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新聞傳播學三個基本問題
查看(884) 回復(0) |
|
喇叭花
|
發表于 2018-03-19 16:28
樓主
1、什么是新聞傳播學?
"學科的創立乃基于這樣一個信念:由于現實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識群,因此系統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專門的技能,并借助于這些技能去集中應對多種多樣、各自獨立的現實領域”。(華勒斯坦等,1997:9)新聞學作為一個“職業規范性學科”,它探討的,即如何做出好新聞。反映在考試中,其實無外乎是三類問題—— 1.對前人提出的,有關新聞的基本規范(集中于真實性、客觀性、黨性)的認識; 2.關于新聞行業和新聞機構怎樣利用好基本規范做好某一類型的新聞的探討(目前相關討論集中在如何做好涉外新聞、災難報道、涉及倫理困境的新聞等領域的探討); 3.關于作為一個新聞從業者個人,如何踐行這些基本規范的探討。 這三方面的知識,應該是是互相聯系的,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新聞的基本規范,是指處在什么樣的位置、用什么樣的時間段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新聞事件與新聞報道,它是新聞從業者對客觀事實的判斷的反應;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應該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否則,容易造成精神分裂。 2、傳播學的獨特性又表現在什么地方?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一般而言,當我們討論科學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物理、化學,研究的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水,這樣可重復被觀察與測量的事實。 而社會科學,尤其作為根基的實證范式,是基于社會科學家、同樣也是傳播學研究者們的學科合法性焦慮,希望把某種程度類似于神諭、預言的倫理、規范轉化為可測量的“某一類型的人更容易接受某一類型的宣傳主張”這樣看似精確的陳述。 拉斯韋爾將傳播過程總結為5W,由此開啟了傳播研究“參數設置”的基本范式。什么樣的傳播者通過什么樣的傳播渠道對什么樣的受眾傳播了什么樣的內容形成了什么樣的影響。不同的學者紛紛選擇其中一個或者幾個“什么樣”作為自己的研究重點,但是,最終導向的,是結果。 例如政治經濟學派關注誰在傳播,于是,他們說“日益集中化的大傳媒集團”正在“控制我們的視闕、思想與公共討論,讓民主變成金錢游戲。 例如大眾、分眾、作為群體成員的受眾、作為市場的受眾,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受眾仍然是那些人,但是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抽象出具有不同屬性的受眾,試圖去說明不同的受眾在面對相同的信息的不同反應。 例如電視、報紙、廣播以及現在的互聯網,不同的媒介形式對相似的受眾傳播相似的內容,會對他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例如暴力、色情抑或是健康向上的媒介內容,會對青少年成長、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對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例如最重要的效果。效果本身也是一個多元的概念,拉斯韋爾、霍夫蘭研究的是短期說服效果,議程設置研究的是傳播對人關注的議題的影響,涵化理論研究的是傳播對人的“常識”的影響——如果不算非科學的魔彈論階段,從弱效果到回歸強效果論,效果本身其實也沒有變,變化的是學者研究的切入點。 3、考研的過程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一方面是你們對這個領域兩眼一抹黑,一方面是你們根本沒有正確的學習習慣。我見過太多到了11月還在問我“拖鞋哥我們學校13本書而我還有2本沒看還有希望嗎”的同學,真的,我很想回一句,放棄吧少年。緩慢成長期的結束,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也不以你們“看了幾遍書”為轉移,而是以你們養成“相對較好的學習習慣”為終點,其中自控能力又是其中的核心,閱讀的方法、技巧、思維方式也很重要。而現在已經開始關注我們平臺的同學,你們有更大的概率在4-5月份走過這個階段。對于我們的考研人而言,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是學習習慣培養。 第二個階段是快速提升期,進入快速提升期,你們會進入一個非常“幸福”的階段,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你們會在這個階段背下很多東西,建立起你們的知識體系,為后期突破積累足夠多的勢能。這個階段,你們需要做三件事情,背誦、拓展閱讀視闕、糾正前一階段學習過程中的錯誤認識。 然而,你們很快會遇到第二個瓶頸。當你們已經背下了很多理論,你們會發現自己“仍然做不好那些題”。還記得,拖鞋哥在今年10月份組織第一輪模擬考的時候,必須強行告訴同學們150分的考試在我們手里拿到80分就算及格了——不然都棄考了我們這個罪過就大了,其實,我們那一次,真的已經統一了要放點水的口徑了,但是結果還是慘不忍睹。這個瓶頸,你們的語文功底、邏輯性(直接衡量指標就是你們的數學成績)開始扯你們后腿了,而打通思路的過程,部分人是在考場上突然開竅了(對這種人我們要說,本身他們的基本功是真好),更多的人則要學著慢慢地通過一次次答題的實踐和在學長學姐幫忙下獲得的及時的反饋,按照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叫做“刻意練習”,去攻克自己的瓶頸。 第三個階段高原期,看似水平相對前一個時期提升不多對嗎?但是就如財富分配是極端極端不均衡的一樣,考研干脆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游戲,每個學校能考上的,也就是那最多兩位數的人,至于其他同學,難道我們要安慰自己起碼我收獲了一年的自我訓練嗎?對,考研本身有意義,但是如果沒有考上,我們得到的哪些提升,通過做其他事情同樣可以有收獲。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