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一区,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1区2区3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華南師范大學 - 話題

華南師大: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查看(843) 回復(0)
香爾滾姐姐
  • 積分:4722
  • 注冊于:
發表于
樓主
        夏日炎炎,地處廣州石牌繁華地段的華南師范大學綠樹成蔭,寧靜致遠。從中山大道的校門往里望去,第一課室大樓上鐫刻著“艱苦奮斗、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的校訓。這十六字在蒼翠的木棉樹的映襯下尤顯沉靜有力。
        八十載華師桃李滿天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者情懷與師德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查國家之興廢,端乎師資之良否”。這所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始終回應著一個民族“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
        
        建校之初艱苦奮斗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1933年8月1日,廣州市立師范學校升格為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范學院,林礪儒擔任院長,這是華南師大辦學歷史的開端。林礪儒在當時曾提出:“在師資訓練機關里的訓練,自然應涵養其情操志趣,磨煉其操守,鼓舞其忠誠,求其堪充師表。”這也成為華南師大師范教育的源頭,以培養優秀國民為己任。
        漫步華南師大校園,綠蔭繁茂的青松中路上,有一座葉劍英的銅像雕塑,雕塑下刻著“南方大學葉劍英校長”九個毛體大字。這是這所大學另外一支源頭。
        1949年12月,一所名為南方大學的革命大學正式開辦,一時被譽為“革命熔爐”。1952年10月,南方大學遵照上級指示,同廣東文理學院、中山大學師范學院等調整組成華南師范學院。
        值得一提的是,華師人就始終踐行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以茅棚精神感染了一代代人。
        20世紀50年代,華南師范學院建校伊始,條件十分簡陋,華師的師生在茅棚里上課,第二任院長陳唯實在本來準備建廁所卻來不及裝修的不足8平方米的小房里辦公、睡覺。他帶領同學們建設校園,挖山丘、種草木。到60年代,華師人通過挖魚塘等方式解決“吃飯”問題。
        1987年,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優良傳統,結合華南師范大學的特點,學校初步提出了校風、校紀和學風建設的目標——勤奮好學、謙虛樸素、求實創新、為人師表。1988年,經過一個時期的實踐,進一步形成了“艱苦奮斗、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十六字校訓。1989年10月,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寫了校訓。

        教師用行動闡釋校訓真諦
        華師的十六字校訓概括了從作風到治學態度、從科研學術到師德精神的內涵。
        “在16字校訓中,‘求實創新,為人師表’這些品質顯得尤為重要。”曾任華南師范大學校長的管林先生說。
        華師百歲傳奇教授李育中就是其中一個典型。1953年以來,李先生一直在華師教書、寫作、生活,直到2013年逝世。在這60余年間,先生常常為學生傳道解惑,為學生提供精神支持。有人說,他是“給人生命力的先生”。
        華南師大政治系1977級校友謝百三是當代中國經濟界的傳奇學者。在回顧自己的人生之路時,謝百三把考上華南師大看作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次的飛躍。多年后,謝百三回想起大學生活時說:“華南師大的師范教育和經濟理論各方面融合得相當好,除此之外,大師們的師德、人格、人品叫人高山仰止。”
        如今,一代代年輕的華師學子堅持用行動闡釋十六字校訓。2013年,姚霖強等7名“90后”本科生成立了一支名為“油不可失”的公益創業團隊,核心技術是將“地溝油”制成手工皂,但團隊卻決定將這項技術無償地傳授給低保戶,幫助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讓他們在2013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亞洲賽區中收獲金牌。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華師學子于東瑞踏遍西藏、新疆、云南、福建、越南、尼泊爾去追尋星蹤拍攝星軌,拍下了近10T的照片,成為華蓋攝影和《Lonely Planet》的簽約攝影師。
        當前社會正在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訓無疑是大學最核心的精神價值。華南師范大學嶺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副院長左鵬軍指出,從這一角度看,最重要的當是“守正創新”,也就是準確理解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含義及相互關系,并將其內化為全體師生員工乃至社會公民日常工作、學習的一種習慣狀態,進而將精神含義寫進心里并化為實際行動。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四川省省會城市是哪里?(答案為兩個字)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