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信通院考研專業課考試大綱--803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
查看(1043)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08-22 00:22
樓主
803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通信原理部分 一、 考試內容 1.預備知識 希爾伯特變換、解析信號、頻帶信號與帶通系統、隨機信號的功率譜分析、窄帶平穩高斯過程。 2.模擬調制 DSB-SC、AM、SSB、VSB、FM的基本原理、頻譜分析、抗噪聲性能分析。 3.數字基帶傳輸 掌握:數字基帶基帶信號,PAM信號的功率譜密度分析;數字基帶信號的接收,匹配濾波器,誤碼率分析;碼間干擾的概念,奈奎斯特準則,升余弦滾降,最佳基帶系統,眼圖; 了解:均衡的基本原理,線路碼型的作用和編碼規則,部分響應系統,符號同步算法的基本原理。 4.數字信號的頻帶傳輸 信號空間及最佳接收理論,各類數字調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DQPSK、OQPSK、MASK、MPSK、MQAM)的基本原理、頻譜分析、誤碼性能分析,載波同步的基本原理。 5.信源及信源編碼 掌握: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編碼;量化(量化的概念、量化信噪比、均勻量化) 了解:對數壓擴,A率13折線編碼、TDM; 6.信道及信道容量 掌握:信道容量(二元無記憶對稱信道、AWGN信道)的分析計算; 了解:多徑衰落方面的概念(平衰落和頻率選擇性衰落、時延擴展、相干帶寬、多普勒擴展、相干時間) 7.信道編碼 信道編碼的基本概念,糾錯檢錯、漢明距 線性分組碼,循環碼、CRC; 卷積碼的編碼和Viterbi譯碼; 8.擴頻通信及多址通信 沃爾什碼及其性質; m序列的產生及其性質,m序列的自相關特性 ; 擴頻通信、DS-CDMA及多址技術、擾碼; 二、參考教材 《通信原理》,第3版,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周炯槃等編著。 信號與系統部分 一、 考試內容 1、 緒論 信號與系統概念,信號的描述、分類和典型信號, 信號運算,奇異信號,信號的分解 系統的模型及其分類,線性時不變系統,系統分析方法。 2、 連續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點的 跳變, 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 系統沖激響應求法,利用卷積求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卷積的圖解法,卷積的性質。 3、 傅里葉變換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頻譜結構和頻帶寬度, 傅里葉變換---頻譜密度函數, 傅里葉變換的性質,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抽樣信號的傅里葉變換,時域抽樣定理。 4、 連續時間系統的s域分析 拉氏變換的定義,拉氏變換的性質,復頻域分析法, 系統函數H(s),系統的零、極點分布決定系統的時域、頻率特性, 線性系統的穩定性。 5、 傅里葉變換應用于通信系統 掌握:利用系統函數求響應,無失真傳輸,理想低通濾波器,從抽樣信號恢復連續時間信號 了解:利用希爾伯特變換研究系統函數的約束特性、頻分復用、時分復用。 6、 信號的矢量空間分析 掌握:矢量正交分解,信號正交分解,復變函數的正交特性, 任意信號在完備正交函數系中的表示法,帕塞瓦爾定理,能量信號與功率信號,信號通過線性系統的能量譜和功率譜, 了解:相關系數與相關函數,相關與卷積比較,相關定理,匹配濾波器。 7、 離散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 常用的典型離散時間信號,系統框圖與差分方程, 常系數線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離散時間系統的單位樣值響應,離散卷積。 8、 離散時間系統的Z域分析 z變換定義、性質,典型序列的z變換, 利用z變換解差分方程, 離散系統的系統函數H(z)定義, 系統函數的零、極點對系統特性的影響, 離散時間系統的頻率響應特性。 9、 系統的狀態變量分析 信號流圖,連續時間系統狀態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三、 參考書目 《信號與系統》(第2版上、下冊)鄭君里 2000年5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下冊涉及第七章、第八章和第十一章。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