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聞學院的一些信息
查看(1315)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09-16 07:39
樓主
1、人大新聞學院歷年分數線如下:
2002年: 58(公共課)60(專業課)340; 2003年: 58(公共課)90(專業課)350 2004年: 55(公共課)90(專業課)345 2005年: 60(政治)60(外語)90(專業課)370 60(政治)65(外語)100(專業課)365 2、2003年報考人大新聞學院的約有900多人 ,錄取人數114人(含20多個保送生),新聞50人,傳播54人 ,實際錄取比例約為112 。2005年報考1100多人,招統考生近70人。(不含西藏班和單考班) 報考人數和錄取比例并不能說明太大問題,不要害怕這個比例,在考完公共課后實際上已有不少人放棄了,真正堅持考完的就不多了。能否錄取取決于你的實力,通過復習看看自己能不能達到分數線要求的水平。 3、有人曾散布不實之詞,稱人大新聞學院復試看重考生是否為“野雞學校”。 此言論與事實不符,本人就出身所謂這樣的學校, 而且我的同學中甚至有自考出身的。 人大新聞學院是比較公平和公正的,請研友們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實力。 4、只要是本科畢業,跨專業考是不需加考其他科目,但是入學后要補修專業課程 。同等學歷的考生可能要加考,具體情況請咨詢人大研究生院。 5、公費名額可能會很少,錄取通知書上會注明的。 若不是公費,會讓你在指定時期內,往一個帳戶里存錢。這個帳戶是學校為你設立的,以后發放補助、獎學金之類用。 學費大概三萬多,分兩次付清。 自費的也有補助,與公費的一樣, 每月二百多元,有工作經歷的會多些。但自費沒有醫療保險,需要自己辦理。 6、 新聞學院的碩士生的人員構成一般有四類: 保送生、統考生、委培生和單考生。 公費的只在保送生和部分統考生中產生;委培生由委托單位出資,不轉移檔案和戶口; 以上三類在一起上課。 單考生是在職讀研的新聞從業人員(單獨入學試,單獨授課,不轉移檔案,只有學位) 7、導師和專業方向在復試時會要求你提出初步意見, 然后院里將名單匯總后交給對應的導師, 先由導師在這些名單里選擇,達到規定人數即可, 碩士生導師一般帶5個碩士生, 而未被選中的學生則再進行統籌選擇。 關于初試(統考) (轉貼) 1、傳播理論、新聞理論、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是新聞、傳播、傳媒經濟三個專業必考的。傳播專業實務中不考廣電,新聞專業側重報紙,但近幾年廣電得到加強。 2、試卷結構以傳播專業為例(現在的題量都較大,答題要快,因此知識點要非常熟練): 專業一考察傳播學理論、新聞學理論、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150分,合一張試卷 ; 專業二考察傳播實務(報紙的采寫編評、廣告、公關,含操縱題和理論題),150分,合一張試卷。 各專業試卷構成請瀏覽后面的歷年試題。 (一)復試內容為專業綜合筆試、英語面試(口語、聽力)、專業口試。 1、復試的專業綜合筆試不涉及具體專業問題,是比較大而泛的,一般與初試無關,如去年的: 1)你認為一個專業的新聞(傳播)工作者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條件? 2)你對哪個研究課題或方向最感興趣?你目前對該方向的研究現狀有何了解?你準備在攻讀研究生期間如何對此課題進行學習、研究? 2、英語口語考察考生基本發音和對話,會要求你做些自我簡介,老師由此問些與你簡介相關的問題,不會涉及太多的專業知識(有時也涉及專業知識,要看運氣了)。英語聽力05年由面試老師朗讀一部分英文后,讓考生回答問題。另外,要注意一些常規問題,如敲門、見面的問候、自信沉著等。 3、專業口試要你抽簽選擇問題,有兩次機會,然后讓你在門外準備幾分鐘后再回答(05年可以準備15分鐘)。問題一般與專業,尤其是現實結合較緊,因此復試前要多關注業界和學術動態(05年也問了一些教材上的內容)。 4、導師意向和專業方向在專業口試時會要求你提出, 請做好準備,多了解你所選導師的情況, 有可能與他們聯系。 (若不知電話或電郵,就寫信放到他們在院辦走廊的信箱里) 5、人大新聞學院復試沒有任何指定參考書目, 綜合筆試一般考察較宏觀的問題, 個人覺得準備主要以學術期刊和專業學術網站為主, 目的是熟悉學術和業界動態。 6、剛剛踩線進入復試的考生在復試的同時要進行調劑(復試淘汰的概率較大),如聯系中央民族大學和西部一些院校。但無論如何要在復試中竭盡全力,每年仍有踩線的考生被錄取的。 (二)復試體會和經驗 1、PP的復試心得體會,供參考: (1)關于專業綜合筆試。03和04年的專業綜合筆試題目基本差不多,主要是要寫個學習計劃類的,這個一定要事先準備好。這樣的計劃一定要層次清楚,一目了然,并且要具體和可操作性強,忌空話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今年若有所改變,一般還會考宏觀的題目,比如,我國新聞傳播學的總體研究狀況如何,你對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有什么樣的認識,等等。綜合筆試實質上不是考察你有什么觀點,而是你如何表達觀點,從中可以看出你未來學術研究的基本素質。 (2)關于專業面試。專業面試時一般有兩個導師參加,還有一個人記錄。回答的問題主要是兩類。一類是你抽簽得到的題目,另一類是導師根據你的自我介紹進行的提問。回答第一類題目時忌竹筒倒豆子般的敘說,而要首先亮明你的觀點和將要闡述的方面,比如,“我對于這個問題是這樣認為的……;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第一方面……。”由于現場準備時間較短,最好將你想到的前兩點意見多做些思考,爭取把這部分說地精彩些,老師容易給你打高分,他們一般不會聽完的,復試的人太多了。對于第二類題目要特別留心。絕大多數考生都準備了中英文的自我介紹,其中不乏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有做簡歷時的一種自夸。若在自我介紹時, 你說對唐詩感興趣,那么導師可能會順勢問你一句什么唐詩,在緊張的狀態下, 你可能會一時想不起來。所以,面試時,說話一定要留有余地,以守為功,不要炫耀自己什么都懂。 (3)關于英語聽力和口試。05年聽力不單獨出題,由面試老師朗讀一些英文,然后讓考生回答問題。英文的自我介紹肯定是要精心準備的。老師的問題一般主要還是針對你的介紹進行相關提問,所以,若口語不是太好的同學,在介紹時要將信息量盡可能控制住,或者針對自己準備好的介紹,從老師的角度想想會出現什么提問,然后事先多做準備。 (4)無論是專業面試還是英語面試,一定要注意禮貌和自己的神態。回答問題時盡可能用目光與老師交流,不要總是低著頭或朝窗外看,說話要清楚響亮(至少不能嗡嗡的自言自語)。當然,這對外校的考生有些難度,本院的學生熟悉環境,心理較為放松,這種客觀上形成的一些優勢其實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外校的考生一定要多做準備,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人大新聞學院是公平和公正的。 2、flytomedia(05年)復試體會:(轉貼) 復試第一天是筆試。。 (筆試的分值為100分) 考前我去見了兩位老師,雖然沒套到題。但是還是得到一些有用信息,比如我拿自己準備的題目問了問老師,老師說不會考這么難的。。。 同時試探著問問“如果我報考您的研究生有戲嗎?”老師如果對你感興趣,一般會說“復試發揮正常就可以的." 筆試兩道題:第一道是喻老師出題(談談傳媒投資價值的評價體系),第二道是新聞學院統一出題(請你談談你的研究生期間的研究計劃) 每道五十分,切記一定要當成論文來寫,體系化系統化,條理清晰。 寫作時間為2個半鐘頭 復試面試老師有三位:喻國明老師,宋建武老師,張輝鋒老師 (面試分值為150分) 首先是抽題,抽完題有十五分鐘的準備時間。 題目有十道左右。一般都是很開放的題目。 比如“你對傳媒經濟這門學科的認識”“你認為傳媒經營管理人員應該具體哪些素質” 當然也會有比較難的題目,比如"用制度經濟學的觀點來解釋什么叫渠道依賴” (抽到這道題的MM汗都下來了,后來以390分的高分掛在復試上了) 所以,抽題目很講運氣了。。 我當時是按自己的幸運數字抽的,結果抽到了我最有把握的一道題。偷笑~~ 準備的時候是可以翻書的。。所以還是不要偷懶,帶上自己認為重要的書是有必要的。 我則是抽到題后直接打電話叫同學給我送書來的。。比較BT吧。呵呵 因為今年復試總共有28個人,最后只錄取11個。所以復試面試相當重要。 建議你講自己以前寫過的文章整理成集,在復試前給老師送過去。 老師不會太仔細看,但會從你集子的目錄中了解下你的知識結構。建議你對每位老師做的集子要有針對性,標題一定要寫好,畢竟老師關注的重點不同。。 每個人復試的時間不多,5到10分鐘,中間還會有老師打斷你的回答提問。所以你一定要答得精簡。我的經驗是:語速要快,層次要清晰,表情要輕松,需要強調的時候運用自己的手勢(考前狂練了一下肢體語言)。 當時喻老師提了我一個問題(傳播技術對于傳媒經營的影響),張老師問了我三個問題(競爭的基本戰略,新京報的促銷策略,還有一個忘了) 答不出也不要緊張,懂得靈活應變最重要。有時候你的靈光一閃能給老師很深刻的印象。 回答完后。老師有可能當面給你評價,也有可能在你離開后給你評價.(我剛進去的時候就聽見老師在評價前一個考生)。所以你可以向你后面的同學打聽下老師對你的評價。 英語面試比較EASY。 (英語的分值為50分) 自我介紹2到3分鐘,千萬不要太長。名字年齡一句話帶過,突出下自己的個性特點。 (英語老師很辛苦滴,到我的時候感覺兩位老師都快沒力氣念文章了。。語速那個慢,簡直是錄音帶慢放。。。) 然后老師念一段文章兩遍,提問,你作答。 我抽到的題目是一段關于媒體內部的工作分工,包括advertisment,circulation,editorial...共有八種,然后要你復述出四種。很簡單,我八種都答了出來,因為老師的語速還是挺慢的。然后老師問你,你會選擇那種工作,理由是什么?我回答的是:廣告,因為那樣能inspire my imagination, give me a magic life.純粹瞎編,但一定要自信,雖然老師聽到所謂的magic life,有些不解,但看到我一副自信滿滿的表情,還是點頭微笑了。 最后FREE TALK,比如問你你對這個專業看法,如果你是跨校考生,有可能問你為什么要考人大。或者問你研究生畢業以后有何打算。。。等等 總的時間比較長,一刻鐘左右。 |
回復話題 |
||
|
|