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一区,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1区2区3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百味雜談 - 話題

新型垃圾之科研信息污染
查看(2530) 回復(0)
fine321
  • 積分:25
  • 注冊于:
發表于
樓主
上世紀90年代,商家開始印小報,編小文章,以各類頭銜的專家口氣或筆法寫出各類“科技知識”。這類小報夾在正規報刊之中,大量發行。這類科技創新行為特別的強調“可靠性”。也就是:利用人們當時對報刊的信任而使自身創新的“科技知識”獲得“可靠性”。


   以上的小兒科手法演化為現在的網絡、電視、或廣播上的節目或長時間重復的廣告專題片。


   到了本世紀,編輯出版專刊的有了,但是這類刊物太商業化了,“權威性”不夠。有人就想到了在學術期刊上玩。這類玩法就高級多了。


   以上的科技信息污染是人們熟知的,也是社會很放任的。商家嘛,不就是為了掙個錢嗎?
   在近幾年,科技界突然的承認:正規學術期刊上有大量的科研論文也成為科技信息污染源。這卻是社會各界所未能意料的。科技信息污染有多嚴重?估計還沒有那個機構能給出答案。
   就互聯網而言,除了幾個做科研的權威性網站比如賢集網(www.xianjichina.com)、科學網、小木蟲以及果殼網以外,我們看到的大多數科技信息都是泛濫成災的。希望大家能敬重科學,善待科學。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中秋節中國人一般會吃什么?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