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考研人七大建議:重慶大學高分考研經驗
查看(1841)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6-01-24 15:27
樓主
經歷過兩次考研,有點感悟,留下些心得,不求普渡眾生,只是給有緣人指點一二。 一、關于選學校 有語言: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經歷第一次的挫折后,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如果第一次不是選擇武漢理工大學,我很有可能已經在河北工業大學后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研一了。 先說我2012年考武漢理工大學的成績:政治理論68,英語一61,數學二111,專業課70。從中可以看出三門公共課談不上高,但是也不差,上一般的211學校足矣。第二次考重慶大學的成績:政治理論67,英語一68,數學二124,專業課143。第二次成功在專業課上。 曾經在論壇看到一個帖子,是關于全國十大黑校的,武漢理工大學就榜上有名,看來武漢理工早已惡名遠揚了。在此說明,我就在武漢上的大學。武漢理工確實比較適合本校生和出身于211高校的人,如果是三本的屌絲想逆襲,那請各位三思而后行。 還是比較建議有點實力的童鞋直接報考985高校,絕大部分的985高校還是公平的,選擇武漢理工大學不如直接考華中科技大學。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考華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現在有點后悔沒有報考華科。第一次是因為沒信心,第二次是因為學弟學妹們報考華科的人太多。 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在復習過程中會省心的多。 二、關于輔導班 現在社會上的輔導班大多數是牛鬼蛇神,我對那些所謂的名師一點也不感冒。可能與自己的學習方式有關,我是比較喜歡自己靜靜看書的人。 考了兩次,我都沒有上過輔導班。第一次復習過程中對神秘的政治理論課有點摸不到頭腦,糾結要不要去聽聽徐大神的課,但在網上偶遇王一珉的免費的視頻,湊合著聽了幾期,感覺還行,就直接將就下來了,考完結果還不差。 我有一同學,2012年考華科,總分340+。由于去聽文都每年3月的萬人講座時現場抽獎,中了唯一的一個一等獎——一臺聯想筆記本電腦。拿人手短,回饋文都,就報了三科全程的輔導班。考前一個月,每個周末還要跑過去聽課。問他輔導班有什么收獲,他回答說最大的收獲就是不要報輔導班,太浪費時間了。2013年,二戰華科,9月份才辭職準備,沒有報一個班,總分408,輕松上榜。 不是我詆毀那些輔導班,上輔導班確實很浪費時間。由于那些老師們要到處趕場,所以一門課不會持續太久。近千人的大教室里,從早上到下午,老師們一頓狂轟亂炸,一套王八拳打完就收工走人,也不管你是否聽懂。屁顛屁顛跑過去聽課,不得甚解而回,真的不如自己坐自習室里多做幾道題,多看幾頁書,多總結一下方法。 這只是個人見解,不求各位茍同。 三、關于輔導書 關于輔導書我只想說一句:貪多嚼不爛。 第一次復習時買過很多輔導書,考完下來發現起作用的就那幾本,所以第二次準備時就用的第一次的比較核心的資料,基本上沒買過書。 下面是我比較推薦的輔導資料: 政治理論:大綱解析(必備),20天20題(考前10天可以背背,對主觀題有些幫助),還有一些任大媽、肖大媽的最后幾套題,最后階段可以看看,比較主流的題可能會押到。 英語:單詞書(我用的是新東方的,有人說星火的比較好,我沒試過,不做評論),歷年真題(我買了兩本:張劍的黃皮書,郭崇興的考研英語歷年真題閱讀理解精讀筆記) 數學:同濟版高數課本、線代課本,陳文燈的高分指南,李永樂的660題,還有不知道是誰編的最后8套題。 專業課:課本和歷年真題是必備的,有條件的話弄到本科生的期末考試試卷,如果有所考學校的專業課輔導班,那就很值得去聽,絕對物超所值。 四、關于復習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按照自己的計劃最重要,按部就班,不要被別人的進度牽著鼻子走。 下面只是我的一些方法,僅供參考。 (一)政治理論 大綱解析出來之前可以在暑假跟著網上的輔導班(推薦一下王一珉,全程免費,而且質量不差)看看哲學部分,熱熱身。9月中旬,大綱解析出來。爭取在11月份之前把大綱解析過兩遍,可以跟著王一珉的視頻畫下重點。每年的客觀題基本上都可以在大綱解析上找到對應的原話,所以熟悉大綱解析很重要。而且政治并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我是每天中午和下午吃完飯后看一個小時,11月份后每天早上讀一個小時。那些所謂的1000題、1600題我覺得沒有必要做,做題也只是一個熟悉大綱解析的過程,而且很枯燥。有人認為大綱解析太厚,可是那些輔導班的內部資料小本本合起來絕對比大綱解析內容多。在最后一個月可以選擇性的背誦一些東西來應付主觀題,我推薦20天20題。比較后悔的是沒看過肖大媽的最后四套題,否者政治可以過70了。那些押題卷不能敬之若神明,但是也有些參考價值。 (二)英語 單詞是王道,不管你選擇哪本單詞書,從你決定考研的那一天起到考研前一天,英語單詞不能放。我就是把新東方的單詞書背了不下十五遍,到最后書都被翻成了四份,雖然是盜版書質量不好,但單詞絕對是我最下功夫的。考研英語一次61,一次68。底子太差,沒能過70,但是60+的分數絕對可以讓你不被單科線卡死。 得閱讀理解者得天下,做閱讀理解不能為做題而做題,要鍛煉做題的思路。我只做過張劍的黃皮書的基礎篇88篇和真題,但是我把黃皮書做了兩遍,真題做了4遍。里面的每個單詞都認識,由于語法太差,還是很多長難句分析不清楚,但是能夠翻譯出來。作文的話推薦徐綻的作文書,不要求背誦多少,但要總結自己的句型和模版。雖說模版得不了高分,但對于我來說,作文不拖總分就夠了,15分到18分足矣。 (三)數學 基礎是關鍵。其實考研每年至少有120+是很基礎的題目,數學考130+其實很簡單,特別是數學二。不管你選擇李永樂的輔導全書還是陳文燈的高分指南,上面的每道題都有必要動手做一遍。有些人平時吹的天花亂墜,看似什么都會,一上考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一同學在考研交流會上問老師,數學怎樣才能拿到150分。他從大二就準備考研,我們看教材的時候他全書就過了兩遍。當時我們都羨慕他的底氣十足,結果考下來118,不要說他發揮失常,就那好高騖遠的心態就注定了這個結果。李永樂的660題就比較考基礎,值得深究。還有就是數學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學習數學要有一個持續性,三天不練手生,要每天做些題,保持題感。 (四)專業課 每個專業的專業課學習方法不同,在此就不多說。提醒一點,專業課信息很重要,盡量聯系上所考學校讀研一的學長,或者大四本科生,多和他們交流,獲取一些出題的最新動態。 五、關于心態 考研過程中心態很重要。決定考研就要有必勝的信念,山登絕頂我為峰,堅持下來就是勝利。第一次考研我就覺得自己肯定可以上,雖然沒能如愿,但我對自己說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可以成功,對成功的渴望是支持我堅持兩年的關鍵。 六、關于考試的兩天 1月5日,坐著房東的面包車去考場,車載電臺說今天最低氣溫零下四度,近十年來同期最低。天寒地凍,路上結了冰,下車過馬路就摔了我個四腳朝天,手掌也紅了,幸虧沒有傷筋動骨。我想難道是老天在暗示我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吃過早餐就排隊進考場了,木然的開始了政治理論考試。由于看不到時間,當監考老師提示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還有兩個大題沒作答。奮筆疾書,趕在交卷前勉強答完,感覺答得比較稀爛。下午,在昏昏沉沉中開始了英語考試。一看作文,發現背過的模版用不上,時間緊迫,只有臨場發揮,湊了幾句擺上面。一路高歌猛進,做完等著交卷,一問老師,還有半個小時,這下傻了,趕緊檢查,又把閱讀理解看了一遍。第一天的考試就這樣渾渾噩噩結束了,毫無感覺。 1月6日,房東沒時間送我們,本打算騎自行車過去,但在小區門口碰到一黑的,塞了30塊錢,雖然貴了一點,但各取所需,倒也方便。考數學時有點緊張,由于早餐喝了一杯牛奶,被一泡尿憋的心神不寧,舉手示意后出去開閘放手,回來平靜心態,順利答題。考完估分130,但結果只有124,應該是有計算錯誤。下午的專業課倒還順利,拿到試卷一陣狂喜,沒有不會的題。提前一個小時做完,不讓交卷,又坐了半個小時,交卷出來。考研就這樣結束了。 考試過程中緊張是難免的,自己要注意調整。第一次考的時候,旁邊一妹子就將政治的主觀題寫錯位了,急的不行。還有一同學成績出來數學沒成績,回憶是答題卡沒寫名字。這些錯誤看起來很低級,但緊張起來難免會犯。 七、關于調劑與二戰 調劑要趕早,還要出身好。一般來說本科畢業于985或者211的高富帥比較有優勢,學校都想根紅苗正的優秀生源,但是否是真正的優秀還真不好說。結果往往是高富帥對非211學校不屑一顧,非211高校對三本屌絲不屑一顧。 說到二戰我感覺沒有必要,當年我也算太不服氣,一時沖動選擇了二戰。越復習到后面我就越疑惑我為什么要二戰,既然選擇了也就硬著頭皮走過來了。知道分數時可能還有一些激動,但被錄取時卻心靜如水。這個結果在我選擇二戰時就被設定,這是我的感覺。一戰是給大學空暇時間的一種充實,但二戰是用一年的社會經驗換取搏一次的機會。四年的社會經驗與一個碩士學歷孰輕孰重還真不好說。 八、結束語 嘮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只是過來人的一些體會,不見得能夠給讀者多大幫助,如果能提供前車之鑒,倒也是絕好的。 留下我的聯系方式,如果還有什么疑問,樂意為大家解惑。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