
[17]2003-3-12——2004-3-3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運輸裝備高新技術產品的評定及效益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碼JG2003D0080,原項目編碼2003F024,負責人肖翔。
[18]2003-3-12——2004-7-31,主持鐵道部科技司項目,國土開發型鐵路投資效果評價研究,項目編碼JG2003D0030。
[19]2003-5-2——2004-12-3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京滬高速鐵路企業邊界的研究,項目編碼JG2003D0020,原項目編碼2002F027,負責人榮朝和。
[20]2004-1-1——2005-12-30,參加校科技基金項目,高速磁懸浮運輸系統在我國綜合競爭力的研究,項目編碼JG2004J0030,原項目編碼2003SM035,負責人陳娟。
[21]2004-1-12——2005-12-31,主持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長大干線建設的社會經濟效益定量研究,項目編碼JG2004D0070,原項目編碼2004F009,負責人林曉言。
[22]2005-1-1——2006-12-31主持校科技基金項目,運輸項目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定量研究,項目編碼B05J0300,原項目編碼CIR2004-007。
[23]2005-1-3——2006-12-31,主持校科技基金項目,基礎設施民營化及其多重路徑的理論研究,項目編碼JG2005J0030,原項目編碼2004sz003。
[24]2005-5-1——2006-3-30,主持科技部“863”項目,基于時間價值的高速軌道交通發展時機研究,項目編碼B06B20654,原項目編碼2005AA505101-840。
[25]2005-12-1——2007-12-30,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高速鐵路基礎資料庫系統研究與開發,項目編碼B06D0240,原項目編碼Z2006-094。
[26]2006-1-1——2008-12-30,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交通資源時空配置及綜合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項目編碼B06A30020,負責人榮朝和。
[27]2006-4-1——2006-7-20,參加北京交通大學項目,滬杭磁懸浮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的探討,項目編碼B06L0370,原項目編碼JGL06-31,負責人高宏偉。
[28]2006-11-30——2007-12-1,主持鐵道部科技司項目,增強鐵路自主創新能力、構建鐵路創新體系研究,項目編碼B07D0060,原項目編碼2006F015,負責人林曉言。
[29]2007-1-1——2008-12-31,參加教育部項目,鐵路基礎數據整合及信息服務平臺,項目編碼B08C0010,原項目編碼507002。
[30]2007-1-1——2007-12-3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京九鐵路運營十年發揮作用研究---促進產業和城鎮化發展、社會效益,項目編碼B07D0191,原項目編碼KY[2007]3,負責人榮朝和。
[31]2007-8-1——2007-12-31,主持其它部市項目,我國煤電運輸資源合理結構配置問題研究,項目編碼B07I0080,原項目編碼20071203。
[32]2007-12-20——2010-12-20,參加教育部“重大”項目,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研究,項目編碼B07C800230,原項目編碼07JZDH012,負責人榮朝和。
[33]2008-1-1——2009-12-31,主持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在綜合交通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項目編碼B09D00021,原項目編碼2008F001。
[34]2009-6-1——2010-6-1,主持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企業經營管理技術研究-高速鐵路客運服務質量控制及綜合評價理論與技術研究,項目編碼B09D00080,原項目編碼2009X005-C。
[35]2009-6-30——2011-6-30,參加北京交通大學項目,國家開發銀行客戶現金流分析預測模型研究,項目編碼B10L00020,原項目編碼無合同編號,負責人肖翔。
[36]2009-12-9——2010-12-31,主持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發展重大問題研究之高速鐵路比較優勢研究,項目編碼B09D00130,原項目編碼Z2009-081。
[37]2010-7-1——2011-6-30,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運營成本測算研究,項目編碼B10D00060,原項目編碼2010F011,負責人孫敏。
[38]2010-8-1——2011-12-31,主持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鐵路移動裝備投資效益評價與購置決策研究,項目編碼B10D00010,原項目編碼2010F008。
[390]2010-10-15——2011-10-31,主持其它部市項目,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對泛亞鐵路快速通道影響研究,項目編碼B10I00410,原項目編碼無合同編號。
[40]2010-12-1——2011-6-30,主持北京交通大學項目,管道安全運行壽命評估方法研究____管道經濟壽命專題,項目編碼B11L00340。
[41]2011-7-1——2012-12-31,參加鐵道部科技司項目,高速鐵路發展技術研究,項目編碼W12D00041,原項目編碼2011T006,負責人蔡伯根。
[42]2011-9-20——2012-7-31,主持其它部市項目,廣西高速鐵路對沿線經濟帶的形成與發展作用研究,項目編碼B11I00330,原項目編碼GXTBFG2011-01。
[43]2012-3-1——2013-12-31,主持其它部市項目,基于成本-能效的運煤輸電資源配置決策研究,項目編碼B12I00270,原項目編碼2012-XY-1-41。
[44]2012-10-1——2014-12-31,主持北京市哲社辦項目,基于運輸時間價值的北京市軌道交通票價模型與應用研究,項目編碼B12HZ00080,原項目編碼12JGA013。
[45]2012-10-8——2013-6-30,主持北京交通大學項目,京滬高速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研究,項目編碼B12L00600。
[46]2012-11-1——2013-6-30,參加其它部市項目,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碼B12I00421,原項目編碼無,負責人肖翔。
[47]2013-1-1——2013-12-31,參加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運煤或輸電:中國大規模能源運輸決策及影響研究,項目編碼B13JB00130,原項目編碼2013YJS036。
[48]2013.1.1-2014.12.31,主持國家社科后期資助項目,高速鐵路在現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13FJY008,于2015年1月28日結項,結項證書號20155014
[49]2015年,主持哲社基地項目,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集聚經濟與交通關系機理研究
[50]2015-2016,參加中國鐵路總公司項目,青藏鐵路對經濟社會意義研究
[51]2015-2016,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高速鐵路全社會價值綜合評價及其與經濟協同發展若干重大政策問題研究,15BTJ003
[52]2015-2017,主持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地重點項目(15JDJGA083)北京城市軌道交通PPP模式的公益性和經營性平衡機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12月31日
3、論文及著作
出版著作\教材:
1. 林曉言,王紅梅,《技術經濟學教程》,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著作編碼B0105B0005, ISBN號7-80162-005- 4/F.5
2.林曉言,《投融資管理教程》,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著作編碼B0105B0006, ISBN號7-80162-181-6/F?173
3.林曉言,王紅梅主編,《技術經濟學教程》(第二版),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4.林曉言,蔡文燕(外),《運輸業的民營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著作編碼B0105B0007, ISBN號7-5058-4510-1
5.林曉言,《基礎設施的民營化》,方志出版社,2005,著作編碼B0105B0008, ISBN號7-80192-489-4/F?83
6.林曉言,《鐵路的民營化改革與市場融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著作編碼B0106B0024,ISBN號7-5058-5666-9
7.林曉言,陳有孝(生),《基礎設施投資效果定量評價》,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著作編碼B0106B0025,ISBN號7-81082-665-4
8.林曉言,卜偉,《高速鐵路服務質量與市場競爭》,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1月,著作編碼B0111B0053,ISBN號978-7-5097-2843-7
9.林曉言,陳娟,王紅梅,郭麗華,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技術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10.林曉言,陳娟,交通運輸工程經濟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978-7-5097-6720-7
,2015
11.林曉言等著,高速鐵路與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978-7-5097-7351-2
,2015.7
12.林曉言等著,鐵路外部效益分配,進行中
發表論文:
1.鐵路利用ABS融資的探討,林曉言,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5)
2.鐵路的基本屬性及其改革取向,李紅昌林曉言,經濟學消息報,2001
3.鐵路具有雙重屬性--火車票漲價期有悖價格法嗎?,林曉言李紅昌,中國經濟導報,2001
4.中日鐵路國民經濟評價方法比較與分析,林曉言榮朝和,北方交大學報,2001,99(1),ISSN編碼1000-1506
5.環境“持續性危機”的經濟學解釋及解決途徑,林曉言,中國軟科學,2001,130(1),42-44、38
6.試論鐵路改革的經濟福利,林曉言,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1,11(11),26-29, CN編碼11-1087/F,期刊ISSN編碼1000-3894
7.試論鐵路吸納民間投資需要的政府支持,林曉言,鐵道運輸與經濟,2002,24(2), CN編碼CN11-1949/F, ISSN編碼ISSN1003-1421
8.試論鐵路吸納民間投資需要的政府支持,林曉言,鐵道運輸與經濟,2002,258(2),CN編碼11-1949/F,期刊ISSN編碼1003-1421
9.臺灣高速鐵路吸納民間投資的經驗借鑒,林曉言,技術經濟,2002,171(3), CN編碼11-1444/F, ISSN編碼1002-980X
10.運輸業外部性在項目評價中的應用,林曉言,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12(12),CN編碼11-1087/F,ISSN編碼1000-3894
11.鐵路改革的目標與途徑,林曉言,鐵道經濟研究,2002,50(6),36-38、42, CN編碼11-3232, ISSN編碼1004-9746
12.優化我國民營企業間接融資環境政策探討,林曉言、陳俊毅(外),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5(5),42-46,CN編碼CN11-1087/F,期刊ISSN編碼1000-3894
13.中國運輸外部性的制度分析及內部化政策,林曉言高薇薇(外)李紅昌,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9(9) CN編碼11-1087/F,期刊ISSN編碼1000-3894,
14.關于運輸外部性的一些新思考,林曉言,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9(3),7-12,CN編碼11-5224/C,刊ISSN編碼1672-8106
15.高校學生參與教學質量評價的多指標綜合評價模型及若干思考,林曉言,中華教育雜志,2004,20(6),ISSN編碼1684-0445
16.項目評價體系的理論基礎及歷史沿革,駱緋(外)、林曉言,鐵道經濟研究,2004,59(3),CN編碼11-3232/F,期刊ISSN編碼1004-9746
17.委內瑞拉電信業民營化的公共效果評價,李欣(外)、林曉言,經濟體制改革,2004,10(10),CN編碼51-1027/F,ISSN編碼1006-012X
18.鐵路投資的安全效果評價方法探討,陳有孝(外)、林曉言,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5(11),30-34,CN編碼11-2865/X, ISSN編碼1003-3033
19.灰色-馬爾可夫鏈改進的預測方法研究,陳有孝(外)林曉言,《統計與決策》,2005,8(8),36-38,CN編碼42-1009/C,ISSN編碼1002-6487
20.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對地價影響的評估模型及實證,陳有孝(外)、林曉言,《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4(3),7-13 ,CN編碼11-5224/C, ISSN編碼1672-8106
21.鐵路長大干線對沿線城市發展的影響研究,陳有孝(外)、林曉言,開發研究,2005,119(4),67-70, CN編碼62-1005/C,ISSN編碼1003-4161
22.地鐵車輛壽命周期成本計算模型及實例,林曉言,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5,33(1),41-44,CN編碼31-1749/U,ISSN編碼1007-869X
23.民間投資基礎設施需三大保障,林曉言,中國投資,2005,2(2),111-112, CN編碼11-4030/F,期刊ISSN編碼1008-6196
24.QuantitativeanalysisonexternalbenefitsofBeijingrailtransportconstruction,陳有孝(外)、林曉言,China-USABusinessReview,2005,22(4), ISSN編碼1537-1514
25.FactorAnalysisofIndustrial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nEmpiricalStudyofChinaAirTransportIndustry,李欣(外)、林曉言,ChineseBusinessReview,2005,22(4), ISSN編碼1537-1506
26.中美研發經費比較及建議,林曉言李欣(外),生產力研究,2005,119(6),145-147,CN編碼14-1145/,ISSN編碼1004-2768
27.國土開發型鐵路投資效果的模糊層次評價法研究,林曉言、榮朝和、陳有孝(外),鐵道學報,2005,27(1),106-113,CN編碼11-2104/U,期刊ISSN編碼ISSN1001-8360
28.基于灰色-馬爾可夫鏈改進方法的鐵路貨運量預測研究,林曉言、陳有孝(外),鐵道學報,2005,27(3),15-19,刊CN編碼11-2104/U,期刊ISSN編碼1001-8360
29.中美航空運輸業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林曉言、李欣(生),生產力研究,2006,191(5),153-155,166,ISSN編碼1004-2768
30.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路徑的國際比較,張真真(生)、林曉言,中國軟科學,2006,191(11),156-160,ISSN編碼1002-9753
31.國土開發型鐵路投資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確定方法研究,陳有孝(生)、林曉言,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5(4),8-14,CN編碼11-5224/C,期刊ISSN編碼1672-8106
32.鐵路長大干線社會經濟效益評價的地價函數法研究,陳有孝(生)林曉言,經濟地理,2006,114(2),308-312, CN編碼43-1126/K,ISSN編碼1000-8462
33.關于民營化的一些新思考,林曉言,技術經濟,2006,218(2),44-48,CN編碼11-1444/F,期刊ISSN編碼1002-980X
34.日本鐵路民營化效果的動態綜合評價法研究,林曉言,北京交通大學,2007,26(4),ISSN編碼1672-8106
35.基于技術軌道理論的高速鐵路自主創新路經研究,布超(生)、林曉言,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126(10),ISSN編碼23456-12
36.關于企業物流全過程柔性管理的研究,屈繼成(生)、林曉言,物流技術,2008,27(5),104-106,CN編碼42-1307/tb,期刊ISSN編碼1005-152X
37.高速公路收費模型及實證,梁劍(生)、林曉言,技術經濟,2008,27(3),74-77,82
38.鐵路民營化效果的多指標動態綜合評價法研究,林曉言、張國虹(生),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7(1),48-53,CN編碼11-5224/C,ISSN編碼1672-8106
39.旅客行為時間價值的LOGIT計算模型改進研究,林曉言、布超(生),技術經濟,2009,23(3),62-65,95,CN編碼11-1444/F,ISSN編碼1002-980X
40.基于系統動力學模型的鐵路建設項目宏觀經濟效益評價,林曉言,技術經濟,2009,28(8),54-59
41.鐵路旅客期望與旅客滿意關系研究,陳小君(生)、林曉言,鐵道學報,2010,32(4),23-26,CN編碼11-2104/U,期刊ISSN編碼1001-8360
42.美國大學區域創新能力分析,林曉言、陳靜(生),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4),78-83, CN編碼11-5224/C,期刊ISSN編碼1672-8106
43.客運企業服務質量綜合評價模型研究---基于顧客滿意度理論,林曉言,技術經濟,2010,29(5),119-123,CN編碼11-1444/F,期刊ISSN編碼1002-980X
44.節能環保視角下交通方式比較優勢測算,林曉言,綜合運輸,2010,30(6),25-29,ISSN編碼1234-123X
45.俄日臺民營化比較分析,林曉言,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3),97-102,ISSN編碼1234-123X
46.京津城際高速鐵路對區域經濟影響定量分析,林曉言、陳小君(生)、白云峰(生)、韓信美(生),鐵道經濟研究,2010,91(5),期刊CN編碼11-3232/F,期刊ISSN編碼1004-9746
47.海島旅游交通模式分析,陳小君(生)林曉言,經濟地理,2011,31(3),500-503,期刊CN編碼43-1126/K,期刊ISSN編碼1000-8462
48.林曉言,對外國際現代對內歷史傳承的北京城市交通布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領導參閱》,2011年第8期
49.交通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中的助推作用——以泛歐交通網為例,張天悅(生)、林曉言,技術經濟,2011,30(8),69-73,期刊CN編碼11-1444/F,期刊ISSN編碼1002-980X
50.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與城市發展和諧評價,林曉言,技術經濟,2011,30(12),12-16
51.中國-東盟快速鐵路通道與泛亞鐵路運輸聯盟研究,林曉言、丁偉(外)、陳小君(生),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2),111-117,期刊CN編12-1290/C,期刊ISSN編碼1008-4339
52.美國煤電合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韓信美(生)、林曉言,技術經濟,2012,31(6),113-117,期刊CN編碼11-1444/F,期刊ISSN編碼1002-980X
53.我國電價波動的價格效應研究,石中和(生)、林曉言,價格理論與實踐,2012,337(7),35-37,期刊CN編碼11-1010/F,期刊ISSN編碼1003-3971
54.合理配置電煤運輸結構、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安全,林曉言,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領導參閱,2012,611(26),24-33
55.北京地鐵票價調整和票制改革的對策建議,林曉言,北京社科規劃項目成果要報,第39期,2012年12月13日
56.基于運輸時間價值的路徑選擇研究,陳小君(生)、林曉言,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第12卷2期,7-14頁
57.錯峰出行政策的行為經濟學分析,陳小君(生)、林曉言,綜合運輸,2013年3期,27-31
58.參照點依賴的北京市軌道交通票價彈性研究,林曉言、馮穎(生),中國工業經濟,2013年7期(總304期),108-120
59. 中國鐵路客運服務實行差別定價問題研究——一個時間價值參照點依賴視角,陳小君(生)、林曉言,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年10期(總251期),54-64
60. 時空約束對電煤配置契約選擇的影響,林曉言,宏觀經濟研究,2013年10期(總179期),47-52,66
[61] Nausheen Syed, LIN Xiaoyan titled on “Impact of High Performan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Employee Job Satisfaction: Empirical Analysis” 2012–IJCRB Vol .4, No.2.
[62]Nausheen syed, LIN Xiaoyan, Explore the Linkage betwee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s: Empirical Analysis J. Basic. Appl. Sci. Res., Vol. 3, No. 3, in March, 2013.
[63]Nausheen syed, LIN Xiaoyan,” The linkage between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Vol.6, No.1.2013 (EI期刊,Accession number: 20131416169723)
[64]Nausheen Syed, LIN Xiaoyan.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Company Outcomes: Service Industry of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Vol.12, No.8.2013 (EI期刊)
[65] Nausheen Syed, LIN Xiaoyan.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Mediating role of creative culture. 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Business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ICIBET 2013). 2013
[66]羅燊、林曉言.高鐵對我國經濟影響評價的實證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13(11)總第376期,74-78
[67]陳小君,林曉言.交通基礎設施應急疏散管理機制研究——前景理論與時空分析的融合視角,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8),總第261期,71-80
[68]林曉言,劉秀英,曾哲.高鐵品牌效應與市場競爭力:機理與實例,《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14(1):16-23
[69]林曉言,王慧云.鐵路站區土地綜合開發模式及利益分配研究,鐵道經濟研究.2015.(01):1-7 并中國鐵道學會2014優秀學術交流論文一等獎
[70]林曉言,石中和,王慧云,羅燊.土地發展權博弈視角下高鐵站區開發權利分配研究,投稿中
[71]林曉言,羅燊,王慧云.土地價值視角下高鐵站區開發利益計量與分配,投稿中
[72]林曉言,周曦,匡貞勝,羅燊.跨域加值導向下高鐵站區綜合開發價值計量與捕獲,workingpaper
[73]匡貞勝,林曉言.邊界視角下京津冀地區協調發展的壁壘與破解,技術經濟,2015.(02):
[74]林曉言,匡貞勝.土地私人雙導向下美國早期鐵路投資體制再剖析:弊端與警示,宏觀經濟研究,2015.(03):1-7
[75]林曉言.土地贈與導向下美國早期鐵路投資體制的弊端與警示,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領導參閱》,2015年第3期(總第696期)2015年1月25日出版:37-44
[76]林曉言.京津冀協調發展的邊界壁壘與對策.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領導參閱》,2015年第2期(總第695期)2015年1月15日出版:27-33
[77]林曉言,吳笛.高速鐵路對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影響分析,《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5(3),中國鐵道學會2014年優秀學術交流論文二等獎
[78]林曉言,羅燊,朱志航,區域質量與高速鐵路社會效用,中國軟科學,2015-4/—/4/76-85,
ISSN:1002-9753,CN:11-3036/G3,
[79]林曉言,匡貞勝,跨域加值視角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價值創造與風險管控,投稿中
[80]林曉言,劉秀英,劉建川,政治關聯對鐵路債務融資能力影響及風險管控對策,理論學刊,2015-7/—/7/39-48,ISSN: 1002-3909,CN:37-1059/D
[81]林曉言,徐建平,褚珊,鐵路公益性運輸服務補貼機制研究,鐵道經濟研究,2015,124(2):6-13,ISSN1004-9746,CN11-3232/F
[82]林曉言,高鐵引領經濟前行,中國科學報2015-5-25頭版頭條,總6300期
[83]劉秀英,林曉言,Simulating the Transport of Chinese Coal by Electrons Based on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The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Industri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Institutes an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ID2014),UT WOS:000358894900075,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MANAGEMENT, INNOVATION & DEVELOPMENT (MID2014):455-459,ISTP
[84]劉秀英,林曉言,An examination of China’s bulk energy transport decisions:coal lumps or electrons?,Advances in Transportation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53001068798,2014 Special Issue, Vol. 3:73-84;EI
[85]徐建平,林曉言, 中國城市客運交通生態足跡測算——以北京市為例,城市問題,ISSN:1002-2031,CN:11-1119/C,2015-9/—/9/74-80,
[86]林曉言,基于創新能力的國外博士生培養模式借鑒及啟示,張秋生 張力主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8,ISSN978-7-5121-2361-8
4、指導研究生情況
指導碩士生共40人,其中畢業取得學位28人,1人直博,在讀11人。
指導博士生10人,其中留學生1人,畢業取得學位3人,在讀7人
5、獲得榮譽
2015.12.10《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研究——認知與建構》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榮朝和,趙堅,歐國立,林曉言,佟瓊,等16人,
2015《鐵路站區土地綜合開發模式及利益分配研究》中國鐵道學會2014年度學術活動一等優秀論文,林曉言,王慧云,2015.8
2015《高速鐵路對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影響分析》中國鐵道學會2014年度學術活動二等優秀論文,林曉言,吳笛,2015.8
2014《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研究——認知與建構》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榮朝和,趙堅,歐國立,林曉言,佟瓊,李津京
2014年北京交通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教書育人)
2012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研究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研究》,周渝慧,林曉言
2008年11月參加鐵道部課題《京九鐵路的經濟社會重大影響研究》獲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主講教師;
2005年主持鐵道部課題《國土開發型鐵路投資效果評價研究》獲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5年參加《運輸經濟學》課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1年獲得北京交通大學《技術經濟》課程優秀主講教師稱號;
2000年北方交通大學優秀教師;
1997年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1996年北京市高校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優秀獎。
6、團體兼職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運輸技術經濟專委會負責人
中國數量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鐵道學會經濟委員會秘書長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