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一区,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1区2区3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新聞傳播學 - 話題

外國新聞傳播史筆記二
查看(2283) 回復(0)
tingyu
  • 積分:12375
  • 注冊于:2010-09-06
發表于 2010-09-19 16:12
樓主
第四節.烏托邦主義和工人報刊的發展

一.烏托邦主義及其代表人物

二.        工人報刊的發展

《貧民導報》:英國以一批合法工會組織誕生時期的報紙。1830年創辦。1835年停刊。發刊詞中明確提出工人階級要得到出版自由!敦殹返谝淮瓮ㄋ捉榻B了空想社會主義基本概念。它還公開抵制“知識稅”,并以一便士價格出售。

《北極星報》:在英憲章運動中誕生。1837年11月11日憲章左翼力量創辦。很

快成為憲章派最有威信的報紙。創辦時在利茲,后遷倫敦。1852

年停刊!侗薄沸麄鲬椪屡勺笠淼闹鲝,指導工人斗爭。主張一切

國家的工人階級聯合起來。《北》報道及時報道面廣,語言生動。

吸引了大量讀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稱《北》是真正民主的、沒有

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見的報紙,在各方面都成了歐洲最優秀的報紙

之一。

《共產主義雜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中央機關刊物。1947年9月在倫敦創刊。

                 封面印有“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戰斗口號。試刊號

                 有序言、社論和文章。對各種錯誤思潮進行了批判。該刊由

                 于缺乏必要資金等原因,出版一期就?恕5亲钤缫

                 科學革命理論為指導的第一個無產階級國際共產主義組織的

                 正式機關刊物,開創了共產主義機關報刊的歷史。

《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

1848年歐洲革命中“共產主義者同盟”的中心刊物,在德國科倫出版。革命失敗后被迫?1850年3月6日復刊,在倫敦編輯、在漢堡出版。雜志出版期間,馬恩探討了革命事件,進一步研究了歷史唯物主義,取得了重大理論進展。而且通過分析總結了歐洲革命經驗,進一步制定了革命無產階級政黨的策略原理。1850年11月底被迫停辦。這張報紙是無產階級宣傳、鼓動和組織民主運動的強大武器,是世界無產階級報刊史上的一座豐碑。

《蜂房報》:創刊于1861年。本來是英國工會聯合會的機關報。1864年第一國

           際在倫敦成立,11月22日第一國際總委會確定《蜂》為自己的正

           式機關報。波特爾主持。該報曾熱情報道第一國際成立大會盛況和

           臨時委員會最初的幾次會議情況。但波特爾有改良主義的錯誤傾向,

           后與第一國際決裂。1876年停刊。

《工人辯護士報》:前身是大不列顛礦工的工聯機關報《礦工和工人辯護士報》。

                 1865年9月改組為《工》報。馬克思指出它的任務是隨時隨

                 地都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1866年,理事會中的改良主義多

                 數派改組編輯部,將報紙更名為《共和國報》,報紙立場發生

                 轉變。馬克思等人沒能防止該報徹底背離階級立場。該報后

來成為激進資產階級喉舌,1867年停刊。

第五節.20世紀前期的報業演進

一.現代資產階級報業的出現

1.      北巖爵士:原名哈姆斯沃斯。是英國現代新聞事業的創始人。1905年受封勛   
爵,被稱為“艦隊街拿破侖”。1888年創辦《回答》周刊,專門回答讀者的來信提問,獲得成功。1894年買下《新聞晚報》,進

行新聞改革,積累了相當的辦報經驗。1896年創辦《每日郵報》,

創辦前作了大量準備和宣傳工作,并出試刊。該報取得了巨大的成

功。1908年買下《泰晤士報》,大膽改革,也獲得成功。英國最早

的報團由他組建,被稱為北巖報團。1922年逝世。

2.《每日郵報》:英國現代報紙的早期代表。1896年,北巖在倫敦創辦。《每》是

              在廉價報紙基礎上產生的,但又有新的發展。①內容上,報道范

              圍廣泛。迅速報道重大事件的全貌,開闊讀者視野。讀者對象以

              中產階級、廣大勞工和婦女為主。②業務上,制定了“解釋、簡

              潔、清晰“的新聞原則。標題鮮明、版面新穎。③健全的報業管

              理。此外,北巖還善于培養和訓練新型記者和編輯。

3.北巖報團:英國最早的報團。由北巖建立。他先后創刊和購買了《每日郵報》、

           《觀察家報》、《泰晤士報》以及多種地方報刊,形成英國最大的報

           團。

4.比維布魯克報團:艾特肯,1917年受封比維布魯克勛爵。一戰后,收購《每日

                 快報》,1918年創辦《星期日快報》,1923年購入《標準晚報》,

                 同年又購入幾家地方報,形成比維布魯克報團。至今仍是英

                 國六大報團之一。

1.      羅瑟米爾報團:北巖的弟弟羅瑟米爾爵士擁有“聯合報業公司”,在北巖去世

                 后取得了北巖大部分報紙的所有權,成為英國當時最大的報

                 團。該報團現為英國六大報團之一。

二.兩次大戰之間的報業

1.現代報業的主要特征是:言論獨立、企業經營、機器生產、報紙的大量銷售。

2.《北方快報與蘭克郡每日郵報》:英國第一張地方報紙,1821年,曼徹斯特。

3.《曼徹斯特衛報》:英國著名地方報。1821泰勒創辦。1855年由周報改為日報。

                  在泰勒家族和斯科特家族的共同努力下,該報成為全國聞名的高級報紙,并在全世界發行。讀者多位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1859年改名《衛報》,1964年編輯部遷往倫敦。自創辦以來一直是自由黨代言人。



4.《工人日報》:英共機關報。1930年元旦創刊。主編魯斯特,英共著名政治活
               動家和共青團領導人。該報是失業工人運動和反法西斯運動的

               組織者。二戰中聲援蘇聯,政府不滿,被罰款,工作人員被判

               刑。1941年一度被封閉。報紙批發商抵制該報發行達12年。

三.二戰中的新聞宣傳

第六節.二戰后的報業發展

一.皇家報刊委員會的三次調查報告

二.主要報團近況

1.英國當前大型報團有十余家,包括:新聞國際公司、鏡報報業公司、快報報業公司、聯合報業公司、湯姆森集團公司、皮爾遜-朗曼公司、合眾報業公司、電訊報業公司、衛報和曼徹斯特新聞晚報公司、報業出版公司。

2.默多克和新聞國際公司:

默多克,澳大利亞人。1964年創辦了澳大利亞全國性大報《澳大利亞人報》。60年代其“新聞有限公司”成為澳大利亞著名的報團。1969年打入英國報業市場同年購得暢銷世界的星期日報《世界新聞》。幾個月后買下《太陽報》,并把這張枯燥的政治報變成了迎合低級趣味的出版物,獲得成功。1981年買下湯姆森報團的《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泰》的三個附屬刊物,一躍成為英國最大的報團。如今他在英國擁有三十余家報紙,占英國全國報紙總發行量的三分之一。此外,還用用英國天空廣播公司40%的股份和路透社的股份。

70年代默多克進入美國市場。1973年買下《圣安東尼快報》、《圣安東尼斯新聞報》和《明星周刊》。1976年買下《紐約郵報》。此后收購紐約雜志公司和《芝加哥太陽時報》。1985年入美國國籍后購買了六座電視臺。到1998年,他在美國擁有哈潑克林斯出版公司、《電視指南》、《旗周刊》、福克斯廣播公司、?怂剐侣勵l道、?怂贵w育網以及分布在紐約、華盛頓、洛杉磯、費城、芝加哥、亞特蘭大、波士頓、鳳凰城、和其他14座城市的電視臺。

在亞洲,默多克擁有香港最大的英文日報《南華早報》的股份,同時收買了《遠東經濟新聞》51%的股份。

默多克的新聞國際公司是一家跨國集團。默多克的多媒體帝國已經伸向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一.主要報刊近況

1.《泰晤士報》見后

2.《每日電訊報》和《衛報》補前

3.《金融時報》:1888年創辦,主要報道金融、財政、工商業消息和與經濟有關

              的國內外政治動向,是一張全國性經濟金融報紙。政治上傾向保

              守,使倫敦金融界的喉舌。注重國際新聞,評論風格嚴肅。常附

              特刊,介紹世界各國政治情況和經濟發展統計材料,在國內外金

              融經濟界有一定權威。

4.《太陽報》:當代英國通俗報的典型。是英國銷量最大的日報。1996年由默多

            克買下的《每日先驅報》改造而成!短访嫦蛳聦幼x者,以刺激

            性揭丑性新聞為賣點,利用特大醒目標題制造視覺沖擊效果,并最

            先每天推出女模特裸體彩照,推動銷數直線上升。

二.主要雜志

《經濟學家》

英國最有影響、最富權威的大型綜合周刊,1843年創辦于倫敦。現已成為內容廣泛的國際性刊物,主要刊登有關國內外政治、經濟的評論和報道,反映壟斷資本集團的意愿,和英國金融界保持密切聯系。稿件編輯嚴禁,圖文并茂,特別是經濟方面的圖表讓人一目了然。文章均不署名。注重事實,引用數字可靠,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分析,較有參考價值。語言較為深奧。宣稱不想把刊物辦得通俗易懂,甚至趣味化。讀者主要是各國政界、經濟界人士。

第七節.通訊社

路透社的創辦及現狀

1.路透社的發展進程:

1851年10月14日在倫敦由路透正式創辦,是世界上資格最老的通訊社之一。最初只發商業新聞。后來路透駐歐洲各地記者開始報道與經濟有關的其他消息。7年后才把業務擴展到報界。路透的檄文不僅詳細、準確、迅速,而且還有一些是其他報社記者無法采訪到的。法奧戰爭中,路透社是世界新聞史上第一次與事件進程同步傳送新聞。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歐洲所有新聞媒介至少提前8小時或者美國消息。19世紀60、70年代開始,路透社按“三社四邊協定”沿著大英帝國的路線向外擴張。

1941年路透社改組,成為英國報業的合作通訊事業。后來,澳大利亞報聯社、新西蘭報聯社也加入進來。路透社逐漸成為一家跨國公司。

現在路透社建立了以倫敦為中心的全球通訊網絡。在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27個分社。用多種文字向150個國家和地區播發文字新聞和經濟消息。訂戶遍及全世界。

2.      路透社的業務特色:

①    向報社、電臺提供時事新聞。涉及面廣,素有“迅速、干練”之稱。

②    向世界各地銀行、經紀人和工商企業提供經濟新聞。這是路透的傳統項目,經過不斷革新、完善,現在它是世界經濟信息的最大供應者。

③    路透社的經濟新聞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并日漸成為該社的主要收入來源。

3.      網絡時代的路透社:

路透社通過網絡提供各種各樣為互聯網設計的服務:

①    為特定的讀者提供精心編排的新聞報道。

②    中介產品和服務

③    空中貨運信息服務

④    媒體世界

(補充:報聯社和交換電訊社)

第八節.廣播電視事業

1.英國廣播公司(BBC):

1922年10月,馬可尼公司聯合其他5家無線電企業,組建了民營的英國廣播公司。后改組為公營的英國廣播公司(BBC)。改組后,享有在全國進行無線電廣播的特權,持續獨家壟斷狀態到60年代。1936年,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

1954年BBC獨占經營電視事業的局面被打破。1973年其壟斷廣播的局面也被打破。目前英國是公共廣電和商業廣電共存。

BBC仍然是英國廣播電視事業的中堅,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公司。在行政和財政方面受政府和議會的制約。但是它在文件規定的范圍內又有自主經營的權利和業務上的獨立性。

BBC的業務可分為國內和國外兩部分。宗旨是提供信息、教育和娛樂,節目應兼顧各方面的需要和興趣,而且必須是"健康的、良好的"。特點:新聞節目中,慣用客觀報道手法;娛樂節目比較正統。而且一貫重視受眾反饋研究。

2.“雙頭壟斷”:二戰后英國允許開辦商業電視,建獨立電視局負責管理。英國

               決定開放商業廣播時,將獨立電視局改名為獨立廣播局(IBA),同時管理商業電視和廣播。IBA的節目內容比較健康端莊,對廣告的處理較為得當,在觀眾和聽眾中有廣泛影響。人們把這種格局稱為BBC和IBA的"雙頭壟斷"。

3. 《1990年廣播法》:1992年正式施行。新廣播法的基本意圖是要開放廣播電視市場,創設更為自由的競爭環境,以促進廣電事業的繁榮,同時要求切實保證節目質量。

4.英國空中廣播公司:默多克旗下的產業。1990年由英國空中電視臺兼并英國衛

                   星廣播公司后成立的。開設電影、娛樂、體育、新聞等多

                   個頻道。

補遺:

1.英國革命后報業領域壓制和反壓制的斗爭

英國統治當局控制報業的手段:

第一.征收“知識稅”。

第二.實行津貼制度。實際上就是津貼收買報紙報人。

第三.運用法律制裁。包括叛國法和煽動誹謗法。

各種手段使報刊備受壓抑,報界進行了反復的斗爭,這是爭取新聞出版自由的繼續,也是新興的工商資產階級同舊勢力斗爭的一種反映。

反壓制斗爭:

第一.集中在報道國會的問題上。有的報刊采取省略字母的辦法報道國會議員和政界人物。

第二.批評當權人物方面。一些報人因在刊物上批評重要人物而被捕。但政府迫于群眾的抗議而釋放被捕者。

2.英國擁有眾多全國性日報的原因何在?英國的“高級報紙”與“大眾報紙”各有何特點?

首先是有看報的需求,但比1962年130種還是少多了,因為報團的壟斷,經濟的不景氣,電子媒介的崛起奪走了不少客戶和讀者。

高級報紙:篇幅較多,報價較高,版面嚴謹,以國內外新聞報道和評論為主,讀者大部分是上層人士和知識階層。

大眾報紙:篇幅較少,報價較低,版面夸張、潑辣。主要內容是黃色新聞和娛樂材料。讀者大部分是小資產階級、職員和市民。

3.《泰晤士報》的創辦及發展

1785年1月1日印刷商約翰.沃爾特創辦。原名《每日環球記錄報》,三年后定名《泰晤士報》。

沃爾特第一主持時,該報公正詳實報道國會辯論、各國動態、商業行情等消息。采用了新式印刷機,報價相對低廉。幾年后躋身倫敦一流報紙之列。

1803年,沃爾特第二主持該報,至19世紀中葉是《泰》的所謂“黃金時代”。這一時期,沃爾特奉行自由公正的獨立政策,并重用人才。后成為一張獨立而有權威的報紙。

1855年以后,廉價報紙興起使該報大受影響,雖竭力維持,但銷量已不能與大眾報紙相比。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沃爾特家族經營下面臨一系列困難。1907年被迫出售給北巖。北巖對《泰》從技術和新聞業務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更新設備、增加短新聞、加強爭論等。1914年北巖大膽將其改為便士報,一戰中,銷量大增。

二戰時期的《泰》主編道森主張對德妥協,并為希特勒的侵略辯護。在歐洲臨戰之際,該報仍然縱容綏靖政策。此舉遭到了嚴厲指責。

二戰后,經一系列變故,《泰》曾在1976年面臨絕境,1978年掀起工潮,1979年英國幾乎看不見該報。1980年該報員工舉行歷史上首次罷工。同年被默多克的國際新聞公司收購。

雖然該報連年虧損,設備陳舊,聲望和地位遠不如從前,擔任不是為英國最重要的報紙,在國際商業還享有一定聲望。

目前日出40半左右,在默多克接受后內容和形式都有一定變化:圖片增大、人情味新聞和犯罪新聞取代了部分嚴肅的新聞報道,加強了評論和體育報道。

4. 馬克思是怎樣論述報紙與雜志區別的?

馬克思恩格斯在《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出版啟事中指出:報紙和雜志各有好處,雜志雖然不能每日干預運動,成為運動的喉舌,反映當前的整個局勢,使人民同人民的日刊發生不斷的生動活潑的聯系,但雜志能廣泛地研究各種事件,詳細地為整個政治運動的基礎的經濟關系。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11能被5整除嗎?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