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慶大學研究生招生報考指南
查看(806)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4-07-13 20:01
樓主
重慶大學2015年研究生招生報考指南已公布(該指南僅供參考,以2015年招生簡章為準)
學校簡介: 重慶大學座落于重慶市文化名區---沙坪壩區,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34所研究生自主劃線高校之一。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是經教育部批準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國家“111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2010年底,重慶市市委、市政府以紅頭文件的形式發文,重慶市全力支持重慶大學創建一流的國際高水平大學。 重慶大學校園占地面積5700畝,有A、B、C、虎溪四個校區,校舍建筑面積168萬多平方米。重慶大學現設有文理學部、工程學部、建筑學部、信息學部,共31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和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學校現設有本科專業98個,覆蓋理、工、文、經、管、法、教育、藝術、哲學、歷史學等10個學科門類。 重慶大學現設有博士后流動站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0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05個,專業學位18種(包括4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一級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36個、立項建設2個。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1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國家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其他省部級及各類研究基地180余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防創新團隊1個,重慶市創新團隊15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3個。 魅力重慶: 重慶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特大型城市。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之一,經濟綜合實力在西部領先,重慶市行政轄區內零售商品交易總額僅次于上海,與廣州并駕齊驅是國內零售業總額最高的城市之一。 重慶大事記: 1997年被確立為中國第四個中央直轄市; 2010年2月,在城建部編制的《全國城鎮建設規劃》中,定位重慶為我國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2010年6月18日,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后,我國第三個副省級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成立。 2011年國務院批復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把重慶定位四大國際大都市(北京、重慶、上海、廣州) 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在香港發布《第十屆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重慶首次躋身全國前十強。重慶尤其在城市成長競爭力排名中首次超過北京、上海等城市,僅次于天津,位居全國第二。 師資力量: 教師2700余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外聘兩院院士2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0余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7人、講座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5人,國家“四個一批人才”1人,部、市重點人才工程人選240余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1800余人,博士生導師600余人。 學校重點實驗室及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實驗室 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學科一覽:
一、報考條件 推薦免試:獲得所在本科畢業院校的推薦免試資格,通過我校的面試,復試成績合格。我校研究生院網站于7月中旬發布相關信息,請按網上要求辦理。重慶大學接收碩士推免生無名額限制,熱烈歡迎各位優秀學子踴躍報考。 全國統考:1)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等院校應屆生);2)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后工作兩年以上、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報考;3)研究生畢業的人員,只能報考委托培養碩士生。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同上1、2條,保證畢業后回定向地區(單位)就業。 強軍計劃:本科畢業后連續工作4年及以上,業務優秀,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的在職人員,并屬各軍區推薦報考人員。 全日制專業學位招生的具體事宜請參看當年《重慶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招生專業目錄》。 二、報名程序: 網上報名(網報時間:10月10-30日,網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現場確認:到報名點現場報名和攝像(現場報名時間:11月10-14日,2015年的具體報名時間以教育部文件為準),并簽字確認報名信息。現場報名點即考試點,考生網報時自行選擇。 三、考試: 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初試:按全國統一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時間在報名點指定的地點進行,各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三小時(設計科目6小時除外)且為筆試。復試:初試成績合格的考生,按學校通知要求參加復試,復試包括外語聽力口語測試、專業課及綜合面試。同等學力考生復試時加試(筆試)所報專業的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具體請見當年《重慶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博士研究生招生 重慶大學屬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重點支持的高校,博士生每年招生人數的20%由學校直接公派出國。重慶大學博士生報名時間及考試時間,請見當年《重慶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一、公開招考 1、報名條件:1)已獲得碩士學位或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獲得碩士學位);2)有兩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2、考試科目:外國語、兩門業務課、綜合面試(含外語聽力測試)。 3、從2015年起,原則上不招收委托培養博士生(專項計劃除外) 二、碩-博連讀 我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專業均可招收碩-博連讀和提前攻博的研究生。 在校全日制碩士生可申請碩-博連讀,申請人須已獲得本科及以上畢業證、學士學位證書,品學兼優未受過任何處分,學習科研能力強。委培生必須提供原單位同意其進入博士研究生階段學習的有效證明。 三、直接攻博 在每年的碩士推薦免試生(含重慶大學本校、及校外推免生)中選拔,名額60人左右。本人提出申請,英語國家六級以上,通過學院的綜合能力測試。 四、申請-考核制 為選拔拔尖創新人才,我校從2009年開始,每年用部分指標通過申請-考核制招收非在職全脫產博士研究生。 報考條件:優質生源高校非委培應屆畢業學術型碩士生,通過國家外語六級,在CSCD(核心版)或EI(擴展版)刊源期刊上已發表學術論文。 資助體系 重慶大學從2008年開始實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建立以科研為導向、鼓勵優秀為目的的動態獎助體系。按照國家政策,從2014年入學的研究生開始實行收費制度。學校將按照國家和重慶市的規定收取學費,同時向全日制碩士生提供以下獎、助學金: 1、國家助學金 面向全日制非在職全脫產的博士、碩士生(委托培養除外)每月提供國家助學金(具體辦法請查詢http://yz.chsi.com.cn/)。 2、國家學業獎學金 在學制年限內符合條件的大部分研究生(委托培養、國防生及電影學院研究生除外)可獲得學業獎學金(全額或部分返還所交學費),其中推免生第一年獲得A等學業獎學金。具體辦法請查詢http://yz.chsi.com.cn/)。學業獎學金實行動態管理,每學年評選一次。 3、國家獎學金 單列部分國家獎學金名額獎勵優秀推免研究生新生。在學制年限內符合條件的優秀研究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博士一年3萬元,碩士一年2萬元,每學年評選一次;具體辦法請查詢http://yz.chsi.com.cn/)。 4、推免新生獎學金 學校設立了優秀推免新生獎學金,博士1萬元,碩士1萬元或5000元。 5、其他獎助金 學校設立了優秀新生獎學金、創新基金、院士基金、國際交流基金、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崗位等,具體名額和金額根據學校相關文件執行。 可享受創新基金項目優先支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公派出國、參加國際會議、國際訪學交流。 6、臨時困難補助和助學貸款 凡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均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研究生入學時我校專門為困難學生開辟了綠色通道,確保他們不會因為學費問題而無法入學報到;在校期間,對于困難學生會給予適當的生活補助;此外,對于研究生因患病或其它事故也給予臨時補助。 國際交流 重慶大學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與美、英、法、德、俄等20多個國家的120所知名高校,以及Rockwell、Microsoft、利寶集團、德國Siemens、香港美視電力集團等多家國外及境外公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多位國家政要、知名人士、國際知名大學校長曾先后來校訪問,諾貝爾獎獲得者John Hall、Ada Yonath、Robert Mundell等國際知名學者多次來訪講學。 建筑學部、公共管理學院、自動化學院、法學院、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經管學院、機械、電氣等多個學院與國外大學與大型企業集團合作。 重慶大學積極拓展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渠道,為研究生提供多種形式的海外學習和交流機會,培養研究生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學校設立專項基金資助研究生赴國(境)外參加學術會議和訪學交流,可以通過聯合培養雙碩士學位、攻讀博士學位、聯合培養、交換生學習、游學等各種項目赴國(境)外學習。重慶大學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首批簽約高校,我校自2007開展此項工作以來,已累計派出700余人赴國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進行聯合培養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重慶大學2013年各類在校留學生達1200余人,留學生數量以及國別的增加,使重慶大學國際化和多元文化的氛圍更為濃郁。 研究生就業 學校2013年就業率達到98%。我校畢業生廣泛分布于全球知名企業、大型金融機構、國有或國有控股集團、高校或其他非盈利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和政府部門。以2013年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統計數據截止2013年12月
|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