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2002年經濟學真題
查看(1458)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0-02 00:24
樓主
2002
2002(專業:政經; 方向:政西經; 試題:資本西經) 《資本論》 部分 1 舉例說明價值的形成過程。(15') 2 在《資本論》第二卷第十八章中,馬克思是怎樣評價貨幣資本的作用的?(15') 3 為什么說供求關系不能決定市場價值?(20') 西方經濟學部分 一、 名詞解釋(5'*3=15) 1 邊際替代率 2 機會成本 3 乘數 二、 簡答(10'*2=20') 1 說明價格管制政策的原理和后果 2 比較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和壟斷競爭三種市場結構的經濟效率 三、 論述(15') 運用IS—LM模型說明我國采取發行國債、降低利率的政策含義。 2002(專業:經史、世經; 方向:經史; 試題:經濟) 政治經濟學部分 1 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原理闡述共同富裕的目標。(20') 2 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20') 3 分析簡單的價值形式(10') 西方經濟學部分 1 已知某廠商生產函數為Q=ALαKβ, 計算產量的勞動彈性和資本彈性 證明在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α和β分別是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份額。 已知產品價格為P,工資率為W,利息率為r,計算廠商利潤最大化時資本與勞動的組合比列。 2 已知一國生產函數Y=A(t)LαK1-α, 其中A(t)為技術狀態,L為勞動,K為資本,已知人口增長率為n。 (1)證明該生產函數具有不變規模收益性質, (2)已知儲蓄率為S,折舊率δ為0,并且不存在技術進步,求穩態人均資本數量。 (3) 若技術進步率為a,計算人均產量和總產量的穩態增長率。 3 “貧窮……似乎有利于生育”(亞當斯密語),請對這一現象做經濟學分析。 2002(專業:西經; 方向:西經流派; 試題:西經) 1 用圖形說明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并分析它們各自的經濟含義。 2 說明信息不對稱對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影響 3 理性預期下的AS—AD模型。 4 對比分析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對節儉的看法。 5 “貧窮……似乎有利于生育”(亞當斯密語),請對這一現象做經濟學分析。 2002(專業:世經; 方向:世經; 試題:經濟) 一、 名詞解釋(4'*5) 市場失靈 IS曲線 邊際效用 需求價格彈性 公共物品 二、 簡答(10'*4) 1 什么是均衡價格?其形成的機制。 2 簡述凱恩斯流動偏好規律。 3借貸資本及其特點 4 產權制度及其對經濟主體行為和微觀經濟運行的影響 三、 論述(20*2) 1 新技術革命后,壟斷資本主義基本特征的新變化。 2 二元結構和中國經濟發展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