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一区,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1区2区3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廈門大學 - 話題

考研復試沒有指定參考書怎么辦?
查看(1536) 回復(0)
喇叭花
  • 積分:11606
  • 注冊于:
發表于
樓主
很多院校在復試的考試大綱里不提供參考書目,這讓許多考研er們不知從何下手準備考試。其實這種情況下,復習備考還是有章可循的。下面就來跟著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考研是一門應試考查,如果找到專業課出題的源頭參考書,自然事半功倍,勝券在握了。對于跨專業考生而言,尤其如此。但是,不指定參考書,不意味著沒有參考書。而找到這些“秘而不宣”的參考書,其實很簡單。下面告訴大家可供參考的幾個規則:
相信經典的力量
為什么要“擁抱”經典教材?因為經典教材是對本學科知識的高度濃縮和概括,提出本學科的“真問題”,引導你去追問,去思考。經典教材可以“讀厚”,因為有容乃大;也可以“讀薄”,因為含英咀華、去粗取精。就經典教材的選擇而言,任何學科或專業中經過時間淘洗、實踐篩選后剩下的所謂經典教材為數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選教材別抱門戶之見
在選擇經典教材時,千萬不要以派別定親疏。比如,經常有同學會問: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清華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當然要看。僅就人文社科領域而言,中國各個大學之間并未形成觀點、立場明確的“學派”,根本無需考慮流派的區別!盡情去看就好!
導師“導”你的考研
就目標院校的導師研究方向而言,各個導師往往有自己的關注方向和研究領域,這些關注點有可能就是當年的出題點。
老師每年都會有各種演講、研討會,這些發言和會議的主題就成為每年考生尋尋覓覓的蛛絲馬跡,有可能透露出當年考題的熱點,這一點似乎屢試不爽。另外,目標院校導師近幾年出版的書籍、發表的論文等,都需要適當關注。
真題會說話
不指定參考書,那真題便是終極的參照!如果說,經典教材和導師寫的書,是一縱一橫的經緯網,那真題便是數據分析里的熱力圖,它會告訴你到底哪些內容是你需要牢牢記住的,哪些領域是從未被關注過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議主張大水漫灌式地看書,因為研究生入學考試所考查的范圍和深度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們對書目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對歷年真題的而深入的分析基礎上,有的放矢,把時間花在真正能幫你產生分數的地方。
善用方法找前輩
其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師兄師姐取經。每年學校都會公布錄取名單,拿著這些名單,想辦法聯系到他們,要資料,求經驗,說幾句好話,什么資料信息都要出來了!
但給大家一個建議,在問“前輩”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忌諱這類讓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的問題:師兄(師姐),我該怎么復習?
熱點別陷得太深
相對經典教材而言,專業期刊時效性較高。對學科熱點、社會熱點保持關注,即使對初試沒有直接的幫助,在復試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到底要看哪幾本?
對于本專業學生,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對跨專業考生則是旱鴨子下水,無所適從。建議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輩的經驗貼子,多跟本專業考研的同學交流,多找幾個研友問一下。對學科熱點、社會熱點保持關注。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期刊、雜志、論文是個無底洞,目的僅在于開闊學科視野,千萬不要陷得太深。
別被網上書單唬住
正是有許多學校專業不指定參考書,網上便流傳著形形色色的書單,問書目、曬書單也成為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傳的一個傳統。這些書單既為后來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同時也給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擾,尤其是當這個書單過于龐大時,會給后來者以高山仰止、唯有嘆息的沮喪感和挫敗感。
出題必然開放
題目開放的好處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緩沖或轉換空間。舉一道題目為例。北大傳播學考卷中,有一道題要求分析“鳥叔之風靡全球”。這是一個很好的考查時事熱點與專業理論結合的題目,有許多角度可供分析,似乎誰都能說上幾句,但要想把問題說透,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帶上傳播學的眼鏡,以學科視角來審視分析。既緊貼社會關注,又有理論延展的空間,這樣的題目,參考書自然不會給你答案。
思考遠遠比閱讀更重要。參考書,不是靈丹妙藥;知識點,只是組織答案的材料;通過閱讀和思考,形成學科思維、開拓學科視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會,才是最重要的。所謂“功夫在書外”,建議清晰學校的考查范圍和深度,然后努力讓自己掌握的知識面超過考查面,讓自己掌握的知識深度超過學校考查的深度。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10能被5整除嗎?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