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研究生導師介紹:盧義玉
查看(611)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5-01-06 20:53
樓主
盧義玉,男,1972年1月生,漢族,湖北省京山市人,現任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重慶大學“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盧義玉教授還任中國水射流學會委員、中國流體工程學會委員、美國水射流協會會員、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編委、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員。 盧義玉教授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9項,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創新研究群體基金、973項目等課題6項。發表相關研究論文9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8篇、EI收錄58篇,出版專著5部,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培養博士生6名、碩士生16名。 盧義玉教授主要從事水射流技術及煤礦瓦斯災害治理方面的研究。針對我國低透氣性復雜煤層瓦斯災害嚴重、煤層氣無法高效開采等工程技術難題,提出了利用水射流在煤層中造縫增強透氣性治理瓦斯及高效抽采煤層氣的新方法,建立了多相振蕩射流形成機理及破碎煤巖理論,揭示了多相振蕩射流致裂煤層增透和強化瓦斯解析機理,研發出多相振蕩射流網格化造縫增透新技術及系統裝備。在解決低透氣性復雜煤層的煤層氣抽采及瓦斯災害防治理論及技術難題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成果已在重慶松藻、天府、貴州六枝、安徽淮南、河南平頂山、山西陽泉等大型煤礦應用,應用煤礦達50余座,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我國特別是西南地區復雜礦井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7年獲第四屆“重慶市青年科技創新獎”,2008年被授予“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稱號,2009年獲重慶市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10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1年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