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3-25 相關院校:北京交通大學
個人簡歷
主要講授課程 :《產業組織理論》(博士生課),《產業組織與產業政策》(碩士生課),《運輸經濟學》(碩士生課),《管理經濟學》(碩士生課),《市場營銷》(碩士生課)、《經濟學專題》(本科生課),《運輸經濟學》(本科生課)。先后到美國、瑞典、荷蘭等多個國家研修和學術交流。
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國內多個CSSCI學術期刊的審稿人。長江學者評審專家。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經濟學類)委員。
教育部試點學院“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經濟學)項目負責人。
2008年2月在《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發表題為“加快建立綜合性運輸管理體制”的文章。
2008年11月受邀參加興業證券舉辦的行業發展論壇,做“鐵路運輸與經濟發展”主旨發言。
2009年1月受邀參加德意志銀行(DB)舉辦的經濟發展論壇,做“交通運輸與中國經濟發展”主旨發言。
2009年4月受邀參加由SBB舉辦的國際行業發展論壇,做“鐵路建設與鋼鐵產業發展”主旨發言。
2010年1月受邀參加德意志銀行(DB)舉辦的“中國概念2010北京峰會”,做“交通運輸發展---中國模式的思考”主旨發言。
2010年4月受邀參加nomura舉辦的“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機遇高峰論壇”,做“運輸市場:結構、效率與發展”主旨發言。
2010年8月受邀參加“2010第三屆中國綠色能源汽車發展高峰論壇”,做“發展公共交通,推廣智能交通,促進低碳出行”主旨發言。
2010年11月在《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發表題為“解決交通擁堵應基于合作博弈和集體理性”的文章。
2011年2月,《綜合運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刊登訪談錄,同時也是該期封面人物。
2011年5月受邀參加“2011年中國港口“十二五”發展論壇 ”,做“構建綜合運輸體系 促進港口樞紐交通銜接”主旨發言。
2011年6月在《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發表題為“推進鐵路發展與改革的戰略思考”的文章。
2011年11月在“中澳雙邊貿易投資論壇”做“經濟發展與軌道交通建設投融資”的主旨發言。
1、研究領域
交通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
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結構與企業戰略;
產業制度變遷與創新;
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
城市交通與城市經濟;
2、科研項目
歐國立教授近年來主持和參加省部級以上及其他課題30余項。主要有:
1.《轉向市場經濟的國家運輸政策研究》,國家級,參加,1996-1998年
2.《運輸與可持續發展》,省部級,參加,1997-1998年
3.《中國鐵路客貨營銷戰略研究》,省部級,參加,1997-1998年
4.《北京××食品公司發展戰略研究》(境外上市公司),橫向,參加,1998年
5.《鐵路實行資產經營責任制若干重要問題研究》,省部級,主持,1999-2000年
6.《鐵路組建客運公司研究》,省部級,主持,2000-2001年
7.《鐵路運輸安全綜合問題研究》,省部級,主持,2001-2002年
8.《廣鐵集團客運公司發展戰略研究》,主持,2001-2002年
9.《哈爾濱鐵路局經濟運行狀況及優化政策研究》,主持,2002年
10.《網絡產業特征與鐵路改革研究》,國家級軟科學項目,主持,2002-2003年
11.《國有資產有效配置及運用研究》,主持,2002-2003年
12.《電力用戶行業結構及經濟成分對電網負荷影響研究》,主持,2002-2003年
13.《鐵路次生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省部級,主持,2002-2003年
14.《鐵路網規模經濟及運輸負荷問題研究》,省部級,主持,2004-2005年
15.《華北地區產業結構對電網負荷及電力成本影響研究》,主持,2004年
16.《一體化聯運關鍵技術研究》(交通部重大課題,總顧問),2004-2006年。
17.《加強客貨營銷,實現鐵路提速效應最大化方法與措施研究》,省部級,主持,2005-2006年。
18.《北京市西城區十一五固定資產投資規劃研究》,縱向,主持,2005年。
19.《公路交通發展機理及發展趨勢研究》,主持,2005-2006年。
20.《北京市軌道交通票制票價研究》,主持,2006-2007年。
21.《內蒙古綜合運輸體系配套技術及運作模式研究》,交通部重大課題,主持,2006-2009年。
22.《客運專線高效運營與管理》,亞洲開發銀行項目,2007年。
23.《北京城市停車收費價格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重點項目),主 持,2007-2008年。
24.《建筑企業集團發展運作模式研究》,主持,2007-2008年。
25.《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項目,2007-2010年。
26.《產業集群與區域物流體系建設及協作模式研究》,主持,2008-2009年。
27.《基于三維層面理論的內蒙古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運作與應用》,縱向課題,主持,2010-2011年。
28.《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十二五規劃研究》,主持,2010.5-2010.12
29.《XX市十二五交通運輸規劃研究》,縱向課題,主持,2010-2011年。
30.《公共交通運營投入構成與測算方法研究》,縱向課題,主持,2012-2013年。
31.《交通資源配置與區域經濟梯度關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2013-2016年。
32.《中國交通綜合發展報告》,教育部項目,主持,2013-2016年。
33.北京市地面交通與軌道交通適應性發展研究。北京市社科聯項目,主持,2014.05-2014.11。
34.北京市地面公共交通補貼機制與方法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持,2015-2016年。
35.北京市公共交通票價調整政策評估。北京市項目,主持,2015-2016年。
36.基于新型城鎮化的區域生態綜合交通體系發展模式與機制研究。北京市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2016-2018年。
3、論文及著作
自1995年以來出版各種專著、教材、工具書近10余部。主要有:
《運輸市場營銷》(再版兩次),1999年,中國鐵道出版社
《運輸市場變遷與中國鐵路市場化改革》(著),2001年,中國鐵道出版社
《現代市場營銷學——理論、實務與案例》(主編),1995年,北京科技出版社
《簡明市場經濟學》, 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場營銷》(主編),2001年,中國鐵道出版社
《中國鐵道百科全書(運輸與經濟卷)》,2001年,中國鐵道出版社
《運輸市場學》(主筆),2005年1月,中國鐵道出版社。
《運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主編),2011年,中國人事出版社
《軌道交通運輸經濟》,2010年10月,中國鐵道出版社。
《基于三維視角的交通運輸經濟探析---理論與政策》。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年8月。
《軌道交通經濟學》。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年3月。
另外,擔任《運輸市場營銷學》、《提速線路列車速度、密度、重量》等書的審稿人。
天津大學學報、中國科技論壇、中國地質大學學報、長安大學學報等審稿人。
發表論文多篇,近年來在有關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的論文主要有:
1.鐵路運輸企業走向市場必須重視CI 戰略。《現代管理與領導》,1996年第1期。
2.鐵路分線運輸收入及其計算方法。《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6年第9期。
3.鐵路冷藏運輸成本分析與研究。《北方交通大學學報》,1996年第9期。
4.鐵路運輸成本管理體制改革管見。《綜合運輸》,1997年第2期。
5.運輸經濟學—范式演進與理論發展。《鐵道經濟研究》,1997年第3期。
6.建立合理價格機制 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現象。合作,《城市公共交通》,2000年第1期。
7.試論城市公共交通補貼。《城市公共交通》,合作,2000年第1期。
8.鐵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走專業化經營的道路。《鐵道經濟研究》,合作,2000年第1期。
9.博奕論在投標報價決策中的應用。《北方交通大學學報》,合作,2000年第3期。
10.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ariff System of China's Railway。國際學術交流,2000年4月。
11.The Hum on Reforming China Railway's Operating Cost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No.3,2001。
12.Study On The Subsidy Mechanism for Urban Public Traffic。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No.1,2001。
13.鐵路組建客運公司若干問題思考。《鐵道經濟研究》,2001年第1期。
14.發展我國鐵路客票銷售代理的探討。《中國鐵路》,合作,2001年第3期。
15.中國鐵路改革的模式選擇。《中國改革報》(理論周刊),2002年1月21日。
16.鐵路怎樣引入競爭機制。《中國改革報》(理論周刊),2002年3月11日。
17.“6+1”:日本國鐵的改革之道。《中國交通報》,2002年7月10日。
18. 政府管制與市場競爭。《中國交通報(綜合運輸)》2002年9月18日。
19.基礎設施領域的監管政策分析。《技術經濟》2002年第12期。
20.網絡型基礎產業中的契約治理結構。《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合作,2003年第7期。
21.關于改進研究生經濟學教學的思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11期
22.美國鐵路管制的產生與變遷。《產業經濟研究》2003年第3期。
(被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23.Analysis and Relevant Policy Research for Transport Sustainability。日本立正大學“經濟學季報”第53卷第1.2號,2003年10月。
24.建立和發展可持續的交通運輸體系。《人民日報》,2004年4月11日。
25.投融資體制改革:中國鐵路發展的必由之路。《人民鐵道》報,2004年3月18日。
26.交通運輸——外部成本不容忽視。《東方早報》(經濟學人版)。2004年4月26日。
27.The idea about utilizing urban track traffic to launch Third Party Logistics。國際物流會議論文,合作,2004年5月。
28.中國鐵路運輸業引入競爭機制的理論依據及可行性分析。《世界經濟》,2004年第6期。
29.Institutional Economic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Taking Example for Transport Policy 。合作,2004年國際會議論文(進入ISTP檢索)。
30. 運輸產品性質論。 《中國鐵路》,2004年第10期。
31.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ariff System of China’s Railway。日本立正大學“經濟學季報”,2004年10月。
32.公路收費模型及福利效應分析。《產業經濟研究》,合作,2004年第6期。
33.Social Networks in Industrial Cluster Areas。中國軟科學國際會議論文,2004年11月。
34.Market Acces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dvantages and Constraints.《Chinese Business Review》。2005年1月,Volume 4, No.
35.資源戰略型產業的隱性利潤及發展。《河南科技大學學報》,合作,2005年第1期。
36.產業集群的網絡特性及其發展中的政府導向作用。《洛陽大學學報》,合作,2005年第1期。
37.鐵路網密度及運輸負荷分析。《綜合運輸》,2005年第10期。
38.鐵路次生環境影響及評價研究。《中國鐵路》,合作,2006年第2期.
39. 和諧交通目標下的汽車污染問題和對策。《綜合運輸》,合作,2006年第4期。
40. 中國鐵路運價體制和運價政策的變遷。《綜合運輸》,2006年第4期。
4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hina’s Highway。合作,2006年國際會議論文(進入ISTP 檢索)。
42. 中國鐵路產業融資時代的經濟新增長。《世界軌道交通》,2006年第7期。
43. 運輸政策變遷的階段與類型分析。《綜合運輸》,合作,2006年第7期。
44. 破解融資難題,推進鐵路改革。《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2006年10月。
45.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Design of Network Type Economic System——Taking Example for Beijing Urban Track Traffic Syst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合作,2007.4 (進入ISTP檢索)
46. Organization innovate research on public traffic enterprise benefit.Research on Organization Innovation---2007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pri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合作,2007.5 (進入ISTP檢索)
47. The Six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合作,2007.5(進入ISTP檢索)
48.北京如何應對奧運交通“大考”。《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6月19日。
49. 基于譜系分析的城市交通產權研究。《綜合運輸》,合作,2007年第8期
50.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合作,2007.8(進入ISTP檢索)。
51. 關于利用城市軌道交通運力發展物流運輸的探討。《物流技術》,合作,2007第11期。
52.區域綜合物流體系建設問題研究——以內蒙古地區為例。《物流技術》,合作,2007年第12期。
53.網絡型產業的網絡效應與一般規模經濟效應的特征分析。《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合作,2007年第4期。
54. 基于集體理性的綜合運輸管理模式選擇。《綜合運輸》,合作,2008年第2期。
55.加快建立綜合性運輸管理體制。《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2008年2月。
56..城市軌道交通補貼機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合作,2008年第2期。
57.關于構建城市交通政策綜合體系的理性思考。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2008.04
58.從公共物品供給看政府在綜合物流體系發展中的作用。《物流技術》,合作,2008年第4期。
59.基于三維層面的綜合交通運輸認識論。《綜合運輸》,2008年第7期。
60.加快建立綜合性運輸管理體制,提高運輸整體效率。《新華社每周財經分析》,2008年第13期。
61.產業集群與區域物流系統協作模式。《中國國情國力》,合作,2008年第9期。
62.城市交通的產權空間屬性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合作,2008年第3期。
63.基于外部性理論的城市軌道交通與房地產聯合開發政策分析。《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合作,2008年第4期。
64.建筑企業集群與物流的協作方式分析。《經營與管理》。合作,2008年第10期。
65.產業集群的物流運作模式研究。《中國流通經濟》,合作,2008年第10期。
66.重新認識福格爾關于鐵路與經濟增長關系理論。《長安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67.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ransportation Costs on Industrial Location Choi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合作,JUN 27-30, 2008 (進入ISTP檢索)
68.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rban Rail Transit Based on External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合作, 2008.11(進入ISTP檢索)
69.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 on Urban Economic Contacts: A Cas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ICIM2008. 合作,2008.12(進入ISTP檢索)
70.合作博弈、集體理性與城市交通效率。《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71.基于交通改善的城市經濟聯系實證研究---以長三角城市群為例。《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合作,2009年2月。第9卷第1期。
72.基于SCP分析范式的區域物流體系研究。《生產力研究》,合作,2009年3月,總第88期。
7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經濟轉型研究。《中國流通經濟》,合作,2009年5月。
74.國家級重點學科引領的經濟學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視角下的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年6月。
75.美國智能交通發展政策制度變遷及啟示。《綜合運輸》,合作,2009年第5期。
76.北京市出租車運用效率分析。《綜合運輸》,合作,2009年第6期。
77.建立三維層面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光明日報》,2009年7月6日。
78.北京交通大學經濟學專業特色專業建設模式。《中國大學教學》,2009年第8期。
79.信息不對稱條件下財政支持環保產業的效果與策略。《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合作,2009年第4期。
80.三維層面綜合交通運輸理論的形式維度研究。《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合作,2009年第4期。
81.青島港集裝箱鐵海聯運現狀與未來發展戰略。《綜合運輸》,2010年第6期。
82.內蒙古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戰略研究。《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合作,2010年第4期。
83.城市軌道交通補貼依據與方法。《學理論》,合作,2010年7月(總第553期)。
84.三維(FSO)綜合交通運輸理論闡釋。《運輸經濟與物流評論(第一輯)》,2010年7月。
85.我國鐵路引進民間資本若干難題的解決途徑。《綜合運輸》,合作,2010年第8期。
86.解決交通擁堵應基于合作博弈和集體理性。《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2010年11月。
87..跳出“交通”談治堵。《中國周刊》,2011年第1期,總第126期。
88.試論基于共用經濟的三分法鐵路運輸業重組。《綜合運輸》,合作,2011年第3期。
89.分工的演進與交通運輸發展。《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合作,2010年第4期。
90.推進鐵路發展與改革的戰略思考。《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2011年6月。
91.基于凡勃倫效應的城市交通擁堵定價理論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合作,2011年第3期。
92.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Two-level Game。.Proceedings of the 7th Euro-Asia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CSR。合作,(ISTP檢索)。
93.Analysis on the Connection Modes of Regional Rail Transit with Urban Rail Transit。合作,(ISTP檢索)。
94.物流業上市企業績效的影響因素研究。《物流管理》(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合作,2011年9月。
95.基于經濟學視角的城市交通擁堵分析與治理。《運輸經濟與物流評論(第二輯)》,獨立,2011年9月。
96.Rural Land Polices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a Property Righ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合作,ISTP檢索。
97.中國交通運輸發展階段的確定分析。《管理現代化》(CSSCI),合作, 2012年第1期。
98.鐵路投融資問題解決之道。《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主辦),獨立,2012年5月5日。
99.綜合交通須提高整體效率。《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主辦),獨立,2012年8月25日。
100.現代交通運輸體系使地球變成“村落”。《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系列文章),獨立,2012年9月10日。該文被《城市觀察》轉載(2012年第5期)。
101.生產理論的演進與基本分析框架研究。《運輸經濟與物流評論(第三輯)》,合作,2012年9月。
102.發展軌道交通:未來交通運輸體系的選擇。《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獨立,2012年10月29日。
103.生產理論的演進與基本分析框架研究。《運輸經濟與物流評論(第三輯)》,合作,2012年10月。
104.集體理性:城市公共交通優先。《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獨立,2012年12月3日。
105.交通擁堵收費的理論依據和政策分析。《中國工業經濟》(CSSCI),合作,2012年12月。該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轉載(2013 年第 4 期)。
106.城市軌道交通補貼芻議。《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獨立,2013年1月7日。
107.根據交通需求配置交通資源。《人民日報(理論版)》,合作,2013年2月7日。
108.網絡形態分層下的城市軌道交通多元化供給。《城市發展研究》(CSSCI),合作,2013年第4期。
109.地方政府在綜合交通樞紐供給中的職能定位。《理論探索》(CSSCI),合作,2013年第2期,合作。
110.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光明日報(理論版)》,第一作者,2013年5月1日。
111.改革背景下鐵路政企關系的重構。《宏觀經濟管理》(CSSCI),合作,2013年第5期。
112.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成果“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建議”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辦的“成果要報”(2013年6月6日,第40期,總第892期)。
113.三維綜合交通運輸理論及其經濟學闡釋。《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獨立,2013年6月17日。
114.停車費調控交通需求更加有效。《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獨立,2013年8月5日。
115.鐵路改革必須重視物品屬性的結構性影響。《宏觀經濟研究》(CSSCI),合作,2013年8月。
116.破解鐵路建設融資難題。《人民日報(理論版)》,獨立,2013年9月6日。
117.中國區域工業化與交通資源配置協調研究。《運輸經濟與物流評論(第4輯)》,合作,2013年11月。
118.未來城市群交通類似城市交通。《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獨立,2013年12月2日。
119.城際軌道交通:城市群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合作,2014年3月17日。
120.以公商分離和公共中間品獨立運作切入鐵路改革。《內部參閱》(人民日報內參部主辦),第1 作者,2014年3月21日,第11期(總第1202期)。本期重點(封面、首篇)文章。
121.重視鐵路中的公共物品屬性。《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合作,2014年5月21日。
122.政府在城市軌道交通多元化供給中的作用機理。《經濟問題探索》(CSSCI),合作,2014年第6期。
123.完善區域內交通。《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經濟學版---運輸經濟學系列文章),合作,2014年7月28日。
124.構建適應新型城鎮化的生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國科學報》,2014年7月25日。第一作者。
125.公路基礎設施對我國區域城鎮化效應分析。蘭州學刊(CSSCI),合作,2014年第8期。
126.北京公共交通亟待解決三個問題。《成果要報》,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4年9月11日。
127.Delivering the full railway package。《Chinadaily》,2014年9月17日。第一作者。
128.城市群形成與演化:基于演化經濟地理學的分析。《科技進步與對策》(CSSCI),合作,2015年3月。
129.新疆交通基礎設施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基于VAR模型分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合作,2015年第2期。
130.城市梯度發展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影響。云南財經大學學報(CSSCI),合作,2015年第2期。
4、指導研究生情況
指導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多名。
5、獲得榮譽
1995年:北方交大科技進步獎(項目主持)
1995年:北方交大優秀科技論文獎
1996年:“八五”期間北方交大優秀科技工作者
1996年:主編《現代市場營銷學——理論、實務與案例》獲鐵道部優秀教材中青年獎
1997年: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2000年:參編《簡明市場經濟學》獲鐵道部優秀教材中青年獎
2000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教師
2000年:《面向21世紀經濟類專業教學模式及教材形式研究》課題被全國高等教育教材建議委員會評為優秀獎
2004年:專著《運輸市場變遷與中國鐵路市場化改革》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4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5年:北京交通大學智謹獎
2006年:“網絡型基礎設施產業特征與鐵路改革研究”(項目主持)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0年:“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物流模式選擇及物流縱向一體化演進”被評為內蒙古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三等獎
2010年:中國物流學會年會優秀論文獎
2010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科技工作者
2010年:北京交通大學詹天佑教學獎
2011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主講教師
2011年:優秀EMBA導師
2011年:獨立編寫的《軌道交通運輸經濟》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3年: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成果“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建議”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辦的“成果要報”(2013年6月6日,第40期,總第892期)。
2014年:獨立編寫的《軌道交通運輸經濟》被評為“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6、團體兼職
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行業特色研究型大學附中戰略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企業分會理事
中國鐵道學會經濟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政府交通價格專家
“運輸經濟與物流評論”執行主編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