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一区,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1区2区3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新聞傳播學 - 話題

人大版《外國新聞事業史》程曼麗老師等
查看(1283) 回復(0)
tingyu
  • 積分:12375
  • 注冊于:2010-09-06
發表于 2010-09-19 16:11
樓主
六章 英國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早期的報業與封建壓制

1.      威廉.卡克斯頓:1476年開辦了英國第一家印刷所——英國印刷術的先驅

                 1480年發行傳單位宗教書作廣告——英國廣告的創始人

                  同時還是翻譯家和出版家,1481年出版了第一本圖解的英文百科全書《世界鏡鑒》。

2.      巴特:1605年,出版不定期新聞書《約克郡謀殺案》

         1624年,與出版商尼科拉斯.波爾尼合作創辦《每周新聞續編》,連續出版23期以上,標志著英國報業的又一進步。

         1641年又參加第一家報道國會新聞的《國會新聞》的編輯工作

         被認為是英國第一位報人。

3.《每周新聞》:英國第一家定期刊物。1621年8月13日創刊,創辦人尼古拉斯.伯恩和托馬斯.艾克爾。這也是news 作為“新聞”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從此流行開來。

4. 皇家特許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業的發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許制度,規定所有出版物均須經過特許,否則禁止出版。1557年,瑪麗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許出版公司,規定只有經過女王特許的印刷商才能成為公司的會員,只有公司會員和其他特許者才能從事印刷出版。

5. 星法院:1570年,伊麗莎白女王將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獨立為皇家出版法庭

,即"星法院",以加強封建統治。星法院頒布特別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嚴厲管制出版活動,如一切印刷品均須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記;皇家特許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沒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權力等。該法令一直維持到1640年,在54年間成為英國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第二節 資產階級革命中的報刊

一.革命爆發初期(1640-1649)

1.這一時期出現了兩類相互對立的報刊,國會派報刊和保皇派報刊。而其中國會派報刊占大多說。典型代表:

《國會紀聞》:1641年11月湯姆斯發行,是第一家專門報道國會新聞的周刊。

               主辦人塞繆爾.派克被稱為英國第一大記者。

《信使報》時代:保皇派這一時期出版的反擊國會派的報刊都是以此為名。

3.      約翰.利爾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平均派領袖,也是杰出的出版自由戰

        士。 平均派是城市小資產階級和農村中下層農民利益的代表

,在內戰中沖鋒陷陣。利爾本是卓越的宣傳家,他堅信天賦

人權,其著作從人民主權的觀念出發,提出取消國王和上議院

,呼吁自由、民主,實現信仰自由等要求。他被稱為“生而

自由的約翰”。

二.克倫威爾獨裁時期(1649-1658)

這一時期是報業的發展低潮。皇家特許公司恢復特權。

在克倫威爾的軍事獨裁下,只允許出版兩種官方報紙:《政治信使報》和《公眾情報者》。這兩種周報的主編同為奈德海姆。他是革命時期的報壇名人。

1657年,他在倫敦創辦英國第一家以刊登廣告為主的《公共廣告》周刊,被認為是廣告報的始祖。

三.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1660-1688)

1.      這一時期保皇派的兩份報紙被指定為官方刊物,《國會情報員》和《大眾信使》。

2.      1662年,又頒布“特許制法令”,嚴厲管制報紙,并發行新的官報——《牛津公報》。

3.      《牛津公報》:1665年11月16日創刊,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張報紙。他改變

                了過去新聞書的形式,為單頁兩面印刷。逢周一周四出版。第

                二十四期起遷回倫敦,改名《倫敦公報》。后又改為每周四次

                出版,延續至今。

四.        自由主義理論的奠基者及其著述

1.      彌爾頓和《論出版自由》:

彌爾頓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偉大的詩人。他發表了許多文章和政論小冊子,闡述主權在民的思想。1644年發表了《論出版自由》的演說,系統闡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彌爾頓全面批評了出版檢查制度的弊端,強調人民的言論出版自由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他相信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達出來的,并且只要讓真理參加“自由而公開的斗爭”,真理本身就具有戰勝其它意見而存在下來的無可比擬的力量。從彌爾頓的這種思想出發,形成了現代關于“觀點的公開市場”以及“自由修正過程”的概念。彌爾頓的《論出版自由》是“資產階級新聞理論的基石”。

2.      洛克和他的自由主義哲學思考:

洛克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激進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義理論的創始人之一。

哲學上,論證知識起源于感覺。政治上,反對軍權伸手,主張權力分解,保護私有財產,擁護代議制。

主要著作:《政府論》、《人類理智論》等。

洛克關于思想言論自由的具體觀點有:

第一.人的自然權利有四項內容:即生命、自由、財產和懲罰權。自由是一

切的基礎。

第二.任何人都有一種不可侵犯的自由權利,即任意使用各種詞匯來表達自

己的思想。

第三.從道理上講,我們不能指望任何人拋棄自己的觀點,盲從于不可理解

      的權威,無論人們的理解怎么錯誤,理性是其唯一的向導。

第三節 資產階級革命后的報刊

一.日報的誕生

1.《每日新聞》:1702年馬利特在倫敦創辦。是英國第一家日報。

               初創時只有半張,單面印刷。新聞無標題。內容以翻譯荷文、

               法文消息為主。

               馬利特還是英國報人中第一個提出客觀報道的人。

停刊一段時間后,由巴克利復刊。他繼承報道事實、不加評論的傳統,由對版面內容作了重大改進。由單面印刷改為雙面,用半頁登分類廣告和車船消息。后擴版。

1735年,同《自由英國人》、《倫敦新聞》合并,易名《每日公報》,成為保守黨的報紙,所以又是世界上第一家政黨日報。

2.英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最偉大的三位報人:派瑞、貝爾、斯圖亞特。

二.雜志的興起

1.英國18世紀初三大評論期刊:《評論》、《閑談者》以及《旁觀者》。

2.丹尼爾.笛福:英國第一個職業記者,被稱為“英國報業之父”。

              笛福于1704年2月19日創辦了評論雜志《法國每周評論》

              初為周刊,次年改為周三刊,同時將名字減縮為《評論》。每期

              都登有政治、商業和社會問題的文章,還常有副刊,出版到1713年停刊。

              笛福一生編輯或為之撰過稿的報刊大約有25家。他力主選擇大眾關心的話題,寫作趣味化、通俗化。

              1719年笛福的長篇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在《每日郵報》上發表,獲得成功。

3.《閑談者》:1709年4月12日斯梯爾創辦。兼有政治性和文藝性,每期兩頁,每周發行三次。以戲劇、輕松論文、文藝作品為主的內容吸引了大批讀者。1711年因政治原因停刊。

4.《旁觀者》:《閑談者》停辦后,斯梯爾和阿狄生合辦。該刊筆調輕松、樂觀、富于趣味,娓娓談論人生問題,指導讀者的道德觀,易于被人接受。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雜志。1712年因印花稅頒布停刊。

5.《紳士雜志》:英國第一份綜合性月刊。1731年愛德華.凱夫創辦于倫敦。該刊起初以摘錄國內外新聞及文藝小品為主。五年后大膽突破政府限禁,報道國會新聞。該刊以“合眾為一”為信條,每月選登優秀文章。該刊還是第一份以“雜志”作刊名的刊物。1914年停刊,是英國雜志史上發行最久、最負盛名的權威月刊。

三.政府壓制與政黨報刊

1.知識稅:1712年5月16日英國國會通過印花稅法案。除按報紙版面大小收稅

          外,印花稅法案還規定征收廣告稅和紙張稅。印花稅、廣告稅和紙張

          稅被統稱為“知識稅”。

2.英國統治當局控制報業的手段:

第一.征收“知識稅”。

第二.實行津貼制度。實際上就是津貼收買報紙報人。

第三.運用法律制裁。包括叛國法和煽動誹謗法。

3.煽動誹謗法的執行情況:

第一階段:1704-1730年,沿襲17世紀的司法原則,凡指責、攻擊國王、內閣大

          臣的人都犯有煽動誹謗罪。有名的案件:理查德.富蘭克林案。

第二階段:1730-1760年,陪審團對煽動誹謗罪的判決,可以不受政府的訓令約

          束,較為自由地表達意見,獨立做出判決。

第三階段:1760-1780年,在約翰.威克斯案與“朱尼斯”匿名信案的影響下,出

          版自由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

第四階段:1780-1792年,司法界對誹謗罪審判和構成要素等問題產生爭議,并

          以國會通過“法克斯誹謗法案”告終。

4.名詞

理查德.富蘭克林案:1728年,保守黨《藝術人報》發行人理查德.富蘭克林發表

                  抨擊英國與西班牙、法國簽訂和平條約的文章,被致以煽動

                  誹謗罪受審,被判一年監禁,罰款100鎊,繳保證金2000。

約翰.威克斯案:1762年,威克斯創辦《北部列顛人》雜志。后因批評國王的文章被捕。最后威克斯以議員身份被釋。之后,他聯合被捕的48人控訴政府非法捕人。法院認定控訴成立,政府賠償10萬英鎊。至此,總逮捕狀被廢止。

朱尼斯匿名信案:1768-1772年,九家報紙連續發表10封匿名信,其中有的抨擊

                國王和政府。司法大臣對六人提出指控,結果五人開釋。同時

                新聞自由又增添了“批評國王無罪”一項新內容。

法克斯誹謗法案:1792年通過。是論辯雙方妥協的結果。要點如下:

第一.      陪審團對一切誹謗案件有總體判決權

第二.      在誹謗案件中,法官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提供給陪審團參考

第三.      陪審團認為必要時,可對誹謗罪作出特別裁決

第四.      只要有一位陪審團團員認為被捕的被告有罪,即可提請審判

四.《泰晤士報》的創辦

《泰晤士報》:1785年1月1日印刷商約翰.沃爾特創辦。原名《每日環球記錄報》

             三年后定名《泰晤士報》。

             沃爾特第一主持時,該報公正詳實報道國會辯論、各國動態、商

             業行情等消息。采用了新式印刷機,報價相對低廉。幾年后躋身倫敦一流報紙之列。

             1803年,沃爾特第二主持該報,至19世紀中葉是《泰》的所謂

             “黃金時代”。這一時期,沃爾特奉行自由公正的獨立政策,并重

             用人才。后成為一張獨立而有權威的報紙。

             1855年以后,廉價報紙興起使該報大受影響,雖竭力維持,但銷

             量已不能與大眾報紙相比。

五.知識稅的廢除

七.廉價報紙的興起和《每日電訊報》

《每日電訊報》:英取消"知識稅"后,廉價報紙興起。《每日》是英國第一家廉價報紙,也是其中最為成功最有影響的。創辦于1855年。初期并無特色。在勞森經營時期得到真正發展。他進行了革新:首先,擴大新聞報道面,重視報紙的趣味性。注意社會新聞。其次,改革版面編排,采用大字多行標題,使之鮮明醒目。再次,勞森十分重視延攬人才。勞森被尊為"報業之父"。二戰前反對綏靖政策,使它聲譽日隆。二戰后,成為“高級報紙”。表現為重視國際報道,以嚴肅性新聞和人情味新聞相結合為方針。讀者以中產階級為主。

八.自由理論的發展

密爾和《論自由》:

密爾,英國哲學家、政治思想家和改革家。在《論自由》里,全面論述了封建專

制的嚴重危害,以及言論思想自由與個性解放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該

書被認為是世界新聞史上為自由主義辯護并進行充分論證的經典作品。

主要觀點:

第一.      每個人在意識形態領域中,都應享有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發表意見的自由。

第二.      對于思想、意見是否正確的判斷,密爾認為我們永遠不能確信我們力圖窒息的意見是謬誤;即使我們確信,要窒息它也仍是一個罪惡。

第三.      對于不同意見,必須兼顧雙方、無所片中,仔細辨別沖突雙發的理由,才能獲知真理。

第四.      關于對真理壓制的后果,密爾說真理的真正優越之處在于一個意見只要是正確的,盡管可以一次再次或者甚至多次被壓熄下去,但在悠悠歲月的進程中一般總會不斷有人把它重新發現出來,直到某一次的重現恰好情況有利,幸得逃過迫害,直至它頭角嶄露,能夠抵住隨后再試圖壓制它的一切努力。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一分鐘是多少秒?(答案為數字)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